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财富汇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一带一路”十周年,建筑业业绩弹性被看好,这些领域发展空间充足
go
lg
...
或也将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速,根据
中
国
人
民
银
行
数据,2021 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为 5.42 万亿 元,同比增长 19.6%,并在 8 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了人民币清算机制安排 19。往后看,随着“一带一路”的高质量发展,特别是与俄罗斯、沙特阿拉伯等海 湾国家的能源、经贸合作进一步深化,人民币国际化预计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lg
...
金融界
2023-02-15
央行上海总部:上海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2063亿元,同比多增17亿元
go
lg
...
2月14日,
中
国
人
民
银
行
上海总部发布2023年1月份上海货币信贷运行情况报告。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2063亿元,同比多增17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2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9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96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99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381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19亿元。1月末,外币贷款余额952亿美元,同比下降23%。当月外币贷款减少2亿美元,同比多减20亿美元。
lg
...
金融界
2023-02-14
央行上海总部:上海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2063亿元 外币贷款减少2亿美元
go
lg
...
中
国
人
民
银
行
上海总部发布2023年1月份上海货币信贷运行情况报告。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2063亿元,同比多增17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2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9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96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99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381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19亿元。1月末,外币贷款余额952亿美元,同比下降23%。当月外币贷款减少2亿美元,同比多减20亿美元。
lg
...
金融界
2023-02-14
中国今年具有降准、降息空间!保持量化宽松信号:人行有望增加中期借贷便利额度
go
lg
...
FX168财经报社(香港)讯
中
国
人
民
银
行
将在2月份增加其中期借贷便利(MLF)的额度,以确保经济稳定反弹。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提到,2023年降准、降息都具备操作的空间和可能。 2月13日,
中
国
人
民
银
行
(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46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以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操作利率维持2%不变。鉴于当日有1500亿元逆回购到期,故央行公开市场实现净回笼1040亿元。 对于逆回购操作规模的变化,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表示,节后逆回购大规模到期,央行上周适度增加流动性投放能够有效平抑暂时性的市场波动。目前,也没有特别的扰动因素会给市场流动性需求带来影响,因此央行缩减逆回购操作规模。 按照中国数据显示,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4.9万亿元,同比多增9227亿元,刷新单月最高纪录。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2572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4.68万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1月新增信贷刷新单月最高纪录,但从信贷结构来看,1月企(事)业单位贷款对信贷增长形成主要贡献,占新增贷款的95%以上。另外,虽然信贷在飙升,但新增社融却比上年同期少1959亿元。 家明明指出,考虑到住房贷款本身会滞后于销售数据,因此居民中长贷的反弹可能还须等待至一季度以后,不过企业贷款依然可以成为重要支撑,一季度新增信贷仍有望达到9万亿至10万亿元。 他继续补充,今年中国货币政策的核心还是支持经济修复、推动“稳增长”进程,具体将体现在两方面:总量方面要维持足够的流动性供给,但同时也要关注经济修复中的结构性问题,持续加大对普惠小微、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因此预计还将继续落实好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望呈现增量、扩面、降价等特征,可能继续使用或者增加额度,也存在创设新工具的可能。” “202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这意味着,2023年的货币政策总量要够、结构要准。我们认为央行将继续活用货币政策工具箱,降准、降息都具备操作的空间和可能。” 他也同时强调,中国货币政策始终保持定力、科学施策,坚持稳字当头、以我为主,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保持货币金融条件不受外界干扰,在全球复杂的金融环境下保持了物价形势稳定,支持宏观经济大盘合理运行。 对中国而言,美联储加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跨境资本流动、人民币汇率波动和拖累出口上,对此我们建议继续推动“稳增长”政策落地显效,增强中国经济的内生动力;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加强对金融机构的风险监管;有效管理预期,保障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总体稳定。 中国人行有望在2月增加MLF额度 据中国媒体周二报道,预计
中
国
人
民
银
行
将在2月份增加其中期借贷便利(MLF)的额度,以确保经济稳定反弹。 “上调MLF额度的预期强烈,但央行政策将受到实物信贷需求、现金流通速度、机构间存款再平衡、2月税收旺季影响等因素影响。” “近期市场利率回落,主要是央行为满足机构流动性需求、稳定市场预期,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
lg
...
小萧
2023-02-14
1月金融数据点评——信贷“开门红”
go
lg
...
总览 近日央行披露了1月的金融数据。据
中
国
人
民
银
行
统计数据显示,社融存量增速为9.4%,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新增社融5.98万亿元,同比少增1959亿元,前值为13058亿元。1月份人民币贷款新增4.93万亿元,同比多增7312亿元。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2.6%,较上月上行0.8个百分点,M1同比6.7%,较上月末上涨3个百分点。M2-M1剪刀差缩小。 数据来源:Wind,格上研究整理 二、1月社融数据点评 从总量看,1月新增社融5.98万亿元,社融存量增速达到9.4%,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信贷社融规模明显好于市场预期,充分展现出疫情扰动消退以及前期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社融走强,效果显现。 总的来说,1月的社融呈现了开门红的特征,结构上延续了“企业强,居民弱”的特点。从人民币贷款下的居民和企业两个部门来看,1月企业端仍是主要支撑,中长期贷款大幅改善,票据冲量有所缓解,而居民端表现仍较弱。具体来看,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4.9万亿元,同比多增7321亿元,企业部门的信贷需求强于居民部门。 居民端,1月居民短期贷款新增2572亿,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41亿元,同比少增66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231亿元,同比少增5193亿元,连续14个月负增。居民短期贷款与消费相关,其疲弱主要是疫情的影响。往后看,疫情已基本结束,消费逐渐回暖,居民短期贷款将走上逐步上升的通道。而居民中长期贷款主要取决于购房意愿和能力的恢复,购房需求低迷对居民中长贷拖累继续加剧,后续依赖于政策的刺激和落地的效果。 企业端,1月企业短期贷款增加4.68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51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5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4127亿元。1月企业中长期贷款需求大幅改善,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银行信贷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继续加大,主要由于制造业、基建等重点领域中长期信贷投放带动。 票据融资方面,冲量缓解,结构改善。11月新增票据融资-4127亿元,同比大幅减少,说明实体融资需求稳增长政策的助力出现了明显修复,信贷结构迎来了改善。 企业债券和政府债券拖累社融增速。企业债券方面,在城投融资政策偏紧、发行利率仍处偏高水平,以及上年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下同比少增。政府债券方面,受春节假期和国债到期量高于上年同期影响,今年1月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少增1886亿。表外融资方面,1月表外票据融资同比少增1770亿,或与春节错期导致企业开票需求不及上年同期有关。 三. 1月货币供应量数据点评 M1与M2维持较高增速,且M2-M1剪刀差收窄。 1月M2同比增速12.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8个和2.8个百分点。1月M1同比增长6.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3个和8.6个百分点。M2同比加速主要源于本月贷款投放规模大幅多增,提振了存款派生,推动M2增速高位上行,创下近7年以来新高。M1同比加速主要原因是伴随经济转入修复过程,企业经营和投资活动增加,这会带动企业活期存款上升。不过,当前M1增速仍然处于明显低位。 M1与M2剪刀差较去年12月出现明显缩窄,说明了企业存款活期化意愿提升,投资热情恢复,企业的经营和投资活动显著改善。 数据来源:Wind,格上研究整理 四.总结 货币、信用和经济三周期按照既定的顺序循环往复,在扩张周期中表现为“货币宽松→信用扩张→经济企稳”。从1月的PMI数据中我们看到了供需两端同步改善,生产指数较前期上升了5.2个百分点,代表需求的新订单指数较前期上升了7个百分点。并且原材料与产成品库存指数有所增加,企业开始主动补库存。供需回暖推升了企业端的生产意愿,与1月人民币贷款中企业短中长期贷款的上升相互印证。当前生产与需求处于温和复苏的阶段,也是信用扩张的初期。由于资金到位后才能拉动经济增长,所以金融数据往往是经济的领先指标,领先经济增长一到两个季度。目前金融数据已经部分企稳,剩下未企稳的部分主要取决于地产链条是否能回暖。往后看,预计3月“两会”或有更多稳增长表态和措施陆续出台,有望推动新增社融维持较为强劲的态势。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1月处于春节月份,信贷和社融数据有极端性,需要结合1-2月份数据同时观察,确定数据是否有延续性。 数据来源:Wind,格上研究整理 五. 对于社融数据后续的观点: 太平洋证券认为,1月信贷数据总量改善明显,表现强劲,年初疫情影响逐步消退,各地政府持续发力加快基建等项目的投资力度,企业融资需求较强。但目前居民消费信心仍不足,信贷需求较弱。后续仍需政策端发力,拉动居民消费需求和房地产市场恢复,助力实现宽信用。 光大证券认为,新增社融有望继续持平或好于去年同期水平,但增速的趋势性回升仍需居民预期改善,年中将是观察趋势性回升拐点的重要节点。 华西证券认为,1月如期迎来开门红,与去年相比,今年开门红成色较好,量增质优。信贷方面,新增信贷强于预期,贷款结构延续改善,其中:企业中长期贷款大幅多增,创下有数据记录以来新高,弥补了居民端的弱势,并且持续性或将好于去年。往后看,随着经济动能的修复,企业融资需求将会进一步改善,而居民收入以及信心的修复也会带动居民端信贷逐步向好。 浙商证券认为,信贷“开门红”大超预期,结构同样较好,企业中长期贷款是最强支撑、延续强韧性,我们认为主要投向为基建、制造业、地产等相关领域,后续具有可持续性,居民端信贷则有待进一步释放。我们预计短期央行降准、降息的概率均已不高,当前货币政策处于首要目标缺失状态,政策基调转为稳健灵活适度。2023年全年看,货币政策总体宽松幅度或较2022年边际收敛,工具将以结构性调控为主。
lg
...
格上财富
2023-02-13
居民存款创历史同期新高!不买房、不买股推升居民存款大增?关于“超额存款”存在三个误区
go
lg
...
关于“超额存款”存在三个误区
中
国
人
民
银
行
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6.26万亿元,同比多增6.59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7.84万亿元。 全年看,人民币存款增加26.26万亿元,同比多增6.59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7.84万亿元,而2021年全年住户存款增加9.9万亿元。 中金公司指出,即使减去理财抛售的影响之后,2022年居民存款可能同比仍然多增4-7万亿元,超额存款(超出历史趋势的部分),可能仍然有3万亿-6万亿元。 在中金公司看来,关于居民存款的高增长,目前一般观点存在三个理解误区:一是把储蓄与存款混为一谈,二是认为居民存款大幅上升主要因为是居民在疫情期间“节省”导致的,三是有观点认为居民疫情期间不买房不买股是推升居民存款上升的主要原因。 中金公司试图澄清这三个误区,并强调称,居民存款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不是“节省”的结果。在信用货币社会,贷款创造存款,节省是美德,但是如果家庭整体的消费倾向都大幅下降(储蓄率大幅上升),宏观的结果将是经济走弱,收入下降,贷款走弱,存款也随之走弱而不是上升。换言之,居民消费倾向整体大幅下降的结果可能是存款下降而非上升。 同时,居民不买楼、不买股也不是居民存款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中金认为居民存款大幅上升主要是财政和准财政发力的体现。 中金公司通过对M2的拆分发现,去年M2同比增速相比2021年底上升2.8个百分点,其中财政直接贡献了1.9个百分点(包括央行利润上缴),如果其将7400亿元政策性金融工具也纳入“财政”的口径来考虑,那么财政的贡献将达到2.2个百分点,这还没有考虑其他政策性信贷、普惠金融对于M2的支持。 中金公司指出,2022年的情况可以概括为,财政发力,直接受益于财政扩张的人收入可能相对上升更明显,但是由于大量私人部门的交易行为因为疫情的压制而难以充分实现,总的收入增速上升偏慢。 根据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如果居民存款大幅上升主要是财政和准财政发力的体现,那么居民释放超额存款的动机会比较强,这意味着我们对消费的复苏可以乐观一些。不过,超额存款的分布也是影响其释放的一个因素,这会影响后续消费结构的变化甚至楼市股市的表现。
lg
...
金融界
2023-02-13
净值化转型背景下固收类信托产品的新特征
go
lg
...
金融资产计量原则 2018年4月,
中
国
人
民
银
行
、银保监会、证监会和外汇管理局等多部委联合发布了银发[2018]106号《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规”),对资产管理业务提出新的监管要求。 资管新规及相关细则明确要求,资管产品应执行与国际IFRS 9(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接轨的新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资管产品应实行净值化管理,对资管产品下投资的金融资产进行公允价值计量的原则,鼓励市值计量的同时,限定了摊余成本计量的条件和偏离度控制要求。 在资管新规推出前,市场上理财产品大量采用摊余成本计量,净值表现表面上给投资者稳定安心的收益表现,实际上脱离了市场环境,市场对资产的风险评价、资产期限错配的操作风险等均没有反映在产品净值中,还存在提前赎回的投资者带走收益、产品的投资回报无法在投资者中得到公平分配的可能。 相对地,资管新规鼓励的市值计量,弥补了摊余成本计量的弊端。市值计量真实地反应了资管产品下金融资产的市场表现,产品收益与时间呈现出非线性的关系,净值表现波动幅度要显著大于摊余成本计量的产品,投资者的收益完全依赖于净值表现生成,更考验投资者买入卖出的时机和在净值大幅波动时的心理承受能力。 在2018年资管新规发布后,市场上理财产品对债券类资产的配置比例明显上升,已由2017年末的42.19%提升至2022年二季度末的53.26%。债券类资产因其普遍中性的风险偏好和稳定的收益回报,逐渐成为资管产品最青睐的资产,债券市场的波动对偏城投债类资管产品净值的影响也日趋显著。其中,与宏观经济和民生密切相关的城投债,是市场重点偏好的投资标的之一。 数据来源:wind 二、回顾2022年宏观经济走势及对资管产品净值走势的影响——以配置城投债资产为主的产品为例 以华宝信托发行的“华盈-长江增长极睿选”系列产品主要配置的城投类债券资产为观察对象,可以看到,2022年各个评级的城投债信用利差水平都经历了1月至11月上旬逐渐收窄、11月中旬至年末快速扩张的过程。其中评级为AAA和AA+的城投债信用利差已明显高于年初,评级为AA的城投债信用利差略高于年初。 我们认为,城投债信用利差的走势,是2022年货币政策整体略宽松、1-10月债市资产荒的局面和11月防疫政策的优化和房地产供给端政策的放松等多重主要事件叠加的结果。这样的结果,导致以城投债作为主要配置资产的产品,净值均呈现出前10个月在波动中逐步上升,11-12月迅速回落的整体发展态势。 各评级城投债2022年信用利差走势图: 数据来源:wind 1-10月债市资产荒 2022年,央行通过2次降准2次降息,使流动性整体处于合理充裕的状态。期间有1月社融数据大超市场预期、5月国务院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8-9月制造业PMI连续两个月回升等引起市场关注的关键事件,但在疫情的影响下,整体经济持续走弱,上述事件未引起市场大的波动或反转。 债市投资者应对经济疲软的投资策略,大多选择将手上资金用于投向中高等级的优质资产,这导致中高等级、中短久期债券的信用利差持续走低,加上市场上缺乏重量级的信号,导致市场应对央行宽货币操作的一系列反馈,始终未将“宽货币”转化为“宽信用”,资金淤积于高评级高信用水平的发行主体,流动性对实体经济的助推作用未能充分释放。 在城投债方面,体现为经济发展具有优势的地区,以及各区域内具有优势地位的城投企业市场认可度得到进一步强化,城投债市场向卖方市场倾斜。 2022年11-12月房地产市场及疫情防控机制重要事件梳理 11月后关键事件驱动债市发生转折 在房地产市场和疫情防控机制政策发生重大变化的影响下,市场沉寂已久的增长预期得到快速释放,债市出现大幅调整,各评级的债券利差水平迅速扩大,资管产品负债端释放大量赎回需求,进一步加大资产端的抛售压力。 从城投债发行人所属区域来看,由于资产端的抛售压力,各区域债券的利差水平在1-10月分化较为明显且缓慢收缩的情况下,在后两个月迅速提升,且区域间利差的分化要显著弱于年初的水平,体现出一定的非理性特征。受此影响,偏城投债类资管产品在前10个月积累的净值增长在后两个月部分回吐,一直持续的增长态势有所回落。 数据来源:wind 三、布局在春天 2023年国内经济的复苏进度将左右货币政策转向的节点,宽货币的持续时间预计将是债市波动的主要矛盾。 后疫情时代,国内经济将进入复苏周期,但从拉动经济的“三架马车”来分析,2023年的经济复苏预计仍将面临诸多挑战。疫情前期得益于有效控制,生产快速恢复,出口端的“疫情红利”被放大,但随着外部需求大幅下滑,叠加高通胀的困扰,出口端增速进入下行通道,疲态逐步显现。出口预计很难支撑经济复苏的进程,悲观情况下甚至在一定程度将是一个拖累项。 数据来源:wind 2022年,基建投资的发力对稳住经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发力点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主动加杠杆对冲经济周期,目前财政赤字率已接近3%上限。积极的财政政策需要以更大规模的财政支出来支持适度扩张的安排,完成保持教育、医疗卫生、基层“三保”等重点领域支出强度,保持减税降费力度等任务,政府债、政策性金融工具都继续发力,但在2022年高基数的背景下,预计同比增速将有明显收敛。 2023年的经济复苏预计将极大程度上依赖于消费的复苏。目前地产政策多集中于供给端,更多是为解决短期内流动的问题,预计仍然是区域高度分化、低位震荡的行情。汽车消费在2022年已进行了一轮刺激,家电家具、装修等消费与房地产销售具有强相关性,因此消费复苏的进度有待于观察。 因此,我们认为“信心的修复”是2023年经济复苏的关键,预计货币政策将配合“宽信用”以及“积极的财政政策”维持“宽货币”的状态,短期内有降息或降准,加大货币市场规模投放,货币政策提前发力提振信心的动力,因此2023年的春天或将是债券投资布局的“春天”。
lg
...
金融界
2023-02-13
中阳酷手:2022年是央行黄金需求创纪录的一年
go
lg
...
计他们将继续成为净买家。中阳酷手表示,
中
国
人
民
银
行
的一致需求。中国央行的数据显示,上个月购买了15吨黄金。这是中国连续第三个月增加黄金储备。据一些分析师称,这种趋势预计不会很快结束。 中国上一次购买黄金是在2002年至2019年,在这17年期间积累了1148吨贵金属。除了央行的需求,分析师也在关注贵金属的投资需求。尽管金价从11月的两年低点反弹了300多美元,并创下了10年来最好的开局,但投资者仍基本持观望态度。在世界黄金协会忙碌的一周里,中阳酷手表示,全球黄金支持的交易所交易基金在1月份连续第九个月出现净流出。月度报告称,价值16亿美元的26吨黄金流出全球市场。 然而,世界黄金协会表示,它也看到了低迷的投资需求可能正在转折的迹象。资金流出以欧洲上市基金为首,北美基金流入9吨,价值5.72亿美元。推动人们重新对黄金产生兴趣的一个主要因素是经济不确定性的增加。随着市场继续淡化衰退和通胀风险,越来越多的分析师现在预计黄金今年将创下历史新高。 Degussa首席经济学家ThorstenPolleit和MarketGauge交易教育和研究主管MicheleSchneider在分别接受KitcoNews采访时表示,美联储几乎无能为力将通胀率降至2%的目标。施耐德表示,黄金仍然是一种有吸引力的避险资产。“无论是通货膨胀、滞胀,甚至是衰退,最终,混乱都在表面之下到处冒泡,”她说。“我看不出我们今年看不到2,000美元金价的任何理由。” 与此同时,美联储不可能在不引发经济衰退的情况下降低通胀。当经济衰退来袭时,央行将迅速扭转局面,届时黄金将大放异彩。与此同时,经济面临的风险不仅仅是消费者价格上涨;美国正在酝酿另一个重大的经济威胁:潜在的政府违约。 本周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表示,美国政府违约将造成非常大的破坏。美国政府上个月正式达到了借款限额,通过一些创造性的会计处理,预计财政部将能够在6月之前支付账单。虽然仍有时间解决这个问题,但一些主要银行已经注意到违约风险正在增加。 中阳酷手表示,任何时候政府支出增加,都会使黄金更具吸引力,因为它是一种中性资产。它不会像美元那样受制于政府的升值或贬值政策。2011年的例子是一个有趣的相似之处,因为当人们担心金融体系摇摇欲坠时,债务上限可能会从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变成让人们更加担心政府稳定性和金融体系稳定性的问题。”
lg
...
金融界
2023-02-13
太和控股:一间境内银行向锦州嘉驰提起诉讼索赔
go
lg
...
锦州收购事项之目的所取得的法律意见及从
中
国
人
民
银
行
征信中心取得的企业信贷报告,于进行锦州收购事项时,上述锦州嘉驰的担保未被披露。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2-13
周末市场要闻集锦:监管发文!金融资产按照风险程度分为五类 下周将有37只股票面临解禁,市值超430亿元
go
lg
...
五类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
国
人
民
银
行
制定了《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已于2020年3月17日经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2020年第1次委务会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3年7月1日起施行。《办法》提出,商业银行应对表内承担信用风险的金融资产进行风险分类,包括但不限于贷款、债券和其他投资、同业资产、应收款项等。表外项目中承担信用风险的,应按照表内资产相关要求开展风险分类。金融资产按照风险程度分为五类,分别为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后三类合称不良资产。 经济日报:中国版ChatGPT并不遥远 中国在数据、算法、算力都有良好基础 经济日报刊文表示,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推出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火爆全网。AI发展的三大要素是数据、算法、算力,中国在这三方面都有良好基础。从大数据资源看,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的网民数量,有丰富的应用场景,在数据积累方面优势明显。虽然目前全球还没有能跟ChatGPT惊艳表现相抗衡的大模型,但是业界共识是差距在两年左右。两年的差距并非鸿沟,有赶超可能。《2021—2022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显示,美国计算力指数得分为77分,中国为70分,分列世界前两位,中国算力水平与美国处于同一等级,差距并不大。 广西南宁房贷年龄期限可延长至80岁?多家银行:确有其事 一则“南宁房贷年龄期限可延长至80岁”的信息在南宁人的朋友圈疯转。走访南宁五象新区、青秀区、兴宁区的多个楼盘发现,至少有8个楼盘在宣传这一房贷新政策。向南宁多家银行求证后了解到,该项房贷政策确有其事,目前已有部分银行在执行该项政策。 A股动态 闭门14个月 量化巨头幻方旗下产品打开申购 幻方量化旗下部分直销产品已打开申购,“开门迎客”。据悉,2021年11月幻方量化曾发布公告称暂停旗下所有资管产品的申购(含追加),此次再次打开申购的产品为指数增强策略,主要是源于对中国市场中长期表现的看好。业内人士表示,量化多头策略业绩领先主要源于市场反弹以及交易环境改善,后续随着中国经济修复,资金情绪回暖,量化多头策略投资价值或进一步凸显。 通威股份上调光伏电池报价 产业链持续涨价或难持续 通威股份是近期第二家上调产品报价的头部光伏企业。InfoLink Consulting的数据显示,本周182、210单晶PERC电池均价均为1.14元/W,周环比涨幅17.5%。随着上游环节博弈白热化,硅片成交价格持续上行,电池厂也逐日更新报价,甚至更高的报价也在陆续商谈。值得一提的是,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在春节后集体反弹,但产业链当前并不具备持续涨价动能。以硅料为例,最新报价已经来到24万元/吨左右,业内专家认为,硅料并不会重演去年的狂飙走势。硅业分会指出,虽然目前硅片阶段性供不应求,涨价也在情理之中,但仍需考虑一季度整体需求运行情况,因此预计短期内硅片涨速或将放缓,甚至持稳运行。 下周将有37只股票面临解禁 合计解禁市值超430亿元 据统计,2月13日至17日,A股市场中将有37家上市公司迎来限售股解禁。以个股最新价计算,37股解禁市值合计430.29亿元。从解禁规模来看,道通科技、华菱钢铁、吉祥航空居前,解禁市值依次为71.72亿元、61.67亿元、38.79亿元。除道通科技解禁股类型为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外,其余均为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份。另有高能环境、英杰电气、盛屯矿业、坤恒顺维等4股解禁市值超过20亿元。 杉杉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郑永刚病逝 享年65岁 2月11日晚间,杉杉控股有限公司发布讣告:杉杉企业创始人、杉杉控股董事局主席郑永刚先生因突发心脏疾病救治无效,于2023年2月10日与世长辞,享年65岁。 国际财经 特斯拉将Model Y高性能版价格再度上调500美元至5.849万美元 特斯拉美国官网显示,将Model Y高性能版价格再度上调500美元至5.849万美元,长续航版本价格无变化。本月初在美国本土已将Model Y长续航版上调了1500美元至54990美元,高性能版上调1000美元至57990美元。 英媒:Meta正在筹划新一轮裁员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Facebook母公司Meta推迟了多个团队的预算案,因为该公司正在准备新一轮裁员。两名熟悉情况的Meta员工称,最近几周,该公司对于预算和未来的员工数一直不明朗。对此,Meta没有立即置评。 推特前1000名广告主中超一半停止投放广告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0日报道,根据一家数字营销分析公司的数据,在美国社交媒体巨头推特公司去年9月份时排名前1000位的广告商中,有一半以上在今年1月份的前几周已停止在该平台上投放广告。截至1月份,排名前1000的品牌中约有625家撤回了广告投入,其中包括可口可乐、联合利华、富国银行和默克等。数据显示,受此影响,从去年10月到今年1月25日,推特的广告月收入暴跌了60%以上,从约1.27亿美元降至大约4800万美元。
lg
...
金融界
2023-02-12
上一页
1
•••
440
441
442
443
444
•••
53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国经济突发重磅!中国最高领导人向省级领导人发出警告 释放经济改革信号
lg
...
美国大选风云突变!哈里斯216票急追特朗普232票 比特币、狗狗币涨势刹车待命
lg
...
美国大选首批结果出炉!特朗普、哈里斯选票“持平” 场外押注突然剧烈震荡
lg
...
特朗普230票爆出欢呼声!马斯克突传“胜利”信号 比特币7.5万大举清算空头巨鲸
lg
...
英媒:此次美国大选结果或对资本市场“大洗牌”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10讨论
#美国大选#
lg
...
1134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432讨论
#比特币最新消息#
lg
...
520讨论
#温哥华国际金融峰会(VIFS 2024)#
lg
...
4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