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CoNET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财富汇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影响上亿基民!重要货币市场基金监管新规今日起正式实施
go
lg
...
5月16日,由中国证监会、
中
国
人
民
银
行
联合发布的《重要货币市场基金监管暂行规定》将正式实施。《规定》中指出,重要货币市场基金是指因基金资产规模较大或投资者人数较多、与其他金融机构或者金融产品关联性较强,如发生重大风险,可能对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货币市场基金。 根据监管规定,满足规模大于2000亿元或者投资者数量大于5000万个等条件的货币市场基金,应纳入评估范围。并从经营理念、投资比例、交易行为、规模控制、风险准备金计提等方面提出更为严格审慎的要求。 据金融界统计,从单只货币基金口径看,符合重要货币市场基金要求的有天弘余额宝、易方达易理财A、建信嘉薪宝A。据2023年基金一季报,天弘余额宝规模为6871.71亿元,易方达易理财A规模为2292.67亿元,建信嘉薪宝A规模为2004.86亿元。除此之外,鹏华增值宝、易方达现金增利B、兴全添利宝、富国富钱包A等产品在基金规模或者持有人户数方面距新规的门槛均较为接近。 过千亿货币基金一览 另外,《规定》第三章特别监管要求中提到,基金管理人应当为重要货币市场基金配置专门的投资、研究、交易、风控、合规、运营、稽核等岗位人员,相关岗位人员应当具有 3 年以上相关岗位从业经历,重要货币市场基金的基金经理不得少于 2 人。从上表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超过或接近2000亿规模的货币基金,基金公司多配置了2位基金经理。 谈及《规定》的意义,光大证券研报中写道:对公募基金市场而言,《规定》将有效提升公募货币基金的抗风险能力,保护投资者利益。对于现有货币基金而言,对于投资交易行为的严格约束将压制产品的整体收益水平,并可能导致管理人主动压降货币基金规模,在规模较为集中的代销渠道向同业让渡部分市场空间。 事实上,货币基金的总资产和净资产规模增长转折点在2022年已经出现。国信证券研报显示,2022年四季度共新成立货币基金8只,发行在外的货币基金总个数增加至371只,总资产和净资产规模分别为11.11亿元和10.45亿元,较三季度末分别减少了2278亿元和1924亿元,总资产连续两个季度增幅为负,净资产的增幅近年来首次为负。 再据光大证券最新研报,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货基资产总值达11.81万亿元,市值环比增长率为6.22%。规模前五的货基规模占总规模的比重为13.42%,集中度环比持续下滑。此外,浮动净值型货基的规模继续抬升,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资产总值为86.80亿元,市值环比增长率为11.52%。货基7日年化收益率中位数为1.90%,相比于2022Q4上升了0.36个百分点,浮动净值型基金的收益率(中位数)亦表现为提升,收益率由1.57%上升至1.85%,环比提升0.29个百分点。 附件1:重要货币市场基金监管暂行规定.pdf 附件2:关于《重要货币市场基金监管暂行规定》的立法说明.pdf
lg
...
金融界
2023-05-16
央行报告:当前我国经济没有出现通缩,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
go
lg
...
金融界5月16日消息 5月15日,
中
国
人
民
银
行
货币政策分析小组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4.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同比上涨1.3%。 报告提到,我国通胀水平处于温和区间。过去一年、五年和十年,CPI年均涨幅都在2%左右。今年以来物价涨幅阶段性回落,主要与供需恢复时间差和基数效应有关。我国经济运行开局良好,同时通胀保持温和,CPI涨幅逐月下行,4月涨幅降至0.1%,PPI近几个月运行在负值区间。总的看,若经济保持正常增长态势,CPI阶段性回落的影响不宜夸大。 本轮物价回落客观上有以下因素: 一是供给能力较强。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有力支持下,国内生产持续加快恢复,PMI生产分项保持在较高景气区间;农副产品生产稳定、物流渠道畅通,也保证了居民“菜篮子”“米袋子”供应充足。 二是需求复苏偏慢。实体经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环节本身有个过程,加之疫情的“伤痕效应”尚未消退,居民超额储蓄向消费的转化受收入分配分化、收入预期不稳等制约,特别是汽车、家装等大宗消费需求偏弱。近期居民出现提前还贷现象,也一定程度影响当期消费。 三是基数效应明显。去年国际油价一度逼近140美元大关,今年以来已回落至80美元附近,带动CPI交通工具燃料和居住水电燃料的同比增速走低;疫情扰动使得去年3月鲜菜价格反季节上涨,对今年也存在高基数影响。GDP等宏观经济数据同样存在明显基数效应,去年二季度受疫情冲击GDP同比降至0.4%,低基数作用下今年二季度GDP增速可能明显回升。 未来几个月受高基数等影响,CPI将低位窄幅波动。今年5-7月CPI还将阶段性保持低位,主要受去年同期CPI涨幅基本在2.5%左右的高基数影响。但要看到,随着基数降低,特别是政策效应将进一步显现,市场机制发挥充分作用,经济内生动力也在增强,供需缺口有望趋于弥合,预计下半年CPI中枢可能温和抬升,年末可能回升至近年均值水平附近。 报告表示,当前我国经济没有出现通缩。通缩主要指价格持续负增长,货币供应量也具有下降趋势,且通常伴随经济衰退。我国物价仍在温和上涨,特别是核心CPI同比稳定在0.7%左右,M2和社融增长相对较快,经济运行持续好转,不符合通缩的特征。 中长期看,我国经济总供求基本平衡,货币条件合理适度,居民预期稳定,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 通缩讨论,可以休矣 4月CPI继续回落、逼近0,引发通缩讨论增多,其中不乏误解、误读。针对相关问题,国金宏观解读称: 一问:通缩大讨论?通缩是个伪命题,担忧大可不必 物价是经济短周期波动的滞后指标,不能仅以物价回落来评判经济进入“通缩”。过往经验显示,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主要由需求驱动,物价跟随需求变化而变化,使得物价变化滞后经济1-2季度左右;经济复苏初期,需求才刚刚开始修复,对价格的提振尚不明显,使得物价指标低位徘徊,例如,2015年初、2017年初CPI同比均在1%以下。 领先指标持续修复,显示经济处于复苏初期。以企业中长期资金来源刻画的有效社融增速,去年9月以来持续回升,由去年8月的8.7%回升2.8个百分点至今年4月的11.5%;按照有效社融变化领先经济2个季度左右的经验规律,本轮信用扩张会带动经济在2023年初见底回升,1季度经济指标已有所体现。 年初以来物价的回落,受基数、供给和外需等影响较大;伴随拖累减弱、需求修复,CPI、 PPI或在年中前后开始抬升。除去年基数较高外,猪肉、鲜菜等食品价格回落,及油、气价格回落等,对CPI、PPI的拖累显著,而线下活动相关服务、衣着等价格逐步抬升。伴随拖累减弱、需求支撑增强,CPI即将底部回升、PPI在年中前后开始抬升。 二问:资金空转加剧,政策托底无用?周期启动,渐入佳境 经济复苏初期,资金存在一定空转较为常见。经验显示,资金空转多发生在经济回落、货币明显宽松阶段,部分资金滞留在金融体系,使得M2-M1“剪刀差”扩大,去年底以来也有类似特征;有所不同的是,当前资金多滞留在银行体系、而不是非银金融机构,与居民理财回表、购房偏弱带来的居民与企业之间信用派生偏少等紧密相关。 稳增长思路不同,使得信用派生驱动和表征不同过往,企业有效信用派生自去年9月以来持续改善,而房地产相关融资拖累总体信用派生。传统周期下,信用扩张以房地产驱动为主,使得居民贷款增长明显快于企业;相较之下,本轮信用修复主要靠企业融资扩张,有效社融从去年9月开始持续回升,而居民信贷一度拖累社融回落。 本轮信用派生带来的经济效应不同过往,有效信用派生对企业行为的支持已开始显现。去年3季度以来,资金加速流向制造业,而房地产相关融资显著弱于以往,使得制造业投资表现显著强于房地产;伴随融资的持续改善,企业资本开支在1季度有所扩大。但房地产“缺位”,压低了信用派生和经济增长的弹性。 三问:中观数据已现“疲态”?疫情“后遗症”或被过度渲染 高频指标报复性反弹后走弱,主要缘于场景恢复的“脉冲”;但疫后“疤痕效应”的存在,使得大家容易产生悲观情绪。疫情政策调整,放大了“春节效应”带来的经济波动,部分高频指标报复性反弹后出现走弱的迹象。其中,偏消费端的活动多在2月底之后走弱,偏生产端略晚一点,导致宏观数据屡超预期的同时,市场信心反其道而行之。 内生动能的修复已然开始,消费动能或被低估,前半程靠居民出行和企业消费,后半程靠居民消费能力的恢复。出行意愿的持续改善、企业经营活动正常化等,皆指向场景恢复带来的消费修复持续性和弹性不宜低估;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服务业,及稳增长相关行业招工需求在逐步修复,有助于推动收入与消费的正循环。 地产链条的“积极”信号也在累积。地产大周期向下已是共识,地产链条修复会弱于传统周期;但小周期超调后的修复出现一些“积极”信号。1)高能级城市地产供给增多、质量改善,利于需求释放、形成供需“正向循环”;2)中西部地区棚改加码(可比口径增长近60%)、中西部地区收入修复等,有利于稳定低能级城市需求。
lg
...
金融界
2023-05-16
投资者利好!主权债券连续7周上涨,中国开通内地与香港“互换通”
go
lg
...
互换通”将通过香港大幅扩大这一能力。
中
国
人
民
银
行
副行长潘功胜在启动仪式上表示,互换通显示了
中
国
人
民
银
行
对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高度重视,对香港长期发展和稳定的支持。根据声明,香港金融管理局将与中国政府合作,为国际投资者提供更多元化的风险管理工具。
lg
...
白兔捣药秋复春
2023-05-16
中国央行出手!经济复苏势头不稳,人行继续加量续作MLF维持宽松
go
lg
...
济复苏势头不稳。 周一(5月15日),
中
国
人
民
银
行
通过中期借贷便利(MLF)提供1250亿元(180亿美元),比5月份到期的金额多出250亿元,连续净投放超过经济学家的普遍预期。 据中国央行官网消息,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23年5月15日人民银行开展125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利率仍持稳在2.75%;本期MLF的到期规模为1000亿元。这是中国央行连续第六个月加量续作MLF 在此次行动之前接受彭博社调查的10位分析师中,有8位预计利率会持平。一年期政策性贷款利率维持在2.75%,连续9个月保持不变。 中国4月公布的数据显示,通胀低于预期,进口和信贷大幅下降,这强化了人们对中国央行可能有加大货币支持力度空间的预期。由于预期会有更多的政策支持,债券价格上涨,一些分析师表示,今年仍有可能降息,最早可能在本季度降息。 华创证券分析师Zhou Guannan说,“不能排除今后进一步下调政策利率的可能性”,可能会在第三季度或第四季度下调。她说,
中
国
人
民
银
行
还需要注入流动性,以避免在月中纳税期间可能出现的波动。 其他人则表示,面对经济增长的逆风,央行可能会在当前的4月至6月期间降息,以采取快速行动。 花旗集团分析师上周在一份报告中写道,他们预计中国央行今年将降息20个基点,最早可能在本季度末首次降息。国泰君安国际控股首席经济学家Zhou Hao上周表示,鉴于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迹象,“第二季度降息似乎迫在眉睫”。 央行5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信贷和新增贷款远逊于预期,因消费者和企业收紧借贷。中国4月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也几乎没有上涨,这表明经济复苏的势头正在减弱。 彭博经济学家指出,中国央行(pboc)保持一年期政策利率不变,显示出了耐心,但如有必要,它显然希望在今年晚些时候保留更多的行动空间。“在我们看来,不作为可能会削弱本已疲软的信心,并损害经济复苏。我们仍然认为
中
国
人
民
银
行
将在2023年底前降息20个基点,并预计6月份将首次降息10个基点。” 衡量商业银行借贷成本的银行间利率已跌至一定水平,使得成本较高的MLF基金吸引力下降。 其他市场利率似乎反映出,人们对经济复苏将保持强劲的信心正在减弱。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周跌至去年11月以来最低水平,因资金涌入较安全资产,且一些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公开操作结束后,国债收益率小幅上升1个基点至2.71%,而离岸人民币汇率基本持平,为1美元兑6.9730元。 中国基准的沪深300指数已较1月份创下的年内高点下跌逾6%,而上证综合指数在接近进入技术性牛市后,本月出现震荡。 在中国央行注入流动性后,中国股市周一小幅下跌,而货币市场利率基本稳定。隔夜回购利率(已从5月初的低点上升)和7天期利率变化不大,因为自3月份上一次降准以来,市场的流动性压力有所缓解。 新加坡华侨银行的利率策略师Frances Cheung说:“净流动性投放即使不是微不足道,也是很小的,但它向市场发出了一个信号,即中国央行将通过量化工具提供支持。”
lg
...
超启
2023-05-15
央行:推动降低综合融资成本
go
lg
...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下一阶段,
中
国
人
民
银
行
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把发挥政策效力和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结合起来,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充分发挥货币信贷政策效能,全力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乘势而上,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总量适度,节奏平稳,搞好跨周期调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着力支持扩大内需,为实体经济提供有力、稳固支持,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提升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关注物价走势边际变化,引导稳定社会预期,支持构建粮食、能源等保供稳价体制机制,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央行政策利率体系,持续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重要作用,保持利率水平合理适度。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保持再贷款再贴现工具的稳定性,运用好实施期内的阶段性工具,为普惠金融、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有力支持。持续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作用,增强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的引导作用,有效带动激发民间投资。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优化预期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统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与风险防范,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防范境外风险向境内传导,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lg
...
金融界
2023-05-15
【合规透视】渝农商行:2022年被罚金额超1600万元
go
lg
...
易报告;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被
中
国
人
民
银
行
重庆营管部处以罚款255万元。 营收及拨备前利润同比下降 2023年一季度,上市农商行业绩普遍增长,但渝农商行2023年一季度的营收较去年同期出现下降。2023年一季度,渝农商行实现营业收入73.39亿元,同比减少3.26%;归母净利润39.51亿元,同比增加9.18%。 需注意的是,2023年一季度,渝农商行的拨备前利润较去年同期下降。拨备前利润指尚未扣除减值准备金的利润,它等于税前利润与减值准备金之和。2023年一季度,该行拨备前利润为48.59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02亿元,降幅11.03%。 截至2023年3月末,渝农商行不良贷款余额80.7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56亿元;不良贷款率1.21%,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349.62%,较上年末下降8.12 个百分点。 统计口径:本文罚单统计范围为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和证监会(含分支机构,合称监管部门,银保监会历史数据含原银监会与原保监会)以及外管局公示的对农商行(含分支行)以机构为处罚对象的行政处罚书(简称罚单,不含以个人为处罚对象)。 (文章序列号:1656870239616503808)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
lg
...
面包财经
2023-05-15
有图!央行520将发行心形纪念币,限量7万枚
go
lg
...
5月15日,
中
国
人
民
银
行
公告,定于2023年5月20日发行2023吉祥文化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8枚,其中金质纪念币4枚,银质纪念币4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形状上分别有圆形、如意形和心形。 5克圆形金质“人寿年丰”纪念币背面图案为鹿、灵芝、水纹等装饰组合图案,并刊“人寿年丰”字样及面额。 100克圆形银质“人寿年丰”纪念币背面图案为鹤、水稻等装饰组合图案,并刊“人寿年丰”字样及面额。 3克心形金质“比翼双飞”纪念币背面图案为双鹤齐飞装饰组合图案,并刊“比翼双飞”字样及面额。含纯金3克,面额50元,成色99.9%,最大发行量20000枚。 30克心形银质“比翼双飞”纪念币背面图案为双鸟、玫瑰、百合等装饰组合图案,并刊“比翼双飞”字样及面额。含纯银30克,面额10元,成色99.9%,最大发行量50000枚。 3克圆形金质“平安喜乐”纪念币背面图案为平安扣、中国结装饰组合图案,并刊“平安喜乐”字样及面额。 5克如意形金质“前程似锦”纪念币背面图案为马、花卉、树枝、小鸟等装饰组合图案,并刊“前程似锦”字样及面额。 30克如意形银质“前程似锦”纪念币背面图案为孔雀、祥云装饰组合图案,并刊“前程似锦”字样及面额。 15克圆形银质“平安喜乐”纪念币背面图案为花瓶、牡丹纹、缠枝纹、蝴蝶等装饰组合图案,并刊“平安喜乐”字样及面额。 该套金银纪念币分别由上海造币有限公司和深圳国宝造币有限公司铸造,中国金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销。(图片源央行官网)
lg
...
金融界
2023-05-15
央行520发行心形纪念币
go
lg
...
金融界5月15日消息
中
国
人
民
银
行
定于5月20日发行2023吉祥文化金银纪念币一套。纪念币共8枚,其中有2枚是心形。这套纪念币正面图案均为“吉祥”文字造型,衬以中国传统吉祥纹饰。
lg
...
金融界
2023-05-15
格上宏观周报:通胀信贷双回落
go
lg
...
期? 近日央行披露了4月的金融数据。据
中
国
人
民
银
行
统计数据显示,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7188亿元,预期1.13万亿元,前值3.89万亿元;新增社融1.22万亿元,预期1.72万亿元,前值5.38万亿元;社融存量同比10.0%,前值10.0%;M2同比12.4%,前值12.7%;M1同比5.3%,前值5.1%。M2-M1剪刀差缩小。 从总量看,4月新增社融12200亿元,社融存量增速达到10.0%,与上月持平。4月金融数据回落明显,社融、信贷均低于市场预期。一季度信贷的大体量投放或对后续信贷形成一定透支。 分项来看,4月新增人民币信贷7188亿元,低于市场预期的1.13万亿元,同比多增734亿元,处于近5年较低水平。分部门来看,企业端下降、居民端转负。 东吴证券认为,4月金融数据回落,虽然有季节性因素影响,但仍低于市场预期,一方面说明经济恢复内生动力不足,与4月PMI回落、物价水平低迷相印证;另一方面前期金融数据高增主要源于政策刺激和银行信贷冲量,央行Q1货币政策例会表明“保持信贷合理增长、节奏平稳”、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不再强调“做加法”,政策退坡后,实体企业和居民融资需求不足。 光大证券认为,4月新增融资明显低于市场预期,居民新增融资再度转为同比收缩。居民消费和按揭贷款均明显弱于季节性,与耐用品需求和商品房销售较弱相互印证,同时,居民存款仍维持较高增速,指向消费潜力尚未完全释放。金融数据反映的总需求短板仍在居民端,居民高存款和弱贷款的组合,则指向居民信心依然不足。居民部门对资金的过度沉淀,降低了资金的循环效率和对经济的拉动效力。因而,信贷企稳的持续性和经济复苏的力度,依赖于居民信心和预期的进一步提振,这也是后续观察金融和经济数据的关键。 新闻四:中国AI领域或面临美国全面投资禁令!影响如何? 据5月7日彭博社报道,拜登计划在5月19日到21日的七国集团领导人广岛峰会前后签署一项行政令,严格限制美国企业对中国部分高科技产业投资;其中,人工智能、半导体和量子技术领域可能面临全面投资禁令。 其实,早在4月20日,就有类似的消息传出来。彭博社当地时间4月20日援引消息人士信息称,拜登政府计划下个月(5月)发布一项行政命令,限制美企对中国的投资,涉及芯片、人工智能(AI)和量子投资等经济关键领域。那么,全面投资禁令是否真的会来? 中信建投TMT首席分析师武超则曾表示,考虑到美资过去对中国AI、芯片和量子计算等领域的投资规模不大,尤其是在过去几年的科技领域的制裁使得美资已有回避国内投资的的趋势,比如进入BIS实体名单的企业美资早已不能进行直接投资,即使措施落地,对我国相关产业实质影响不大。 国君宏观认为,美国对外投资审查机制推出对中国短期影响有限,但是由于范围扩容、联合盟友、持续审查等,我们预计对中国长期影响可能较大。 新闻五:4月进出口数据公布,表现如何? 海关总署今日公布,前4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5.8%,稳中向好势头进一步延续。据海关统计,今年前4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3.32万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出口7.67万亿元,同比增长10.6%;进口5.65万亿元,同比增长0.02%。 海关统计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4.61万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对哈萨克斯坦等中亚五国,对沙特阿拉伯等西亚北非国家进出口分别增长37.4%和9.6%。 同期,东盟继续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对东盟进出口2.09万亿元,同比增长13.9%,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5.7%;对欧盟进出口1.8万亿元,同比增长4.2%,增速较一季度加快2.2个百分点。 目前来看,外贸蓝图的突破口仍在于一带一路国家。除低基数影响之外,4月对俄出口的高增反映一带一路贸易持续活跃,沿路经济带仍是我国稳外贸的“抓手”。4月对东盟出口增速暂时回落,不过整体来看,自2022年初以来“俄+东盟升、欧美降”的趋势加速,日韩份额保持稳定。一带一路对冲欧美拖累成为2023年出口最大的看点。 5、下周重要事件 1)中国:4月工业增加值,社零,固定资产投资数据; 2)美国:5月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发表讲话; 3)欧盟:4月通胀数据。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内容表述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格上研究
lg
...
格上财富
2023-05-14
首届清华五道口大湾区(深圳)金融论坛成功举办
go
lg
...
责)刘成,香港金融管理局副总裁陈维民,
中
国
人
民
银
行
金融研究所所长周诚君,招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丁安华,腾讯金融科技副总裁郑浩剑分别发表主旨演讲。同时,出席全体大会的领导嘉宾还有
中
国
人
民
银
行
深圳市中心支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局长温信祥,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经济部部长徐卫刚,以及深圳市政府、各区领导代表、人民银行深圳中支、银保监局、各承办单位的代表嘉宾。全体大会由深圳广电集团主持人马一主持。 张伟:凝心聚智,共谋良策,金融助力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图为张伟 张伟在欢迎辞中表示,金融创新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强大引擎,金融开放是建设金融强国的必由之路,金融合作是畅通经济血脉的重要抓手。本届清华五道口大湾区(深圳)金融论坛论坛选址在前海,以“创新 开放 合作——金融助力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广邀专家学者,共议大湾区金融热点,为大湾区经济金融的发展提供前瞻思考。 刘成: 创新综合金融服务,助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图为刘成 刘成以“创新综合金融服务,助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为题发表了主旨发言。刘成表示,在“高质量发展示范地”这一使命引领下,大湾区对高质量金融服务的需求更加迫切。为进一步做好金融服务大湾区建议:第一,加强政策引导,共建科创企业成长培育体系;第二,加强市场一体化,共促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提升;第三,加强交流合作,共筑大湾区金融生态。 周诚君:中国的跨国企业在全球布局时,要激励其更多使用人民币 图为周诚君 周诚君指出,在全球化进程中,会有更多中国企业在全球布局,进行产业转移和价值升级,形成一大批中国本土的世界级和跨国企业,对于这种产业转移要持一定的支持态度。在产业转移中,中国的跨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国的企业在全球布局时,要激励其更多使用人民币,帮助其管理风险,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 丁安华:大湾区在全球供应链重组中面临新机遇与挑战 图为丁安华 丁安华以“全球供应链重组:大湾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发表演讲,他表示,大湾区在全球供应链重组中面临新机遇与挑战,希望大湾区在全球供应链重组中守住供应链核心枢纽、研发中心、清算中心、结算合并中心的地位,成为供应链人才集中地,政府和企业应通过金融合作、互联互通使大湾区在全球供应链重组中立于不败之地。 郑浩剑:开放、合作、互联互通是金融科技的努力方向 图为郑浩剑 郑浩剑表示,创新是引领支付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在支持实体经济实现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十分重要。开放、合作、互联互通是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金融科技的努力方向。助企利民是金融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初心和使命,建议大湾区积极探索跨境创新,为全国更多的创新起到带头引领作用。 分论坛1:跨境金融促进高水平开放 图为分论坛1 “跨境金融促进高水平开放” 由
中
国
人
民
银
行
金融研究所所长周诚君主持,同时邀请到广州商学院名誉校长李晓,深圳高等研究院政策与实践研究所所长肖耿,中信金控财富管理部总经理,中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常戈,易方达基金董事长詹余引,世纪证券董事长李剑峰,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副行长李一平进行主题发言并参与讨论交流。 李晓:大湾区将有三个重大转变 图为李晓 李晓表示,大湾区的未来,特别是在金融助力实业经济发展方面,起码将有三个重大转变:从离岸市场为中心转向在岸市场的创新建设与发展;从传统金融业支撑的传统制造业发展,转向以现代金融业发展推动的现代智能制造业发展;从对外贸易、产业发展的引领者,转向为以法治和市场规则制度改革创新开放为核心,即大湾区要成为未来40年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引领者。 肖耿: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升国际市场的定价权 图为肖耿 肖耿表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现货市场,但在大宗商品领域人民币跨境使用及在国际市场的定价权还须提高。要解决这个国际金融的痛点需要利用数字金融技术及交易平台,也需要利用香港及港币离岸金融市场。在联系汇率制度下,港币与美元挂钩,实际上就是在没有数字技术的情况下创造的一个稳定币。港币和美元挂钩在过去帮助了整个中国的对外开放及制造业的崛起,但在未来我们应该让更多新的金融产品通过和人民币挂钩的一个官方数字金融交易平台来推进。 常戈:延伸金融服务能力 助力大湾区发展 图为常戈 常戈提出,应延伸金融服务能力,助力大湾区发展,将深圳和香港作为发展大湾区经济的“双核”,相互联动形成循环。具体来看,首先,一体化推进资产管理、财富管理和综合融资,以三环价值链形成合作网络;其次,可从金融层面给予大湾区更多创新政策支持,实现更大发展;最后,数字化实践是各项政策突破重要方向,可通过数字化介入实现金融功能上的迭代。 詹余引:跨境金融发展有三条主线 图为詹余引 詹余引表示,跨境金融发展的大前提是资本项目逐渐开放。跨境资产管理涉及监管部门、管理人、投资者等多个层面内容,在实践过程具体包括三条主线:一是机构,实践中起到连接投资者与市场的作用;二是市场,市场是逐步开放的过程,要逐步打通双向投资渠道;三是产品,产品要面向大众投资者,因而需要更严格的监管。 李剑峰:“前海金融30条”特别接地气 未来可以关注四方面机遇 图为李剑峰 李剑峰表示,“前海金融30条”和以往政策相比,在接地气方面表现更为明显,除了有宏观层面的内容,还有更多可操作的规则。下一步“前海金融30条”落地过程中,有以下机会可以重点关注:第一,设立港资控股的理财子公司;第二,允许前海合作区内的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到香港上市融资;第三,探讨香港LPF等机制与前海QFLP高效衔接;第四,探讨OSA账户提供境外人民币贷款。 李一平:发展跨境金融 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 图为李一平 李一平指出,银行跨境金融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重点聚焦四方面:一是持续推进经常项目下跨境贸易和支付结算便利化创新,如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等,服务企业“走出去”和居民跨境消费需求;二是加大力度推动资本项目下跨境投融资业务,如一体化资金池、跨境资产转让、跨境理财通等;三是借助港澳等境外市场,大力发展跨境绿色金融;四是充分发挥大湾区人民币国际化窗口示范作用,持续创新优化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 分论坛2:科创金融助力科技自立自强 图为分论坛2 “科创金融助力科技自立自强”分论坛由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党委委员、金融发展与监管科技研究中心副主任、《清华金融评论》执行主编张伟主持,同时邀请到招商银行总行普惠金融部副总经理范雨,中信银行总行公司客户部副总经理施小纯,平安集团总经理助理兼首席投资官邓斌,国信证券首席营销官袁超,卓源资本创始合伙人兼董事长袁宏伟,粤港澳大湾区共同家园发展基金副总经理李实秋进行主题发言并参与讨论交流。 范雨:科技、产业、金融实现良性循环是重要发展方向 图为范雨 范雨指出,科技、产业、金融实现良性循环是重要发展方向。他指出,科技企业需求可概括为 “上榜、强链、入园、出海”八个字。 “上榜”是协助科技企业上政府榜单,得到政府各类政策和奖金支持;“强链”是协助企业入链、融链,核心企业实现强链、补链;“入园”是让企业得到园区优惠政策;“出海”是协助企业高水平出海。 施小纯:商业银行应以投资逻辑看待对科创企业信贷业务 图为施小纯 施小纯分享了中信银行在科创金融领域针对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提供特色服务的实践。他表示,对于初期的初创企业,商业银行的第一步是转变风控逻辑,以投资逻辑看待此类信贷业务。对于成长期的科创企业,商业银行应提供不止于信贷的服务,即提供“投行+商行”的服务。对于成熟期的科创企业,商业银行应助力科创企业强链稳链固链。 邓斌:保险业应通过多种渠道助力中国科技发展 图为邓斌 邓斌表示将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保险业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助力中国科技发展。包括加大提升科技创新保险的力度,在风险保障方面创制更丰富更有针对性的保险产品,设立项目投资基金积极参与科技创新项目投资等。 袁超:加强资本市场投资端建设 助力科创企业发展 图为袁超 袁超认为,加强资本市场投资端建设,助力科创企业发展,有四项工作可以开展:第一,从个人居民投资角度,需要政府、媒体、金融机构共同对老百姓进行投资知识普及教育。第二,从各级政府角度,需要大力发展引导基金。第三,从机构角度,要考虑进一步放宽中长期资金权益类投资上限。第四,从监管角度,应推出更多让投资者得到流动性支持的措施。 袁宏伟:要运用“第一性原理”引导科技创新 图为袁宏伟 袁宏伟表示,金融是社会资源分配的主要平台,科技创新的产生离不开金融资源的支持和生态的构建。同时,科技创新也在更新迭代打造金融创新生态。首先,要打造拥有新颠覆性力量的科技企业,必须将创新的基因融入到金融体系;其次,金融创新服务于科创,要对资源配置、资本所有方有足够的吸引力;毕竟,资本的第一性原理是要创造回报。最后,希望能够用“金融创新服务科技创新的第一性原理”设计出能够吸引社会资源流入科技创新的全新金融产品和金融生态。 李实秋:助力科技企业成长需要PE基金精准投资 图为李实秋 李实秋表示,在助力科技企业成长的实践中,总结形成两个思路:第一,要做好财务投资人。发挥好基金的专业优势,把最稀缺的资源精准对接到可能成为“卡脖子”的关键技术上,通过资本赋能推动技术创新、研发和孵化,将切实解决“三个安全”问题及打造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企业的核心技术支撑问题。第二,做好产业投资人。通过搭建平台、对接资源,发挥加速器作用。可通过设立产融平台、产投研平台、政产研投平台等模式创新,更高效地实现资本、科技、产业的融合,更精准、更有力推动科技企业成长。
lg
...
金融界
2023-05-14
上一页
1
•••
402
403
404
405
406
•••
531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突发:加拿大移民部公布 10年多次往返签证不再是常规签证
lg
...
美联储70多年独立性将颠覆!美媒:特朗普准备掌握“利率”发言权 挑战鲍威尔权威
lg
...
美国大选突传重磅!共和党209票逼近控制“众议院” 美媒:特朗普拟建立统一政府
lg
...
令人震惊!特朗普胜选引发美元暴涨175点、金价崩跌近85美元 如何交易黄金
lg
...
【直击亚市】中国允许人民币贬值!特朗普胜选冲击全球,美联储降息逼近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10讨论
#美国大选#
lg
...
1209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441讨论
#比特币最新消息#
lg
...
535讨论
#温哥华国际金融峰会(VIFS 2024)#
lg
...
4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