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及策略观点也陆续出炉。据统计,已有中信证券等13家券商公布了1月份金股名单。 1月金股出炉,20只金股被同时推荐,顺丰控股、阳光电源“含金量”最高 据统计,截止1月3日,13家券商共计推荐了134只金股,遍布30个一级行业,其中电力设备收获12只金股,医药生物收获11只金股,食品饮料收获9只金股。电力设备取代汽车成为券商最看好的板块,而医药生物和食品饮料“含金量”基本与12月保持一致。 目前一共有20家公司被2家以上机构共同推荐,其中被推荐次数最多的是顺丰控股和阳光电源,同时被4家券商共同看好,推荐顺丰控股是4家券商是西部证券、华安证券、中银国际、中信证券,推荐阳光电源的4家券商是开源证券、国联证券、中银国际、中信证券。 顺丰控股12月涨8.98% 中信证券直言顺丰控股在多地疫情散发及宏观经济增长承压背景下凸显韧性,若2023年消费出现弱复苏,公司净利润实现30%以上正增长可期。 西部证券认为疫情放开叠加春节临近,快递人手短缺,顺丰控股的直营网络的稳定性优势凸显。而且时效件业务是公司基本盘,其业务量增长与GDP增速相关性较强。随着疫情管控政策放松,GDP增速有望逐步恢复,公司时效件业务增长有望逐步提升。 华安证券表示从收入端看,公司是仍处于中高速成长阶段的龙头企业,2024年公司收入有望突破3,800亿元,年复合增速约14.7%。成本端看,以场地“数量做少、面积做大、功能做全”为基础的网络调优,将逐步加大成本改善空间。预测公司2022至2024年毛利率有望从2021年的12.4%,持续提升至13.7%、14.4%、14.8%。估值方面,分部估值底部区域,安全边际高,增长空间大。 中银国际看好顺丰控股的新兴业务,(1)快运业务:公司有国内规模最大的零担快运网络,公路零担快运市场具有万亿级规模,快运市场马太效应突显,随着规模效应体现,该业务有望逐步贡献业绩。(2)冷运业务:“生鲜+食品+医药”产品体系,业内排位领先。2021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达到4184亿元,同比+9%,随着居民需求的优化催化行业规模增加以及内部的优化整合,冷运需求具备较大的潜力。(3)同城业务:预计2026年即时配送服务行业订单规模将接近千亿量级,顺丰同城凭借独立第三方的属性及良好的服务口碑,年度活跃商户数同比增长55%,年度活跃个人用户数同比增长106%,公司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阳光电源12月涨幅-2.78% 中信证券分析称,公司2022Q3业绩超预期,主要得益于逆变器及储能产品提价,盈利修复且规模放量,且由于人民币兑美元贬值汇兑收益明显增加。公司持续完善供应链管理和渠道拓展,优化产品性能和出货结构,有望推动业绩持续高增长。 开源证券表示阳光电源是全球集中式光伏逆变器与储能龙头企业,有望充分受益集中式电站建设兴起。 国联证券详解每一条推荐理由,1)充分受益于美国储能市场高增。公司储能业务80%来自海外且以美国为主,22年美国储能逆势高增,前三季度装机同比+88%;预计23年美国市场受光伏“双反”关税停征和IRA法案的提振,储能装机有望进一步大幅提升;2)成本压力缓解,盈利能力回升。公司Q3以来成本传导较为顺畅,当前上游硅料及碳酸锂价格较高点分别下降15.8%和4.6%,海运成本下降,“缺芯”情况缓解,多维度边际改善,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3)丰富产品矩阵开拓高毛利市场。光伏逆变器领域,针对海外市场的产品标准和特殊需求,即将推出MLPE和关断器等产品;储能领域强化渠道建设,预计22-24年户用储能出货6.5/35/55万套,贡献新增长级。 川财证券表态非常看好储能业务,盛赞阳光电源储能转型顺利,业绩重获增长动力。2020年以来,公司提前布局户用储能,并进入多个头部厂商的供应链体系。在2021年实现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第二。目前,公司储能业务收入占比自2020年的18%上升至今年上半年的50%,奠定了以储能电池为主,消费和动力电池为辅的业务布局。公司向储能赛道的切换,打通了新的业务增长曲线,预计未来公司储能业务收入占比将提升至80%。另外户用储能快速发展。目前公司是国内多家户用储能企业电芯供应商,其中包括阳光电源、德业股份等。公司户用储能电芯产能已达全球第二位,随着全球绿色能源建设的推进,特别是国内电价机制改革带来的户用储能机遇,将给予公司进一步的发展空间。 1月行情怎么走?是否出现历年的“春季躁动”行情?哪些“跨年行情”机会值得关注? 大部分券商的观点相对乐观。开源证券表示,疫情达峰后,国内经济将进入“下行末期”甚至走向“复苏初期”,届时,A股将有望迎来明显的反转行情。其进一步表示,2023年1月A股有望迎来“春季躁动”,“反攻”行情值得重视。市场不再寻找政策避险,反而更加聚焦拥有基本面支撑(制造业)、对流动性及风险偏好更具备弹性的成长风格,同时,也将挖掘与经济复苏共振的高β行业。 西部证券也表示,跨年行情仍在途中。以2019年的春季行情为例,市场经历了从纾困政策下的估值修复,到资本市场改革推动的情绪提升,以持续社融超预期带来的盈利预期上升作为终结。对应当前的市场环境,其认为当前市场仍然处于情绪修复的第一阶段,未来跨年行情仍然值得期待。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