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PPI和CPI“实锤”通胀抬头,美联储年内还会降息吗?

2025-02-13 22:32:15
Linlin
FX168编辑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批发价格超预期上涨,加剧市场对通胀回升的担忧。

FX168财经报社(北美)讯 批发价格超预期上涨,加剧市场对通胀回升的担忧。

周四(2月13日),美国劳工部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环比上涨0.4%,高于市场预期的0.3%。与此同时,12个月PPI同比增速达到3.5%,高于去年12月的3.3%,表明批发价格压力依然存在。

该数据发布后,美联储(Federal Reserve)的利率期货交易员调整了对货币政策的预期。

之前,市场认为美联储在7月维持当前4.25%-4.5%利率区间的概率接近60%。但PPI数据公布后,该概率下降至52%。

这也延续了周三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数据带来的市场情绪。CPI数据显示,美国1月通胀增速达到近一年半以来最高水平,导致市场对6月降息的预期大幅降温。

美联储官员表态:政策仍将保持限制性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Jerome Powell)周三在国会作证时表示:“我们距离目标很近,但还没到位。”“我们希望继续保持限制性政策。”

这一表态与美联储的整体政策基调一致。

2022年和2023年,美联储累计加息5.25个百分点,以遏制通胀。

2024年9月,美联储开始降息,至今已累计降息100个基点(1%)。

但在1月政策会议上,美联储维持4.25%-4.5%的利率不变,并暗示进一步降息的门槛较高。

目前,金融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将在2025年9月降息,但部分经济学家认为,如果美国国内需求继续保持强劲、劳动力市场稳定,美联储今年可能不会再有任何宽松举措。

特朗普政策对通胀的影响

与此同时,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财政、贸易和移民政策可能会进一步推高通胀: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商品的25%关税原定于3月生效,目前已暂缓执行。对中国商品的额外10%关税已于本月生效,可能会导致进口成本上升,并传导至消费者价格。

这些政策增加了市场对美国通胀回升的担忧,并进一步降低了美联储短期内降息的可能性。

此外,劳工部在1月PPI报告中调整了数据权重和季节性调整因素,以更准确地反映2024年的价格变动趋势。这一调整可能会影响未来的通胀数据解读,使市场对美联储政策路径的预期更加复杂化。

总体而言,最新PPI和CPI数据强化了美联储短期内维持高利率的立场,市场对2025年降息的押注可能仍将保持谨慎。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FX168财经。商业性转载需事先获得授权,请发邮件至:media@fx168group.com。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FX168财经立场。我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