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突发行情!美元短线跳水、英镑暴拉:央行加息预期有变?

2023-04-04 18:53:36
厉害啦
FX168高级编辑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17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周二(4月4日)欧洲交易时段,全球股市连续第7天上升,美国股指期货收复失地,油价连涨两日,美债和美元下跌。有迹象显示,各国央行在寻求避免经济硬着陆的同时,并不急于加速货币紧缩。

FX168财经报社(香港)讯 周二(4月4日)欧洲交易时段,全球股市连续第7天上升,美国股指期货收复失地,油价连涨两日,美债和美元下跌。有迹象显示,各国央行在寻求避免经济硬着陆的同时,并不急于加速货币紧缩。

MSCI全球股市基准指数攀升至2月16日以来的最高水平。欧洲股市涨至一个月来新高,银行和工业类股上扬。

周二,银行股的反弹支撑了日本和欧洲股市的上升。斯托克600指数创下3月9日以来的最高水平,以法国巴黎银行为首的银行板块对该指数的涨幅贡献了22%。

投资者还密切关注瑞士信贷被瑞银收购前的最后一次年度股东大会。这是该银行自倒闭以来第一次面对股东,股东被拒绝就32.5亿美元的收购进行投票。

标准普尔500指数合约涨0.1%,而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几乎没有变化。

交易员们正在克服最初对欧佩克计划的悲观反应,现在押注原油价格上升对经济复苏的影响不会让美联储加快加息步伐。出于对美国银行业问题的担忧,澳洲联储决定暂停其紧缩周期,这促使市场坚持美联储今年晚些时候将降息逾50个基点的预测。

“我倾向于,在今年下半年,美联储将不得不采取更加支持的措施,”BMO资本市场全球外汇策略师Stephen Gallo在接受彭博电视采访时说,“可能不会是第三季度的宽松政策,因为目前利率市场有可能已经反映了这一点,但可能会变得更加支持,至少在措辞上是这样。”

在美国,尽管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路径仍是一个关键担忧,但投资者正将注意力转向即将发布的业绩。最新的财报季尚未升温,不过迄今为止,标准普尔500指数15家公司中有14家公布的业绩超过预期。投资者将关注美国企业业绩是否会有所改善。上一季度美国企业表现相对低迷,只有69%的企业业绩超过预期。

原油价格连续第二天上升,因OPEC+减产计划引发空头回补。油价整理涨势,周一创下一年来最大涨幅,此前OPEC+出人意料地大幅减产,全球原油市场因此收紧。原本预计欧佩克将维持其产量水平的卖空者纷纷回补仓位,推动美国WTI原油布伦特原油期货均涨0.4%。

澳大利亚对政策敏感的三年期政府债券收益率下跌约8个基点,此前澳大利亚央行决定暂停其长达近一年的紧缩周期,原因是有迹象显示通胀放缓,经济前景也存在不确定性。

美国国债和美元下跌。美国国债收益率全线上扬,对政策敏感的两年期利率上升3个基点。

美国和欧洲公债收益率(殖利率)上月大幅下跌,因投资者担心银行业状况,纷纷买入避险资产。公债收益率虽有小幅反弹,但仍远低于近期高点。

两年期德国国债收益率已较3月高点下跌70个基点,最新报2.687%,但美国国债收益率的走势更为剧烈。

美国两年期国债收益率最后报3.9978%,较3月初的高点下跌了整整一个百分点,此前银行业动荡导致交易员重新评估美联储仍将数次加息的预期。

支持这一观点的最新数据来自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周一发布的一项调查。该调查显示,由于新订单继续萎缩,3月份制造业活动降至近三年来的最低水平,其制造业PMI的所有子分项指数自2009年以来首次低于50。

交易员们仍认为欧洲央行还会加息。还有一些技术因素在发挥作用,尤其是英镑,暗示英镑未来可能进一步反弹。

“1.2448一直是一个巨大的技术阻力位。今年已经有两次达到了这一高点,”Argentex外汇分析主管Joe Tuckey说。“突破这一点意味着,它是英镑新买家的起始点,是英镑空头的空头回补区域。”

美元小幅承压,而欧元和英镑攀升。欧元升至两个月高点。

英镑兑美元周二升至10个月新高,欧元兑美元升至两个月高位,因市场押注美国升息周期即将结束,令美元继续承压。

英镑兑美元达到1.2475美元,为2022年6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欧元兑美元升至1.0938美元,为2月初以来最高水平。

三菱日联金融集团全球市场研究主管Derek Halfpenny说:“我们一直在说,外汇并没有真正抓住利率方面发生的事情,美元仍有进一步走弱的空间。”

Halfpenny称:“欧洲核心国家和美国之间的短期利差与欧元兑美元在1.10美元至1.15美元附近的交易更为一致。”

在美国,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对彭博电视台表示,欧佩克+减产的决定出乎意料,油价反弹可能会使美联储降低通胀的工作更具挑战性。“我认为,这是否会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美联储理事丽莎·库克(Lisa Cook)周一表示,美国通胀已开始缓解,但劳动力市场紧张、乌克兰冲突和中国重新开放等因素可能会继续造成价格压力。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FX168财经。商业性转载需事先获得授权,请发邮件至:media@fx168group.com。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FX168财经立场。我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