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读
根据 www.TodayUSStock.com 报道,4月7日,德意志银行发布特别报告,坚定看涨黄金前景,预测2025年底金价将达到3350美元/盎司。尽管本周金价出现回调,该行认为黄金牛市基本面未变,并指出传统定价模型已难以解释当前走势。报告强调,黄金可能已进入由结构性因素驱动的“新常态”,其中央行买盘扮演关键角色。德银分析显示,若央行需求持续高企,2026年均价可能进一步攀升至3500-3900美元/盎司。
央行购金成为金价核心支撑
德银数据显示,自2022年以来,央行购金占黄金市场需求的24%,远超2010-2021年平均水平,且年均增量从230亿美元激增至700亿美元。仅2024年第四季度,未报告的购买量就高达262吨,累计差距达3495吨,暗示实际需求可能被低估。世界黄金协会调查显示,66%的央行管理者计划未来五年增持黄金,49%预计减少美元储备,动机包括通胀对冲(88%)、危机表现(82%)和多元化(76%)。
时期 | 央行购金占比 | 年均增量(亿美元) |
---|---|---|
2010-2021 | 7-10% | 230 |
2022-2025 | 24% | 700 |
地缘政治如何重塑黄金价值
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显著提升了黄金的战略地位。报告指出,金砖国家和RCEP等新兴力量崛起,以及美国在贸易和国防政策上的交易性策略,加剧了不确定性。部分与美国立场分歧的国家通过增持黄金对冲风险。德银分析师表示:“地缘政治因素正在重新定义黄金的避险价值,尤其是在全球储备多元化需求上升的背景下。”
私人投资者与ETF需求激增
私人部门需求同样回暖。2025年2月,发达市场黄金ETF结束两年半净流出,转为增持,主要由SPDR Gold Trust和iShares驱动。在中国,2024年ETF增持量达147万金衡盎司,同比增长超4倍。此外,中国险资投资黄金试点启动,德银推算其可投资资产达275亿美元,相当于890万金衡盎司,若与央行需求叠加,可能占据市场30%份额。亚洲首饰需求也预计适应高金价并逐步复苏。
市场 | 2023年ETF增持(万金衡盎司) | 2024年ETF增持(万金衡盎司) |
---|---|---|
中国 | 34 | 147 |
发达市场 | 净流出 | 净流入 |
黄金定价模型面临重估
传统基于美元、实际利率和风险情绪的定价模型已失灵,黄金展现“正向楔形”溢价。德银采用三种方法量化“新常态”:1)历史溢价法,2022-2024年均超预期15%;2)ETF敏感性法,超额需求推高金价;3)修正模型法,每增100吨超额购金,金价年同比增2.2%。报告称:“央行购买正成为金价的核心变量,传统模型需纳入结构性因素以适应新机制。”
编辑总结
德意志银行对黄金的乐观预测基于央行购金、地缘政治风险和私人需求的共振。尽管短期回调存在,结构性因素已重塑金价逻辑,3350美元/盎司的目标具有合理支撑。央行买盘的主导地位和ETF回暖表明黄金牛市动能未减,但高位运行也需警惕需求波动的潜在影响。
名词解释
央行买盘:中央银行大规模购买黄金以增加储备的行为。
黄金ETF:追踪金价的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
金砖国家(BRICS):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的经济合作集团。
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亚洲多国贸易协定。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4月4日:德意志银行发布报告,预测年底金价达3350美元/盎司,金价当日回调至3000美元附近。(来源:德银官网)
2025年3月10日:中国险资黄金投资试点获批,首批资金流入提振ETF需求。(来源:中国证监会)
2025年2月15日:发达市场黄金ETF转为净流入,结束两年半流出趋势。(来源:世界黄金协会)
2025年1月20日:IMF报告显示央行未报告购金量创纪录,金价突破3100美元/盎司。(来源:IMF)
国际投行与专家点评
“央行购金改变黄金市场格局,3350美元目标可期,但需关注美元走势的反压。”——Michael Widmer,Bank of America金属策略师,2025年4月6日
“地缘政治驱动的储备多元化将长期利好金价,德银预测符合当前趋势。”——Rhona O’Connell,StoneX黄金研究主管,2025年4月5日
“中国险资入场可能成为金价新变量,若规模扩大,市场占比或超预期。”——John Reade,世界黄金协会首席市场策略师,2025年4月4日
“黄金的‘新常态’已形成,传统模型失效意味着投资者需重新评估定价逻辑。”——Krishna Guha,Evercore ISI副主席,2025年4月3日
“亚洲需求适应高金价需要时间,短期波动不改长期牛市格局。”——Philip Klapwijk,Precious Metals Insights董事,2025年4月6日
来源:今日美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