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读
亚马逊Prime Day卖家参与度下降
根据 www.TodayUSStock.com 报道,2025年4月28日,路透社报道,受特朗普145%对华关税影响,部分在亚马逊平台销售中国制造商品的第三方卖家计划退出或减少参与7月Prime Day活动的折扣商品数量。据四位商家和六位为数百名亚马逊卖家提供咨询的顾问透露,卖家此举旨在保护利润率,以应对关税导致的成本激增。亚马逊发言人表示,2025年Prime Day仍获得“卖家伙伴的强烈响应”,参与截止日期为5月23日。过去,Prime Day作为亚马逊仅次于黑色星期五和网络星期一的重大促销活动,2024年销售额达142亿美元,同比增长11%。然而,今年卖家参与度下降可能导致折扣商品种类减少,影响亚马逊的广告收入和会员增长。以下为Prime Day关键数据对比:
指标 | 2024年 | 2025年预期 |
---|---|---|
销售额 | 142亿美元 | 可能放缓 |
第三方卖家占比 | 62% | 可能下降 |
会员费 | 14.99美元/月 | 不变 |
X用户(如@Reuters)指出,卖家退出可能导致消费者面临更少优惠,亚马逊收入受损。
特朗普关税对第三方卖家的影响
特朗普自4月9日起对华实施145%关税(20%基础+125%对等关税),叠加取消低价值商品免税(de minimis)政策,使中国制造商品的进口成本激增。据Wedbush Securities,亚马逊平台70%的商品来自中国,第三方卖家(占2024年第四季度销量62%)受冲击尤为严重。卖家如史蒂夫·格林(销售230美元自行车和60美元滑板)表示,新进口商品成本将翻倍,迫使其首次退出Prime Day,保留4月9日前进口的库存以全价销售。CFRA研究分析师阿伦·桑达拉姆称:“亚马逊整体无碍,但第三方卖家受创最重。”以下为关税对卖家的影响对比:
因素 | 影响 | 数据 |
---|---|---|
对华关税 | 成本翻倍 | 145%(20%+125%) |
低价值免税取消 | 物流成本上升 | 5月2日起生效 |
卖家占比 | 利润率承压 | 中国卖家占50%+ |
深圳跨境电子商务协会会长王馨表示:“成本结构被彻底压垮,生存艰难。”
卖家应对策略与市场反应
面对关税压力,第三方卖家采取多种策略:退出Prime Day,如MedCline(销售250美元治疗枕头)CEO里克·斯利特表示,尽管去年Prime Day销量是平日的7倍,今年可能不提供折扣;减少折扣,KitchenEdge的迈克尔·斯莱特称因成本不确定性无法提供20%折扣;提价,Zulay Kitchen将厨房滤网价格从9.99美元提至12.99美元;转移供应链,Zulay Kitchen计划1-2年内将生产转移至印度和墨西哥。亚马逊已通过邮件调研卖家,了解关税对采购、定价和物流的影响。市场反应方面,SmartScout数据显示,自4月9日起,亚马逊平台930种商品平均涨价29%。X用户(如@wm48264243)称,纸尿布等商品价格显著上涨。 以下为卖家策略对比:
策略 | 案例 | 影响 |
---|---|---|
退出Prime Day | 史蒂夫·格林 | 保留库存,待全价销售 |
提价 | Zulay Kitchen | 滤网涨30% |
转移供应链 | 印度、墨西哥 | 需1-2年 |
卖家策略反映了对利润的保护,但可能导致消费者面临更高价格和更少优惠。
全球经济背景与电商趋势
全球经济环境加剧了亚马逊卖家的困境。美债收益率回落至4.42%(4月28日),降低持有成本,但通胀预期(2025年2.9%)因关税推高,促使消费者囤货。美元指数跌0.46%至99.012,利好进口商品,但对华关税抵消了这一优势。亚马逊第一方业务(约40%销量)约25%商品来自中国,面临成本压力。亚利桑那州比特币储备法案(SB1025)通过,提振电商加密支付情绪,间接支撑Prime会员需求。电商趋势显示,Shein和Temu因低价值免税暂停受创,亚马逊可能因此受益,但第三方卖家退出Prime Day可能削弱其竞争优势。以下为经济指标对比:
指标 | 最新值 | 对电商影响 |
---|---|---|
通胀预期 | 2.9% | 推高价格 |
美元指数 | 99.012 | 利好进口 |
美债收益率 | 4.42% | 降低成本 |
关税导致的成本压力可能重塑亚马逊的电商生态,消费者或面临更高价格。
亚马逊CEO安迪·贾西的回应
安迪·贾西(亚马逊CEO)在4月10日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第三方卖家可能将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他透露,亚马逊通过“战略性提前库存采购”和重新谈判供应商条款尽量压低价格,但承认部分卖家需提价。贾西还观察到消费者在关税宣布后开始囤货,尤其在家居和电子产品类别。亚马逊已取消部分中国供应商的直进口订单,并通过邮件调研卖家应对策略。X用户(如@wublockchain12)认为,贾西的表态显示亚马逊在保护消费者价格和卖家利润间寻求平衡。
编辑总结
受特朗普145%对华关税影响,亚马逊Prime Day 2025面临第三方卖家参与度下降,部分中国制造商品卖家退出或减少折扣,以保护利润率。卖家如史蒂夫·格林和MedCline选择不参与,Zulay Kitchen等提价或转移供应链。亚马逊平台商品价格已涨29%,消费者或面临更少优惠。贾西表示将尽量压低价格,但成本转嫁不可避免。通胀预期(2.9%)和美元走弱(指数跌至99.012)加剧电商挑战。投资者需关注5月23日参与截止和7月Prime Day表现。数据来源于Reuters、CNBC、Marketplace Pulse、华尔街见闻及X平台帖子。
名词解释
Prime Day:亚马逊年度促销活动,通常在7月,吸引Prime会员购买。数据来源于Reuters。
第三方卖家:在亚马逊平台销售商品的独立商家,占销量62%。数据来源于Marketplace Pulse。
对华关税:特朗普政府对从中国进口商品加征的145%关税,2025年4月9日起生效。数据来源于CNBC。
低价值免税:原允许价值800美元以下商品免税进口,5月2日起对中国商品取消。数据来源于Carbon6。
通胀预期:市场对未来物价上涨的预测,影响消费行为。数据来源于Tax Foundation。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4月27日:中国否认与美国关税谈判,黄金涨0.81%,美元兑日元跌1.21%,X用户@EconWatcher称避险需求升温。
2025年4月9日:特朗普对华关税升至145%,暂停其他国家10%关税90天,亚马逊取消部分中国供应商订单。
2025年3月24日:iShares Silver Trust持仓增120.50吨,白银创年内高点33.80美元/盎司,电商囤货情绪升温。
国际投行与专家点评
2025年4月28日,CFRA分析师阿伦·桑达拉姆表示:“亚马逊能应对关税,但第三方卖家受创严重,Prime Day折扣或减少。”他预计亚马逊收入略降。
2025年4月25日,Wedbush分析师斯科特·德维特称:“亚马逊比同行更灵活,可通过非中国供应链缓解关税影响。”他预计Prime Day销售额仍达130亿美元。
2025年4月18日,摩根士丹利分析师称:“亚马逊第一方业务25%商品来自中国,关税暴露度高于eBay等。”他建议关注卖家提价趋势。
2025年4月11日,高盛零售分析师凯特·麦克沙恩表示:“Prime Day卖家退出可能削弱亚马逊会员吸引力,需观察消费者反应。”她预计会员增长放缓。数据来源于第一财经。
2025年4月10日,深圳跨境电子商务协会会长王馨警告:“中国卖家在亚马逊的生存成本被关税压垮,需提价或退出。”
来源:今日美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