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华盛顿邮报,北京周三对所有美国商品加征50%的关税,总关税达到了84%,对应了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拒绝向特朗普让步。

中国国务院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美国升级对中国加征关税的做法是错误叠加错误。严重侵犯了中国的正当权益,破坏了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系。”
此前,中国国务院曾强调中美贸易关系的重要性,并表示分歧应通过“对话与协商”解决。在周三发布的白皮书中写道:“中美的成功是两国的机遇,而不是威胁。我们希望美国和中国能相向而行。”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中国将“继续采取坚定有力的措施来维护自身利益”。
就在几个小时前,特朗普对86个国家的“解放日”关税于美国东部时间周三凌晨12点01分正式生效,接连的加征措施将对所有中国商品的关税提高到104%。
欧盟周三批准对美国大量商品征收最高达25%的关税。大豆、肉类、铁、钢铁、纺织品、烟草和冰淇淋等产品都在征税目标之列。
部分关税将在下周开始生效,这是对美国上月对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的迟来回应。欧盟仍在制定对其他美国关税的应对措施,包括针对汽车的关税,以及特朗普宣布的所谓“解放日”行动中提出的全面征收20%关税的计划。
欧盟一直采取分阶段、相对克制的策略,但欧洲官员警告,特朗普政府似乎决意重塑全球贸易体系,目前看不出有妥协的意愿。
经过数周磋商,欧盟27个成员国代表组成的委员会周三投票通过的征税清单,金额已从最初预计的280亿美元大幅缩减。曾引发争议的美国波本威士忌可能会被从清单中移除,因为特朗普曾威胁对欧洲酒类征收200%关税,这将对法国和意大利的葡萄酒产业造成沉重打击。
在关税生效前,白宫发言人卡罗琳·莱维特周二表示,特朗普愿意进行对话——前提是北京先主动接触。莱维特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总统还让我转告大家,如果中国主动提出达成协议,他将极为宽容大度,但他会始终坚持做对美国人民最有利的事。中国必须先打电话。”
这一系列混合信号和关税的实施使亚洲和欧洲市场再度剧烈波动,前一天美国市场已经经历了剧烈震荡。
伦敦的富时100指数、法国基准CAC指数、德国DAX指数以及欧洲整体的STOXX 600指数在周三早盘交易中下跌了2.5%至3.5%。
制药公司股价尤为受挫,此前特朗普在华盛顿出席共和党晚宴时表示,他将宣布“对药品征收重大关税”。阿斯利康、葛兰素史克、罗氏、赛诺菲、诺华,以及生产减重药物Ozempic和Wegovy的丹麦制药巨头诺和诺德等公司,周三早盘在欧洲市场的股价下跌了5%至7%。
在亚洲,日本基准日经225指数收盘下跌近4%,澳大利亚ASX 200指数和韩国KOSPI指数全天跌幅均接近2%。
香港恒生指数周三开盘时下跌近4%,指数包含大量中国出口企业。不过,全天收盘时转为上涨。
让分析人士感到困惑的是,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通常被视为投资者的终极避险资产——大幅上升,导致债券价格下跌。
金融服务公司StoneX的亚太市场分析师戴维·斯卡特表示:“这是非常罕见的情况。在亚洲时段看到基准10年期国债收益率出现如此大幅波动极为罕见。”
分析人士表示,周三的市场变动反映了人们普遍担忧关税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法国外贸银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吴卓殷表示:“很多人认为,等特朗普政府意识到这件事有多严重时,可能已经太晚,美国将陷入衰退。如果他们想采取措施应对,现在就必须行动。”
其他国家正积极寻求与特朗普政府达成协议,以避免被征收关税。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已有近70个国家就贸易壁垒问题与美国接触,希望开启谈判。
阿根廷、越南和以色列已表示将取消对美国出口商品的关税和监管壁垒,韩国和日本目前正积极推进谈判。特朗普周二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他与韩国代总统进行了“非常愉快的通话”,讨论了一项可能达成的协议,以取消他威胁对韩国出口商品征收的25%关税。
特朗普在讲话中还得意的说:“我告诉你,这些国家打电话来就是在拍我马屁(kissing my ass),真的。他们拼命想达成协议。”
但焦点仍集中在中国,作为世界最大出口国,中国是美国征收最高关税的主要对象。
周二,特朗普将此前宣布的针对中国低价包裹的关税税率提高了三倍,堵住了原本允许Shein和Temu等中国公司绕过800美元以下包裹免税漏洞的政策。从6月1日起,这类包裹将被征收90%的税,而原计划仅征收30%。
其他国家选择与白宫谈判,但北京则选择回击,不仅加征关税,还实施出口管制和进口禁令。分析人士表示,双方不断升级,使得开启谈判的可能性越来越低。
亚洲协会政策研究院中国分析中心经济专家李其表示:“一旦超出某个临界点,继续升级就没有意义了。中国很可能会判断继续接触毫无价值——到那时候,反击可能会采取美国难以预料的形式。”
李指出,反制措施可能包括暂停与美国在打击芬太尼及相关化学品方面的合作;切断对依赖中国市场的美国产品进口,例如农产品、服务或能源;或者迅速与其他受美国关税影响严重的国家开通贸易渠道。
中国官方和民间媒体周三充斥着强调“不能退让”的评论。
贸易争端持续时间越长,北京越认为美国的行为只是为了遏制中国。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赵明昊表示:“北京正逐渐对特朗普团队失去耐心,认为他们毫无谈判诚意。”
一些关系密切的中国博客也暗示,北京可能禁止美国电影进口到中国。
对中国商品征收的高额关税几乎可以肯定会推高美国家庭在服装、鞋类和电子产品等商品上的消费成本——这一点也是中国官方媒体反复强调的内容。
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会长梁梅周二表示:“本地制造商无法消化这一负担。”
她说,美国零售商将承担部分成本,其余部分“将转嫁给美国消费者”。
独立专家也持相同观点。
日兴资产管理公司驻东京的全球首席策略师娜奥米·芬克表示,新一轮关税“首先将重创美国消费者”,进而影响向美国出口的国家。不过,她指出,关税对美国国内利益的最终影响同样巨大,受到关税影响的国家都认识到了这一点。
芬克说:“关键在于——我认为中国也明确表达了这一点——他们之所以反击,是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对美国消费者的有效威胁,而美国消费者同时也是选民。他们知道美国消费者在承担代价。”
中国商品关税升至104%的过程如下:
• 2月1日,特朗普通过行政命令对中国商品加征10%的关税,理由是中国在遏制芬太尼及前体化学品流入美国方面进展缓慢。
• 北京回应,对美国煤炭和液化天然气加征15%的关税,对农机设备和原油征收10%的关税。
• 2月底,特朗普再次以毒品危机为由,对中国商品额外征收10%的关税。北京反击,对包括鸡肉、猪肉和大豆在内的美国产品征收15%的关税,意图打击特朗普支持的农业州。
• 在“解放日”关税突袭中,特朗普对所有中国商品再加征34%的关税,自4月9日起生效,将总关税提高到54%。
• 两天后,中国对所有美国商品征收34%的统一关税,并谴责特朗普政府“单边霸凌”。中国还进一步限制稀土出口,将大量美国公司列入黑名单,并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诉讼。
• 特朗普在周一表示,如果北京不迅速撤回统一关税,他将对所有中国商品再加征50个百分点的关税,使最低关税税率升至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