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财经报社(欧洲)讯 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史无前例的新一轮关税后,中国政府于周五(4月4日)迅速出台强硬反制措施,对所有美国产品加征34%关税,进一步推动北京加快农业供应链的“去美国化”转型,特别是在大豆、粮油类商品上大幅转向巴西等替代来源。
美农产品几近“被封杀”,大豆、高粱成重灾区
中方本轮加征的关税,叠加此前3月对价值约210亿美元美农产品征收的10%–15%附加税,使得美农产品在中国市场成本飙升、竞争力骤降。
一位总部位于新加坡、专营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国际粮油公司交易员表示:“这相当于彻底关闭了美农产品进口大门。在34%的关税压力下,几乎没有产品还能维持可行的利润。”
该交易员指出:“主要受影响的是大豆与高粱,而不是小麦与玉米,因为中国今年本就未大规模采购美麦与美玉米。”
欧盟或同步加码报复,美豆“腹背受敌”
一位欧洲粮食交易员表示,欧盟作为美方第二大大豆出口市场,也在筹划对美豆加征关税。
“这场冲突的核心就是大豆。若在美豆新作上市前仍无协议,美豆将面临极大的需求危机。”该交易员补充,“从大局来看,这场贸易战的最大受害者是美国农业,最大受益者则是其他出口来源国。”
巴西成最大赢家,创纪录供应中国市场
在中国买家迅速寻找替代来源背景下,巴西凭借创纪录的大豆丰收正迎来需求井喷。预计二季度对华大豆出口量将刷新历史高位。
荷兰合作银行农业市场研究主管卡洛斯·梅拉(Carlos Mera)表示:“巴西将是最大受益者,在大豆方面几乎是唯一可以大规模替代美国产能的国家。此外,阿根廷与巴拉圭也将受益;在小麦方面,澳大利亚与阿根廷可能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美农出口大幅萎缩,中国市场份额持续下滑
尽管中国仍是美国农产品最大出口市场之一,但美国对华农产品出口连续第二年下滑,2024年降至292.5亿美元,较2022年428亿美元大幅减少。
中方同步暂停多家美企产品进口资质
除关税反制外,中国还宣布多项非关税贸易措施:
暂停中资企业C&D(USA) Inc.的高粱进口资质,理由为植物检疫问题;
暂停American Proteins、Mountaire Farms of Delaware、Darling Ingredients的家禽副产品与骨粉进口;
额外暂停Coastal Processing与Mountaire Farms的家禽产品进口。
总结:
随着中美贸易战全面升级,中国对美国农业的依赖正在加速“战略转向”。在全球农产品格局深度重塑的过程中,巴西等新兴供应国正取而代之,重塑全球贸易通道。对于美国农业出口而言,这不仅是一场市场份额的流失,更是一次信任与政策环境的结构性重构。若当前局势无法缓解,美农或将长期丧失在全球最具成长性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