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财经报社(香港)讯 美国《彭博社》最新报道称,本周早些时候,短暂的流动性紧缩令中国的货币市场感到不安,这表明中国管理严格的金融体系正面临政府大量发债的压力。#中国经济#
(来源:彭博社)
周二(10月31日),非银行机构个别交易中的隔夜银行同业拆借利率飙升至 50%,加剧了通常温和的月末资金紧缩。
从银行资本要求到纳税和大规模政府债券销售等多种因素共同推动了需求激增。
一位接近中国人民银行的人士周二对彭博新闻社表示,由于流动性仍然充裕,借贷成本可能会回落至正常水平。第二天银行间利率大幅下跌,中国央行甚至从市场上抽走资金,这表明它认为周二的混乱是一次性的破坏。
究竟发生了什么?
(一)此次非银机构借贷成本为何大幅上涨?
由于银行面临满足监管要求的压力、企业面临纳税以及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发行创纪录数量的债券,货币市场利率在 10 月底攀升。
一位银行交易员当时表示,现金需求过高,无法满足主要资金提供者大型银行的需求。
周二流动性状况变得更加紧张。以积极利用银行间贷款押注债券而闻名的券商和资产管理公司等非银行机构可能措手不及。
(二)什么是隔夜回购协议以及它们在中国的用途是什么?
隔夜回购协议或回购协议是一种使用政府或公司债务作为抵押品的货币市场贷款。
它们是中国债券杠杆押注中最受欢迎的融资工具。
(三)中国的非银行机构有哪些?他们从哪里获得资金?
非银行机构是指商业贷款机构以外的所有金融机构。它们包括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和信托公司。
他们可以在该国庞大的银行间市场或两个证券交易所获得短期融资。
(四)为什么他们更容易受到流动性收紧的影响?
非银行借款人在银行间市场获得融资通常要困难得多,因为他们持有的资产主要包括收益率较高但评级较低的公司债券。
对此类票据作为贷款抵押品的兴趣减弱往往会导致借贷成本上升。
当现金需求出现季节性激增时,例如在季度末或月末,由商业贷款机构主导的资金池对于非银行同行来说会进一步萎缩。
(五)中国人民银行通常如何应对现金紧缩?
中国央行过去曾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注入流动性,或对大型银行进行窗口指导,或两者结合来缓解紧张情绪。官方媒体也经常介入。
周二,中央电视台指责身份不明的金融机构扰乱了市场。
中国还于下午 6:00 重新开放银行间交易平台。周二比正常收盘时间晚大约一个小时,以便给市场参与者更多的时间来结算交易。
(六)还会发生这种情况吗?
分析师警告称,随着北京通过主权债券筹集 1 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370 亿美元)来为更多刺激措施提供资金,未来几个月可能会再次出现类似的流动性恐慌,即使是短暂的。
各省级政府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另外1万亿元的再融资计划。
绝对策略研究公司(Absolute Strategy Research)经济学家亚当·沃尔夫(Adam Wolfe)在一份报告中写道:“随着银行资产负债表因政府债券发行而堵塞,杠杆化的非银行投资公司可能会继续受到挤压。”
“因此,我们继续预计中国人民银行将提供更多流动性支持,包括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