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财经报社(香港)讯 中国9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出人意料地持平,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持续走低,彭博社称,这表明中国经济的增长之路仍然脆弱,需要额外的支持。
(截图来源:彭博社)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五(10月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9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与上年同期持平,不及预期的上升0.2%,并逐渐接近7月份的通缩水平。
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上升0.8%,升幅与8月份相同。9月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同比下跌2.5%,较上月的跌幅略有放缓。
澳新集团(Australia & New Zealand Banking)高级中国策略师邢兆鹏表示:“9月份的通胀数据低于市场预期,表明中国人民银行对抗通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政府已经宣布了数百项反周期措施来刺激国内需求。但消费者信心依然疲软。”
最近几周,中国经济已显示出企稳迹象,工厂活动有所回升,出口降幅有所缓解。但人们对经济复苏的担忧挥之不去,房地产危机和市场信心减弱仍对经济复苏构成拖累。
在最近的“黄金周”假期期间,中国消费者的出行和支出都不及政府预期,而房屋销售不温不火引发人们对是否需要更多支持来提振经济增长的担忧。
受疲软的中国通胀数据影响,中国股市周五早盘下跌,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跌幅一度达到1.9%。在岸基准股指沪深300指数也下跌近1%。
中国国家统计局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表示,黄金周可能是食品价格上升放缓的原因。她在一份声明中将价格走软归因于节前食品供应充足。
董莉娟表示,9月份,消费市场持续恢复,CPI环比继续上涨,但受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影响,同比由涨转平。今年中秋、国庆节前市场供应较为充足,食品价格涨幅略低于历史同期平均水平。
Pinpoint Asset Management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Zhiwei Zhang表示:“CPI通胀率为零表明,中国的通缩压力仍是经济面临的真正风险。如果没有财政支持的大力推动,国内需求的复苏并不强劲。”
(图片来源:彭博社)
本周早些时候,彭博社报道称,中国政府正在考虑提高今年的预算赤字,作为增加基础设施支出计划的一部分——这是一种帮助经济实现官方5%左右增长目标的刺激方式。
经济学家还预计,中国政策制定者将在2023年底之前考虑其他措施,包括再次下调政策利率。不过,这可能还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分析师预计,中国央行下周一将维持一年期中期贷款安排利率不变。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空间可能会受到限制,这取决于美联储未来的举措。美国9月份CPI升幅超出预期,强化美联储维持高利率以抑制通胀的意图。
美国劳工部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9月份CPI环比上升0.4%,升幅高于市场预期的0.3%。美国9月CPI同比增长3.7%,增幅也高于预期的3.6%。
下周公布的其它中国数据还将提供更多有关第三季经济状况的线索,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以及零售销售、工业产出和失业率等指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近将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从5.2%下调至5%,明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从4.5%下调至4.2%。
IMF称,由于房地产投资和房价下降危及政府卖地收入,以及消费者信心疲软,中国经济正在失去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