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财经报社(香港)讯 一位著名的中国经济学家再次呼吁进行“具体的、全面的改革”,以关注人民收入的增长,并赋予他们更多的消费能力。在中国共产党以经济为中心的三中全会召开前夕,这一呼声日益高涨。
以研究收入不平等、分配和扶贫而闻名的浙江大学教授李实发表上述言论之际,北京正寻求利用消费来驱动经济,同时清除可持续增长和共同富裕的长期障碍。
上周,李实在接受商业刊物《经济观察报》的采访时表示:“当涉及到提高收入、消费和信心时,人们呼吁回归基本:通过改革实现经济增长。”
李实指出,尽管北京方面近几个月公布了新政策,但“关键是要言行一致,让企业和民众感到更有把握”。他说:“我们需要一些具体的、全面的改革措施。”
李实表示,我们需要加大改革力度,把“全面深化改革”落在实处。现在很多改革都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实质性的举措。老百姓、企业家的信心来源于政府层面实际上做了什么,而不是说要做什么。因此接下来还是要实施一些实打实的重大改革举措。只有进一步恢复整个社会的信心,经济才有可能进一步发展。
中国消费者信心和消费受到2020- 2022年人均收入增长放缓的拖累,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新冠大流行和中国的清零政策。中国去年的经济增长率为2.9%,而2014年至2019年的平均增长率为近7%。
中国收入增长终于在2023年上半年开始显现势头,同比增长5.8%。然而,今年上半年,人均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也从2019年的70.4%降至64.8%。
信心的减弱体现在不温不火的私人投资上,今年1月至8月,私人投资同比萎缩0.7%。
李实指出,民间投资增速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民间资本缺乏一定的信心。所以,目前恢复民间投资的信心最重要。中央层面对此也很着急,不断出台激励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
李实补充说,在经历了三年的疫情控制之后,人们和企业面临着令人不安的前景,因此需要政府提供更多的财政支持。
李实指出,三年疫情期间,居民的消费行为受到了很大影响,消费占收入比例下降了3.6个百分点。疫情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包括工作以及收入增长都面临不确定性。一旦个人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对未来就业和收入增长缺少信心,在消费上就会变得比较保守,从而进行预防性储蓄,减少消费。
这位直言不讳的经济学家还批评中国各地地方政府在不必要的基础设施项目和“大张旗鼓”上浪费资金。
他说:“过去一些地方政府折腾来折腾去,实施了一些形象工程,面子工程,都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如果能把这些支出直接用于改善民生,比如提高教育质量、医疗卫生水平、增加更多社会福利,这样也能提高老百姓的信心,促进他们的消费。”
李实强调了释放低收入人群消费能力的重要性。“如果他们的收入增加,他们对整体消费的提振作用将是显著的……政府在GDP和收入再分配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根据中国2019年人均收入的计算,约有3亿劳动年龄人口过着平均月收入1000元人民币(约合137美元)的生活,这一数字得到了其他研究的证实。
这位经济学家还呼吁,在中国经济增长将继续依赖国际贸易之际,在稳定和扩大与发达经济体贸易的努力中,要有“伟大的战略和智慧”来应对地缘政治和外交的复杂性。
中国此前发布的官方数据显示,中国8月份出口同比下降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