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财经报社(香港)讯 周一(7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6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持平,工业品出厂价格进一步下跌,加剧对中国通缩风险的担忧,并强化对潜在经济刺激措施的猜测。
周一(7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以逾七年半以来的最快速度下跌,而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则降至202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这加大了政策制定者采取更多刺激措施提振低迷需求的理由。
在制造业步履蹒跚和消费者信心低迷的情况下,中国大流行后的经济复苏势头已从第一季度的快速回升放缓。
中国PPI连续第九个月下降,同比下降5.4%,是自2015年12月以来的最大跌幅。相比之下,上个月的降幅为4.6%,路透社对分析师的调查预测为下降5.0%。
国家统计局表示,受猪肉价格下跌加快推动,6月份CPI同比持平,前值为0.2%。这是自2021年2月以来的最低增速,低于路透社调查预期的0.2%的增幅。
与此同时,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4%,较上月的0.6%有所放缓。
“通货紧缩的风险是非常真实的,”Pinpoint Asset Management Ltd.首席经济学家Zhang Zhiwei说。
这两项指标都进一步证明,经济复苏正在减弱,对通缩的担忧打压了信心。这可能会引发更多猜测,即可能出台哪些刺激措施来提振经济。
低于预期的通胀数据打击了金融市场,离岸人民币回吐了早些时候的涨幅。
凯投宏观经济学家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说:“我们预计,到今年年底,整体通胀率将升至1%左右。但这仍将是温和的,不会限制中国央行进一步放松政策的能力。”
凯投宏观补充称:“尽管如此,在信贷需求疲软、人民币承压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大部分支持措施将来自财政政策。我们预计今年只会再降息10个基点。”
法国兴业银行大中华区经济学家Michelle Lam说:“今天的数据肯定支持进一步放宽政策,政策制定者已经在这么做了,但只是以一种有分寸的方式。”
几个月来,生产商一直在与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和国内外需求疲软作斗争。如果消费者和企业继续抑制消费或投资,寄望于价格下跌,可能会导致价格螺旋式下跌。
彭博经济学家称:“6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为零,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进一步下跌,这表明中国在疫情后的反弹已经失去了更多动力。价格方面的疲软势头表明,需求疲软给增长前景蒙上了阴影。中国央行(pboc)出台更多刺激措施的必要性正在上升。”
尽管有更多的人呼吁北京采取行动支持经济,但迄今为止,大多数措施的范围都很有限。中国央行上月小幅下调了一项关键政策利率,政府还延长对电动汽车购买者的税收优惠。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上周与一些中国经济学家谈到了潜在的援助,尽管他强调政策将是“有针对性的、全面的和协调一致的”,这加强了人们对刺激规模不会太大的预期。一个限制因素是地方政府的高债务负担,传统上,地方政府是通过增加支出来推动经济增长的。
中国政府为2023年的平均CPI设定了3%左右的目标。2022年CPI同比上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