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财经报社(北美)讯 策略师们日前表示,对重新开放的担忧让位于中国政策机制这一更为根本的担忧。
自去年12月中国解除严格的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完全摆脱三年的自我隔离以来,全球金融市场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复苏越来越乐观。
人们一直希望,消费和商业活动的反弹可以防止全球经济陷入衰退。
四个月后的今天,尽管2023年第一季经济增长强劲,但中国重新开放对国内外的影响未能打动金融市场。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在2023年第一季度增长4.5%,高于普遍预期的4%。
追踪沪深交易所前300只股票表现的基准沪深300指数周二(4月18日)收盘几乎持平,而香港恒生指数收盘下跌0.6%。周二收盘时,油价仅小幅上升,这是因为乐观的中国经济数据对石油期货没有提供多少支撑,而人们对全球前景普遍感到担忧。
伦敦咨询公司Lauressa Advisory的合伙人Nicholas Spiro表示,去年,中国股市出现了“所有反弹之母”,但那次反弹在1月底逐渐消退。
据道琼斯市场数据显示,安盛MSCI中国ETF (MCHI)在过去三个月下跌了6.7%,而同期美国基准标准普尔500指数上升5.5%,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升10.5%。
LPL Financial首席全球策略师Quincy Krosby表示,所有金融市场都在等待经济数据,看看中国是否终于走上了可能有助于提高2023年全球增长预期的“稳健增长轨道”。
“但经济复苏的势头比最初预期的要弱,政府设定的‘5%左右’的目标令全球投资者失望。官员们概述了一项复苏计划,重点是消费者支出的复苏,”她在周二的电子邮件评论中写道。
第一季的反弹确实是由中国消费者推动的,他们在农历新年假期期间开始旅行和购物。中国经济还受益于服务业和基础设施支出,以及3月份出人意料的出口回升。然而,周二公布的政府数据显示,制造业活动增长放缓挑战了复苏前景。
“中国经济数据中有很多相互矛盾的信号,不平衡且不一致,”Spiro在周三的电话采访中告诉MarketWatch。
对于政府是否需要推出更多刺激措施来提振经济增长,市场存在分歧。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上周表示,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改善,今年中国经济仍有望实现5%的增长目标,这表明没有必要出台财政刺激措施。
Krosby指出,“市场曾预期,或许你会看到一项支撑更强劲增长计划的刺激方案。这与(政府)关注消费者支出的情况不同。”
她说:“这发生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这就是为什么现在不是提供巨大刺激的时机,因为对制造商的需求不存在,经济不会像你希望的那样迅速复苏。”
然而,OANDA高级市场分析师Edward Moya表示,如果第二季经济仍不能“明显”回升,没有显示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增长迹象,中国央行显然会出手干预,因此这应该会让投资者对经济复苏保持乐观。
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中国首席经济学家Louise Loo表示,消费势头的减弱、财政刺激措施的逐步退出以及需求的疲软,将给2023年下半年的国内增长带来下行压力。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再度升级,尤其是华盛顿与北京之间因台湾海峡问题而出现的紧张局势,也令投资者情绪承压。
Spiro说,外国投资者,特别是美国投资者,对中国的增长潜力有着“深根深蒂固、挥之不去、持续不断的怀疑”,北京方面将很难摆脱这种怀疑。“政府对私营企业的‘攻击’、破坏性的封锁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因素——导致了信心的丧失,”他说。
他说:“重新开放让位于对中国政策机制的更根本的担忧,但从根本上说,是对政治和地缘政治因素的担忧。”
美国股市周三小幅走低,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下跌0.2%。标准普尔500指数在午盘交易中几乎持平,纳斯达克指数小幅上升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