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核心观点
在内部政策底再度确认与外围扰动阶段性缓和的双重驱动下,叠加A股目前较低的估值,市场有望延续修复行情,建议布局稳增长再度发力和内需修复双主线。
2
大势研判
金融数据方面,10月社融低于预期,M1、M2双双回落。10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9079亿元,比上年同期少7097亿元。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61.29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6.21万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10月社融下探主要由于基数效应和季节性回落两方面因素导致,在社融下探和出口下行背景下,后续稳增长政策有望再度发力,宽松的货币政策空间或有望进一步打开。
股市资金面来看,本周A股周日均成交额与上周基本持平,本周五单日成交额突破1.2万亿元,北向资金积极进场,全日净买入超过140亿元。周度来看,北上资金在连续四周净流出后本周重回净流入,本周净买入54亿元。分行业来看,北上资金主要流入有色金属、煤炭、电子、房地产、石油石化板块,主要流出家用电器、电力设备、非银金融、银行、食品饮料板块。
从技术角度分析,本周五沪指跳空高开,一度突破3100点整数关口,虽然午后冲高回落,但仍收盘于五日均线上方。周线来看,沪指底部反弹迹象明显,周线走出两连阳,目前位于十周线附近。目前沪指已经完成日线级别的底部结构,技术层面反弹信号明显,后续有望在政策筑底和量能配合之下实现震荡上行。
资本市场方面,本周A股迎来第1000家注册制上市公司。注册制发展三年以来,取得了良好成效,科创板、创业板试点注册制相继成功落地,大大提升了资本市场对优质企业的吸引力。证监会发文显示,经过近3年的试点探索,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架构初步经受住了市场考验,配套制度和法治供给不断完善,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条件已基本具备。未来全面注册制有望加速落地,伴随退市制度不断完善,A股上市公司有望迎来量质齐升的良好发展局面,资本市场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还有广阔发展空间,建议关注资本市场核心参与者券商股的长期投资机会。
我们在之前报告当中提到A股政策层面接近底部区域,本周市场再迎利好政策,疫情防控政策优化为经济基本面修复提供支撑,民营房地产业“第二支箭”落地改善地产企业融资预期,A股政策底部再次得到确认。
在内部政策底再度确认与外围扰动阶段性缓和的双重驱动下,叠加A股目前较低的估值,市场有望延续修复行情。具体配置方面,建议布局稳增长再度发力和内需修复双主线。
3
2022年资本市场政策总结
2022年以来,国内外扰动因素导致资本市场情绪低迷。在此背景下,宏观政策、行业政策持续发力,促进经济大盘逐渐企稳。
宏观层面,今年以来国常会密集部署了一系列稳经济政策,宏观政策发力下,宽信用正逐步演绎,有望为资本市场提供流动性助力。
行业层面,一是稳步推进全面注册制。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增强,同时也将打开券商业务发展新空间。20大提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注册制将在长期内为证券行业发展提供动力。二是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稳步推进。互联互通不断深化,沪深港通制度安排持续优化,交易型开放式基金(ETF)纳入沪深港通标的落地实施,沪伦通机制对内拓展到深交所,对外拓展至德国、瑞士。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吸引力和竞争力持续增强,多元化长期投资者的数量不断增多。三是积极开展业务创新。科创板做市正式启动,做市制度有助于提升股票流动性、释放市场活力、增强市场韧性,对全面推动科创板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证券行业带来更多增量发展空间。
随着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持续推进,直接融资占比逐步提升,叠加证券市场加快对外开 放与互联互通,资本市场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还有广阔发展空间。券商股作为资本市场核心参与者,具备长期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外围环境超预期走弱
一、大势研判
金融数据方面,10月社融低于预期,M1、M2双双回落。10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9079亿元,比上年同期少7097亿元。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61.29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6.21万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10月社融下探主要由于基数效应和季节性回落两方面因素导致,在社融下探和出口下行背景下,后续稳增长政策有望再度发力,宽松的货币政策空间或有望进一步打开。此外,新一期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议研究部署了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预计未来疫情防控政策将更加优化。总体来看,10月金融数据显示经济整体仍呈现复苏势头,我们继续看好A股市场结构性机会,建议投资者积极把握稳增长发力和疫后修复等主线投资机会。
股市资金面来看,本周A股周日均成交额与上周基本持平,本周五单日成交额突破1.2万亿元,北向资金积极进场,全日净买入超过140亿元。周度来看,北上资金在连续四周净流出后本周重回净流入,本周净买入54亿元。分行业来看,北上资金主要流入有色金属、煤炭、电子、房地产、石油石化板块,主要流出家用电器、电力设备、非银金融、银行、食品饮料板块。
从技术角度分析,本周五沪指跳空高开,一度突破3100点整数关口,虽然午后冲高回落,但仍收盘于五日均线上方。周线来看,沪指底部反弹迹象明显,周线走出两连阳,目前位于十周线附近。目前沪指已经完成日线级别的底部结构,技术层面反弹信号明显,后续有望在政策筑底和量能配合之下实现震荡上行。
资本市场方面,本周A股迎来第1000家注册制上市公司。注册制发展三年以来,取得了良好成效,科创板、创业板试点注册制相继成功落地,大大提升了资本市场对优质企业的吸引力,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迈出关键一步。在1000家注册制上市公司当中,超过950家企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具体分布在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等九大产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涉及公司数量最多接近300家。根据证监会发文显示,经过近3年的试点探索,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架构初步经受住了市场考验,配套制度和法治供给不断完善,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条件已基本具备。未来全面注册制有望加速落地,伴随退市制度不断完善,A股上市公司有望迎来量质齐升的良好发展局面,资本市场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还有广阔发展空间,建议关注资本市场核心参与者券商股的长期投资机会。
我们在之前报告当中提到A股政策层面接近底部区域,本周市场再迎利好政策,疫情防控政策优化为经济基本面修复提供支撑,民营房地产业“第二支箭”落地改善地产企业融资预期,A股政策底部再次得到确认。在内部政策底再度确认与外围扰动阶段性缓和的双重驱动下,叠加A股目前较低的估值,市场有望延续修复行情。
具体配置方面,建议布局稳增长再度发力和内需修复双主线。1)10月金融数据下行有望促进稳增长政策再度发力,建议关注直接受益于逆周期调节的新老基建以及地产板块中业绩突出、估值较低的标的。另外适当关注具备低估值优势的大金融板块超跌反弹机会。2)疫情防控政策优化有望带来内需修复行情,重点关注以可选消费为主的大消费板块投资机会。
二、2022年资本市场政策总结
2022年以来,A股受到国内经济承压、美国通胀加息和俄乌冲突事件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主要指数呈现震荡下行走势,国内外扰动因素导致资本市场情绪低迷。在此背景下,宏观政策、行业政策持续发力,促进经济大盘逐渐企稳。
宏观层面,今年以来国常会密集部署了一系列稳经济政策,宏观政策发力下,宽信用正逐步演绎,有望为资本市场提供流动性助力。
行业层面,一是稳步推进全面注册制。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增强,同时也将打开券商业务发展新空间。20大提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注册制将在长期内为证券行业发展提供动力。二是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稳步推进。互联互通不断深化,沪深港通制度安排持续优化,交易型开放式基金(ETF)纳入沪深港通标的落地实施,沪伦通机制对内拓展到深交所,对外拓展至德国、瑞士。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吸引力和竞争力持续增强,多元化长期投资者的数量不断增多。三是积极开展业务创新。科创板做市正式启动,做市制度有助于提升股票流动性、释放市场活力、增强市场韧性,对全面推动科创板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证券行业带来更多增量发展空间。
随着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持续推进,直接融资占比逐步提升,叠加证券市场加快对外开放与互联互通,资本市场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还有广阔发展空间。券商股作为资本市场核心参与者,具备长期投资机会。
三、一周市场回顾
本周市场整体走势先抑后扬,上证50指数本周领涨。具体来看,本周沪指上涨0.56%,深成指跌0.43%,创业板指跌1.87%。
本周市场不同风格指数涨多跌少,金融风格涨幅领先,成长风格下跌。近三个月以来,金融风格表现相对抗跌。
行业方面,本周申万一级行业涨多跌少。涨幅前五的行业分别是房地产、建筑材料、传媒、轻工制造、钢铁,跌幅居前的行业是通信、汽车、电子、国防军工、电力设备。
四、风险提示
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外围环境超预期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