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写了一些自己对当下形势的看法。总体而言个人对今年剩下的几个月到明年上半年的看法都是不乐观的。
而昨天新出炉的美国最新数据更加深了我的这种看法:
一个是美国10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出现三个月来的首次下降,并且远不如经济学家的平均预测。另一个是美国房屋价格涨势同比放缓。
对第二个数据的解释,有不少媒体认为这是加息政策开始奏效。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开始奏效,而是开始越来越严重地压抑经济的增长。
如果我们仔细看看这段时间的各类物价就会发现国际大宗商品除了能源(主要是石油)以外,其它的价格基本上都在持续下跌,而且就这两天,天然气的价格继石油之后也出现了负价格。
这说明通胀已经不是很多人表面上看到的问题了。
当我们说“通胀”时,它直观上表现出来是消费需求大于物资生产。
当经济正常发展时,物资生产不足,需求旺盛,价格就会上涨,这时采取加息抑制通胀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也是教科书里的经典案例。
但还有一种情况却不尽然:那就是当经济开始萎缩时,消费者的需求已经在下降,但是生产下降得更快,这时虽然看上去也是需求大于生产,但这时继续加息不仅未必解决得了“通胀”的问题,反而会更进一步把经济推向深渊。
为什么呢?
因为随着利息越来越高,企业的借贷负担必然越来越重,企业扩大再生产的意愿就越来越低,企业不生产,随之而来的经济萧条、裁员等问题就接踵而至了。
所以在几个月前,已经有人担心美国的经济衰退将不可避免,现在看来,这个趋势是越来越明显了。
而且美联储还丝毫没有停止加息的势头,这只能是带领美国更快地走向这个趋势。
美国的消费不仅是拉动本国经济的火车头,也是拉动全球经济的火车头。当美国的消费都开始疲软,其它国家(尤其是那些强烈依赖出口的国家)的出口和经济又怎么可能向好?
而正好在这个时候,其他国家的货币却因为美元强势而纷纷陷入了货币贬值战,争夺这仅有的而且正在萎缩的消费市场,那结果只能是血流成河,看谁最先撑不住先倒下。
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受害的大多数还只是发展中国家,而这次,恐怕不少发达国家都无法幸免。
我们观察宏观形势,判断未来,尤其是判断危机,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要为我们自己做好准备。这种准备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如何保护好我们自己渡过“危”,另一方面是如何利用好其中的“机”升华自己。
每一次危机实际上就是一次两级分化和财富再分配的过程。在危机中,一定会有一批中间阶层因为没有准备好过冬的余粮而彻底滑落;而另一部分挺过难关,并且持有优质资产的人也一定会在危之后再次迎来机。
几乎在每轮危机或者股灾过后,总有媒体会报道XX富豪的资产缩水XX,而不少“吃瓜群众”还会在一旁指指点点,看热闹。
这种心态像极了总能找机会自我安慰的阿Q。
实际上当危机过后经济再度繁荣时,同样还是这批富豪会再次攀上榜单,并且他们的财富会再创新高。
为什么?
因为他们的资产缩水仅仅只是账面上的游戏。他们不会在意这些账面游戏,而是会抓紧危机凭借手中的现金在危机或股灾中大笔收购优质资产。而这些被抛弃的优质资产有相当大一部分就是没有做好过冬准备而被无奈放弃的。
所以落实到我们自己身上,我还是强调两点:一个是严肃对待,备好过冬的余粮;另一个就是继续坚持,在有余力的情况下不要放弃定投。
来源:金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