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天顺风能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4月25日接待J.P.Morgan、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光大理财有限责任公司、Millennium Management LLC、大和资本市场(香港)有限公司等112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天顺风能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2人,为董事会秘书朱彬,投资者关系总监邓子龙。调研接待地点为电话会议。
据了解,2024 年天顺风能深化转型,完成陆上装备业务收缩及内部整合,原塔筒与叶片业务整合为“风能装备事业部”,战略重心聚焦风电海工装备,零碳实业板块完成组织运营体系升级。集团营收 48.6 亿,扣非后净利润 2 亿。风电场开发方面,已并网电站 1.6GW,800MW 已核准,700MW 进入施工阶段。
据了解,问答环节涉及陆上装备业务亏损原因及未来展望、海上风电行业及市场情况、德国基地进展、海风出货结构拆分、风电场并网计划、公司管理和财务费用水平、陆上装备制造业务盈利、应收账款坏账冲回、应对欧洲成本高的措施、龙源射阳项目进展等。
据了解,未来三年预计开工的海风项目较多,未来市场需求较明确,该公司在一些主要市场区域有海工基地覆盖,有竞争优势。德国工厂进展顺利,预计欧洲订单落地在投产之前等。
调研详情如下:
一、公司经营情况介绍
2024年是公司深化转型、夯实基础、直面挑战的一年。
2024 年公司完成陆上装备业务的有序收缩及内部整合,原塔筒与叶片业务整合为"风能装备事业部"。装备制造业务战略重心聚焦风电海工装备,持续拓展产品边界,形成涵盖海上超大型结构件、水下固定式基础、漂浮式平台、升压站、汇流站、海洋牧场及特种船舶等多元产品体系。同时,公司零碳实业板块也完成组织运营体系升级,于武汉中碳登大厦设立零碳实业事业部总部,围绕电力交易、碳资产管理、绿证交易等核心能力进行团队构建,组建了具备电力市场化交易实操经验的专业队伍,释放绿色资产价值;同步打造专业的风电场建设与运维团队,强化从资源获取到建设、运营的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
2024 年集团营收 48.6 亿,同比下降 37.1%,扣非后净利润2 亿,同比下降74.2%。其中,海工收入 4.3亿,塔筒收入 16.7亿,叶片板块收入 12.5亿,发电板块收入 12.7亿。
风电场开发建设方面,截至 3月底公司已并网电站 1.6GW,800MW 项目已核准,700MW项目已进入施工阶段。已核准的 800MW项目中,除一个 100MW 项目为合作项目外,其余电站均为自主开发、建设、运营。建设中的电站将于 2025年Q4到2026 年Q2陆续并网发电。
二、问答环节
1、陆上装备业务出现亏损的原因,陆上装备业务未来发展的展望?
答:装备制造板块未来战略重心在海工装备,陆上装备板块会进行有序的收缩和整合,不再以规模为导向,亏损的主要原因是交付量下降,固定摊销及费用成本较高,影响利润。未来陆上装备板块将集中优势资源,积极拓展高利润、良好现金流的优质项目。
2、未来几年海上风电的行业及市场情况?
答: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海风项目陆续启动开工。未来三年预计开工的海风项目较多,长江以南沿海省份有约 17GW,其中粤东粤西 9.1GW、浙江和福建 7.8GW,这些区域产品以导管架为主。广东项目主要是三山岛、红海湾,集中在阳江、汕尾、揭阳,福建项目主要在福州、宁德,公司在这几个主要市场区域都有海工基地覆盖,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总体来看,未来市场需求还是比较明确的,而导管架的供应商及产能相对有限。
3、德国基地的进展更新情况如何?简要分析下欧洲风电海工市场供需情况。
答:德国工厂采用高度自动化生产设计,目前主要设备已下单采购。德国工厂将采用本地团队管理模式,主要团队成员均具有丰富的欧洲风电海工从业经验。目前欧洲市场风电海工供应商有6-7 家,他们未来两年的产能都已经基本锁定。预计欧洲订单落地会在德国工厂投产之前。同时,欧洲风电海工市场需求 70%大单桩,30%导管架及漂浮式。由于导管架人工费用很高,欧洲本地基本没有产能,主要依靠进口。海外导管架是公司的重要目标产品,公司也在积极拓展市场。同时,通州湾、揭阳、阳江基地也都在为导管架的海外市场做技术与生产上的准备。单管桩方面,欧洲目前产能很多还是 11m以下的单桩,未来欧洲单桩预计往 11-13m,甚至更大直径的方向去发展,这一块也存在较大的产能瓶颈。
4、2024 年6.2 万吨海风出货的结构拆分?
答:导管架主要是青洲六项目,单桩主要是海南临高项目。
5、风电场今年并网的计划?
答:目前有1.6GW的并网规模。目前已有700MW项目开工,比较快的项目会在今年的四季度并网,大部分是在明年上半年并网。这两年风电站开发、建设预计会保持一个比较快的节奏。
6、公司管理费、财务费水平的展望?
答:公司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控制比较严格,为行业比较低的水平;目前公司陆转海的资本支出基本完成,后续随着市场利率持续下行,财务费用可控。
7、公司今年陆上装备制造业务盈利是否会有改善?
答:随着二季度陆上装备业务交付量的逐步回升,预计会有一定改善。
8、一季度海工有应收款计提损失冲回,后续是否还会有坏账冲回的情况?
答:财务上应收账款会按照账龄去进行计提,如有应收款的收回,都会对应冲回损失。
9、欧洲的原材料、人工成本比较高的应对措施?
答:欧洲的中厚板价格比国内贵很多,但德国工厂是单桩工厂,效率比多产品工厂要高,且本身设备自动化程度高,人工成本占比预计不会比国内高。欧洲在碳关税、反补贴调查等方面对欧洲本土企业及其供应链会更友好。
1
0、龙源射阳项目的进展情况?
答:该主要受审批相关因素影响,目前公司未收到明确交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