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4日,凯莱英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4月24日接待平安证券、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国盛证券、海通证券等23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凯莱英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3人,为首席运营官张达,高级副总裁、董事会秘书徐向科,投资者关系执行总监夏璐。调研接待地点为通讯参会。
据了解,凯莱英 2025 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 15.41 亿,同比增长 10.1%,净利润 3.27 亿,同比增长 15.8%,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 20%。小分子 CDMO 业务收入同比持平,新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 80%,毛利率也明显提升。公司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净利润增速快于收入增速,期间费用进入下降通道。
据了解,凯莱英目前仍维持 2025 年全年业绩展望,预计全年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力求净利润增长超过收入增长,并持续加快新兴业务发展,积极推动海外产能建设。在投资者问答交流中,公司表示有信心完成 2025 年收入目标,其业务受美国相关法案及关税政策影响有限,并将加强海外产能拓展。
据了解,凯莱英一季度新签订单整体增长,小分子订单稳定增长,新兴业务订单快速增长。公司一季度盈利能力改善,全年将持续推进降本增效措施,海外产能建设重点关注欧洲商业化产能拓展机会,Sandwich site 有近 100 人的研发分析团队,发挥着海外支点作用。
调研详情如下:
一、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情况介绍
公司按照全年既定经营计划推进各项工作,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5.41亿,同比增长1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7亿,同比增长1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0%。
分业务板块来看,小分子CDMO业务收入同比持平,毛利率45.2%。公司去年开始持续加大新兴业务市场开拓力度和提升业务竞争力,特别是多肽、寡核苷酸、ADC等增量业务,该部分业务在今年一季度兑现了业绩,订单和收入增长展现出强劲增长态势,新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80%。去年新兴业务尚处于爬坡期,今年一季度新兴业务毛利率明显提升,毛利率为33.1%。
公司持续推进降本增效措施,并已取得积极效果。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增速快于收入增速,净利润较营业收入增长高5.73个百分点。公司期间费用进入到下降通道中,本期管理费用受到海外Site因素影响有所浮动,其他费用绝对值均有下降。
公司资本开支方面,全年将集中在新兴业务领域,如化学大分子、生物大分子业务板块和新分子类型制剂业务,小分子产能新增资本开支有限。考虑到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战略思考,公司将积极推动海外产能建设,海外的资本开支可能会有所增加,相关事项如有进展将遵照相关规定及时进行披露。
目前公司仍维持2025年全年业绩展望,在行业持续筑底背景下,结合市场环境情况和公司业务进展中呈现的积极信号,预计2025全年收入实现双位数的增长,且力求净利润增长超过收入增长。公司持续加快多肽、寡核苷酸、ADC新兴业务的发展。以UK Sandwich Site为依托,深化海外商业化产能建设,并平衡战略落地和运营成本的管控。
详情请见《2025年4月24日凯莱英特定对象调研演示资料》
二、投资者问答交流
1、截至目前,公司订单对全年的业绩覆盖度如何?
根据目前在手订单覆盖度,公司有信心完成2025年收入双位数增长的目标。
2、与美国客户的合作是否还会受到生物安全法案因素的相关影响?
在去年生物安全法案情况比较复杂的阶段,仍有很多美国客户与公司合作得到积极深入推进,从我们的观察中可看出该事件对于国际制药行业专业化分工多年形成的全球供应链格局以及客户对公司的合作意愿没有实质性影响。
3、请问美国关税政策对公司有何影响以及公司的应对措施?
关于美国关税政策后续的演进和走向目前尚难以预测,但公司所处的医药产业供应链高度专业化分工的格局是在长期的行业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且产业链体系较为成熟,目前的关税政策不会改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也并未撼动制药行业全球专业化分工的趋势。
在此背景下,市场各个相关主体均在积极应对,公司业务受加征关税影响有限。短期来看,出口方面,公司正在加快推进向美国出口产品的交付,另外与客户保持密切沟通,根据客户的全球供应链安排及时做好产品交付;进口方面,公司拟采购的设备和试剂耗材也在通过锁定供应商备货和部分国产替代两种方式加以解决。长期来看,在日趋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海外产能是国内CDMO公司的必答题,公司将以UK SandwichSite为依托,加快推动海外商业化产能的拓展。另外,公司将持续加强新兴业务的推进,该领域供求矛盾较为突出,即使在目前关税政策的背景下,海外客户在该领域的需求仍较积极,项目也在稳步地推进和落地。
4、请问公司第一季度新兴业务分板块表现如何?以及多肽的产能爬坡节奏如何?
新兴业务中多肽、ADC和小核酸业务均呈现快速增长,其中,多肽项目订单和收入远超新兴业务整体增速水平。制剂业务在一季度也保持了不错的增长态势。
多肽业务中减重适应症领域占比较高,相关客户基于项目后期推进的预期,往往比较关注供应商是否有充足的产能储备,公司快速投建多肽产能也是为更好的获取订单和高质量交付订单。目前多肽业务产能利用率需要项目的持续推进才会达到较好的产能利用率水平。
5、新兴业务国外、国内的需求如何?国内业务是否有回暖?
国内外市场新兴业务的需求都比较强劲。化学大分子业务国外项目持续增加交付和签订订单,新兴业务整体也在逐步打开海外市场。国内自去年以来创新药licenseout激增的浪潮之下,市场活跃度和热度回升,随之也带动国内该类创新药融资环境改善。公司对于新兴业务领域未来的持续回暖有信心。
6、请问今年一季度新签订单的趋势?关注到行业中有MNC公司公布了小分子GLP-1靶点药物临床数据,公司如何抓住市场机遇?
公司一季度新签订单整体在相对比较高基数上保持了增长趋势。其中,小分子订单保持稳定增长,新兴业务订单呈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
小分子GLP-1靶点类产品是公司的重点业务领域,公司已参与了多个相关活跃分子,随着时间和项目的推进,会参与更多的GLP-1减重药品项目。
7、基于小分子GLP-1药物分子的复杂性,是否国内只有少数供应商能构匹配这部分需求?
就行业一般规律来看,和海外MNC建立重磅药物的合作需要有持续积累的良好合作交付记录。另外,分子结构复杂的产品对供应商的技术能力和工艺稳定性等要求会更高。
8、公司一季度盈利能力得到明显改善,请问主要因素是哪些?请展望全年维度的费用率的管控情况和盈利改善趋势?
盈利能力改善除降本增效措施落实并取得积极效果之外,小分子业务成本优化、提升毛利率的潜力也得到持续挖掘,在不同的项目有不同体现,往往较大的商业化项目中更加突出。另外,由于SandwichSite刚投入不久且海外运营成本较高,公司通过多维度的措施消化SandwichSite运营对整体盈利水平的影响。同时,新兴业务随着项目和收入的快速增长,毛利率已得到明显改善。
全年来看,公司将持续推进降本增效的相关管理措施,切实提升业务利润率,将保持利润率改善趋势。
9、关于后续海外产能建设的建设规划,是源于哪些方面的考虑?以及重点考察的地区?
更多出于公司自身的业务发展和战略考量,客户也对公司的海外产能建设规划给予积极反馈。从做深自身业务和国际形势的演变来看,建设海外产能是公司势在必行的,凯莱英坚定推进这项工作。目前正在重点关注欧洲商业化产能的拓展机会。
10、请介绍Sandwichsite人员规模、物料成本方面的情况?
Sandwichsite目前有将近100人的研发分析团队,在MNC公司服务时间平均在15年以上,相关经验丰富。当地人工成本、耗材物料成本均高于国内、溶剂试剂周转时间相对较长。但Sandwichsite发挥海外支点作用和意义远大于此,并将与公司国内Site形成紧密协同,更好的拓展欧美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