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4日,中石科技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4月24日接待东北证券、国泰海通证券、中信建投证券、野村东方证券、招商证券等47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中石科技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1人,为董事会秘书张伟娜。调研接待地点为电话会议。
据了解,中石科技是功能高分子材料及热管理解决方案全球领导者,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5.66 亿元,同比增长 24.51%,归母净利润 2.01 亿元,同比增长 173.04%。2025 年第一季度业绩延续增长态势。
据了解,针对相关问题,公司直接出口美国区域产品收入占整体营收比例不到 1%,加征关税影响小,已建立海外生产基地,泰国工厂已投入生产运营。2024 年业绩增长得益于消费电子行业需求回暖等原因,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和降本增效,加大研发投入,在热管理等领域有多项成果。
据了解,2025 年公司拟对宜兴子公司增资用于高效散热模组建设项目,2024 年度拟现金分红总额 1.94 亿元,未来将结合多种因素制定利润分配方案。公司成长动能包括 AI 终端发展带来的需求增加及新业务逐步放量等。
调研详情如下:
一、公司经营情况介绍
公司是功能高分子材料及热管理解决方案全球领导者,以高成长行业需求为依托,聚焦核心材料及组件,紧跟 AI+行业发展趋势,为客户提供电子设备可靠性综合解决方案。
公司热管理综合解决方案产品包括各类高导热石墨产品、导热界面材料(TIM)、热管、均热板(VC)、热模组等,除先进热管理功能解决方案产品之外,公司还涉及 EMI屏蔽、高性能粘接和密封等解决方案。公司主要产品具有普适性,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数字基建、智能交通、清洁能源等行业的电子设备。
2024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5.66 亿元,同比增长 24.51%,实现归母净利润 2.01亿元,同比增长 173.04%。
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业绩延续增长态势,实现营业收入 3.49亿元,同比增长 16.41%;实现归母净利润 6,173 万元,同比增长 105.70%。
二、问答环节
1、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对公司的影响?
答:公司直接出口至美国区域的产品收入较低(占整体营收比例不到 1%),加征关税事项对公司影响较小。公司已建成以泰国为中心的海外生产基地,在实现多品种量产交付的同时,进一步加速海外产能扩产,可满足产业链全球化需求。同时公司系统构建国际化供应链、销售、研发与技术服务体系,开启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方向,为应对国际贸易体系变化打下坚实基础。
2、公司海外产能布局及投产进展?
答:泰国生产基地是公司 2023 年的定增项目,泰国生产基地全面建成投产后,将具备石墨膜、石墨模切、导热界面材料、屏蔽材料及胶粘剂等多产品线的综合生产能力,以满足公司不断增长的产品需求,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下游客户。
截至目前泰国工厂已顺利投入生产运营,坚持高标准交付,通过了ISO 900
1、ISO 1400
1、QC 080000,ISO 45001等关键体系认证,成功完成北美大客户、韩国三星、诺基亚等主要头部客户的泰国审厂认证工作,并实现多品种产品量产交付。
3、公司 2024 年业绩增长原因?
答:(1)公司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主要系:消费电子行业需求回暖,公司逐步拓展北美大客户除手机外的其他终端产品业务,新产品和新项目放量、份额提升;AI赋能下消费电子、数字基建等行业新产品迭代,带来新的散热方案需求,公司高效散热模组及核心零部件热管、VC同比增长;公司加大韩国市场拓展,韩国大客户营收同比得到较大增长。
(2)公司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主要系:公司加大高附加值产品供应,供货产品结构得到优化,同时,公司持续推进精益生产和工艺改善等降本增效措施,毛利率有所提升;通过优化资产结构,提升资产质量,增强盈利能力,从而带动净利润实现较快增长。
4、2025 年第一季度业绩增长原因?
答:受益于公司新项目、新产品在市场的逐步导入及在国内外主要大客户份额的提升,公司销售收入实现同比增长。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规模效应及降本增效措施,盈利能力稳步提升,从而带动净利润实现较快增长。
5、公司毛利率情况如何?
答:公司加大高附加值产品供应,供货产品结构得到优化,同时,公司持续推进精益生产和工艺改善等降本增效措施,毛利率有所提升。
6、公司外销收入结构情况?
答:2024 年公司外销收入占比 38.20%,主要系公司产品在国内保税区进行交付及结算、公司产品销售至东南亚等地区。
7、公司在研发方面的情况如何?
答:公司在北京、上海、无锡、宜兴等地设有研发基地,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研发团队的培养,每年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8,435 万元,研发费用率为 5.39%。截至2024 年末,公司研发技术人员 180人,占员工总数21.58%。截至2024 年末,公司向国内外申请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累计 278项。
2024年度,公司P型石墨研制成功并进入小批量生产,继续巩固人工合成石墨全球龙头地位;公司加大 VC 吸液芯的研发投入,构建核心技术壁垒;公司加快 3D VC/大 VC/一体化 VC 模组等产品的批量化生产步伐,产品结构更加丰富。
8、公司哪些产品和技术可以实现国产替代?
答:公司自成立以来聚焦于功能材料的自主研发,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成功研发出高性能导热材料、屏蔽材料等产品,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公司不断研发创新,聚焦于中高端市场和行业龙头客户,持续推进功能材料的国产替代。
依托在细分领域的持续投入和前瞻性布局,公司在热管理、电磁屏蔽材料领域拥有先进的研发技术储备和丰富的产品线,凭借技术和服务优势,拥有行业优质客户资源,并积极推进可靠性解决方案及核心材料在下游行业大客户各终端设备的导入,持续拓展新客户,提升市场份额。
9、宜兴生产基地产能建设情况?
答:AI硬件设备的快速发展为公司散热模组产品带来新的应用场景,公司结合市场及客户需求情况,逐步加大宜兴生产基地的热模组产能投资建设。2024年度,公司实现热管、VC、液冷模组等产品在消费电子、数据中心通信、服务器、医疗设备等行业客户的量产交付。
2025年公司拟使用募集资金 2亿元对宜兴子公司进行增资,用于投向高效散热模组建设项目,为新业务和新市场的开拓提供资金和产能保证。
1
0、公司 2024 年度现金分红情况,未来的利润分配政策?
答:2024 年度,公司拟每 10 股派发现金股利 6.5 元,拟现金分红总额 1.94 亿元,现金分红占归母净利润比例 96.19%。公司现金流情况良好,积极提升股东回报,近五年平均股利支付率在 90%以上。
未来公司将结合所处发展阶段、经营情况、项目资金需求等因素,积极制定利润分配方案,与投资者共享公司发展的成果,更好地维护全体股东利益。
1
1、公司的成长动能?
答:随着 AI 终端的发展,大客户各终端产品对散热材料需求增加,同时公司新项目放量、份额提升,公司消费电子基本盘持续增长;此外,公司数据中心通信、服务器、智能汽车等新业务将逐步放量,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