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上证指数收涨0.13%,创业板指涨0.09%。大消费反复活跃,首发经济、旅游出行方向领涨,零售、家居、地产、半导体、跨境电商涨幅居前。离境退税、金融科技、新能源车概念股回调。创新药板块冲高回落,港股创新药ETF(159567)首盘微跌0.26%但成交活跃,成交额突破7亿元。
消息面上,深圳印发《深圳市全链条支持医药和医疗器械发展若干措施》。其中提出,支持引进或自主培育一批创新药成果。聚焦高端医学影像、医用机器人、高性能植介入器械等方向,支持开发高端医疗器械产品。北京市医疗保障局等九部门印发《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2025年)》。其中提出,鼓励创新医药本地化生产。支持企业从国外引进重大药械品种,推动创新药械品种产业化落地和规模化应用,承接医疗机构院内制剂配制和向创新药转化。
近年来,中国创新药领域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多地出台措施推动行业发展。医保局此前表示,国家组织药品带量采购累计节省医保基金4400亿元左右,其中用于谈判药使用超3600亿元,也就是说“老药”集采省下来的钱80%用于创新药此外,国家层面也在不断优化药品集采政策,强化质量评估和监管,制定创新药目录,支持创新药发展。国家药监局副局长黄果强调,药品监管部门将优化审评审批流程,支持原研药引进境内生产,并完善政策引导国内企业和研发机构加大创新药研发力度。随着罕见病治疗领域政策的推进,中国企业研发上市的创新药和仿制药数量增加,国家政策的出台及多元支付体系的推进为提高罕见病药物可及性提供动力。这些政策举措共同为创新药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下创新药行业政策暖风频吹,国家和地方多维度支持,加速研发上市,推动高质量发展。我国西药制剂出口市场分散,降低关税风险,且 BD 模式出海可规避关税。板块政策信号积极,业绩有望回升,当前估值和持仓处于低位,修复空间大。随着政策落地及企业创新成果显现,港股创新药价值重估可期,投资者可把握时机,布局创新药板块,分享行业发展红利。
相关产品:港股创新药ETF(159567)、创新药ETF(159992)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