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2025年4月11日,泉果基金对上市公司中航光电进行了调研。
基金市场数据显示,泉果基金成立于2022年2月8日。截至目前,其管理资产规模为160.40亿元,管理基金数6个,旗下基金经理共5位。
截至2025年4月11日,泉果基金近1年回报前6非货币基金业绩表现如下所示:
基金代码 | 基金简称 | 近一年收益 | 成立时间 | 基金经理 |
018329 | 泉果思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 | 9.78 | 2023年6月2日 | 刚登峰 |
018330 | 泉果思源三年持有期混合C | 9.34 | 2023年6月2日 | 刚登峰 |
019624 | 泉果嘉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 | 7.15 | 2023年12月5日 | 钱思佳 |
019625 | 泉果嘉源三年持有期混合C | 6.72 | 2023年12月5日 | 钱思佳 |
016709 | 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 | 5.86 | 2022年10月18日 | 赵诣 |
016710 | 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C | 5.43 | 2022年10月18日 | 赵诣 |
附调研内容: 一、上市公司领导介绍 (一)公司 2024 年度整体情况 2024 年为“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总的来看,面对日趋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公司聚焦主业、深入谋划、高效执行,经营业绩逐季向好,全年实现规模效益双增长。具体来看,收入端公司有效应对了防务领域需求周期性波动的影响,积极争取客户订单,高质量生产交付,同时紧抓新能源汽车、数据中心、光伏储能等行业增长机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 206.86 亿元,同比增长 3.04%。 盈利端,面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引发的产业链供应链不稳和大宗物料价格高位上扬,以及防务领域竞争性采购要求和经济性压力,新能源汽车领域内卷式竞争等外部不利环境,公司坚持为客户创造价值,眼睛向内,持续深化成本效率管控,全面开展战略成本管理,大力推进智能制造,提升成本竞争力,全年实现毛利率36.6%,维持高位水平。 费用端,公司持续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依托精细化管理,在销售收入增长的同时,销售费用同比下降 6.94%,管理费用同比下降 7.01%,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33.54 亿元,同比增长 0.45%。 现金流端,受防务领域付款环境和资金到位情况的影响,经营性现金净流量完成 21.51 亿元,同比有所下降,整体应收账款周转有所放缓,后续公司将持续提升盈利质量,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坚持“有盈利的增长、有现金流的盈利”,不断提高周转速度。 综合来看,2024 年在股东和投资者的大力支持下、在董事会的正确领导下,在经营层和全体干部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达成了“稳增长、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目标。为进一步增强投资者回报,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8 元(含税),现金分红近 17 亿元,分红比例达到归母净利润的 50%以上,也刷新了公司上市以来的现金分红绝对值和分红比例的最高纪录。从行业来看,目前公司的股息率达到了行业的前 5%。 从 2024 年各业务的发展情况来看,中航光电紧跟行业发展和客户需求,强化战略的落地和执行,防务领域持续巩固首选供应商地位,全面参与无人、军贸、深水、星箭等新兴领域,多项综合互连新产品取得型号应用突破,互连专业能力优势进一步发挥;民用高端制造领域聚焦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加速推动重点业务拓展,强化大客户培育,扩大优质客户规模;新能源汽车领域车载高压互连优势地位不断巩固,智能网联、Busbar 业务发展空间持续拓展;聚焦民机装备发展需求,民机机载能力持续提升,全面支撑国产大飞机 C919、AG600 等项目取证交付,同时在新兴市场低空经济产业业务配套实现头部企业全覆盖。 在市值管理方面,公司作为沪深 300 指数成分股公司,积极贯彻证监会、深交所和国资委市值管理相关要求,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和相应细则,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市值管理体系。 2024 年在董事会的指导和市值管理领导组的领导下,围绕“稳定预期、稳健经营、提振信心”的市值管理策略,制定年度市值管理计划,指导全年工作。一是积极对外传递公司投资价值,包括公司战略布局优势、增量业务空间、核心竞争能力等价值要素;二是密切关注市场对公司价值的反映,分析研判市值变动影响因素,开展了“日股价盯盘、周市值监测、月市场研判、季股东分析、年中回顾提升、年末分析总结”的多维度、全周期市值监测工作。三是高度重视投资者关系建设,做好资本市场沟通,2024 年策划开展了多场特色投资者交流活动,公司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全年参与机构累计达 1350 余家,参与人数达 2500 余人次。四是适时运用市值管理工具,开展资本运营项目,2024 年 2月,结合资本市场行情及公司股价变动情况,策划实施了高管增持计划。2024 年公司在市值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但这些成绩和经验的取得离不开广大投资者的支持、引领和关注,在此表示感谢。 2025 年公司将一如既往,始终秉持对股东负责的态度,在董事会和经营层的引领下,深耕企业经营与发展,持续稳定地回报股东,为股东创造价值。 (二)投资者较为关注的问题 1、2025 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请问公司对防务领域2025 年行业增长情况如何展望?如何理解公司提出的“打造防务领域首选互连方案提供商”定位。 2025 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高层领导强调要高质量完成我军建设“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面向建军百年奋斗目标,2025 年两会确定的国防开支额度继续保持较高增速。在此背景下,公司一季度防务领域呈现复苏增长态势,航天、兵器等细分领域增长迅猛。预计 2025 年有望实现企稳增长。 公司提出“打造防务领域首选互连方案提供商”,是基于公司专业为航空及防务和高端制造提供互连解决方案以及全球一流互连方案提供商愿景,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与客户需求所做出的定位。公司希望从技术引领、快速响应、成本可控三方面赢得客户的青睐。 技术引领方面,公司通过预先研究超前谋划,实现互连技术迭代升级,引领行业发展;快速响应方面,在技术层面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公司进一步与头部客户共同进行设计开发、联合定义,为客户提供一整套互连解决方案,并能实现快速研制,进行小批和快速的量产升级;成本可控方面,公司通过新技术应用、新工艺迭代、制造工程能力升级和精益管理,提供性能最优和成本更优的产品方案。 2、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在此背景下,公司着力布局了哪些新的业务增长点? 作为“科改示范企业”和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等改革试点单位,公司主动谋划并紧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机遇。通过自身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工程开发与技术改造,打造新质生产力,并结合投资并购,以“内生+外延”的方式加快产业布局。 面向“十四五”收官,展望“十五五”规划,公司坚定“聚焦连接、价值延伸、市场导向、创新驱动”的战略方针,进一步聚焦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推动公司持续稳定增长。目前,公司已在商业航空、商业航天、通用航空、低空经济、深海装备、海洋工程、智能网联、超高算力等多个领域布局,并积极拓展无人装备、新型电动工程机械、工业控制、高端医疗设备等新兴领域。同时,公司持续巩固在光伏储能、轨道交通等高端装备领域的优势地位,并前瞻布局 6G、空天网络、量子科技、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 3、请公司介绍 2025 年业绩展望与经营思路 结合战略目标及市场环境变化综合研判,公司 2024 年度董事会制定了 2025 年度财务预算,计划实现营业收入 206 亿元,实现利润总额 38 亿元,整体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公司会动态研判国内外经济形势,结合行业发展和客户需求对内部提出更高的目标要求,相应安排全年各项工作。 2025 年,公司将以“谋增长、提能力、创一流”作为工作总基调,坚持稳中求进,突出质效提升,争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者;坚持创新改革,聚焦能力提升,在防务综合能力、民品产业化能力、精益管理能力等多方面发力,做好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创造者,高质量完成“十四五”收官,扬帆开启“十五五”发展新擘画,奋进世界一流建设新征程。 4、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液冷技术的市场需求也在快速增长。请公司介绍液冷业务的主要产品、竞争优势与未来发展展望。 公司是国内较早具备整体液冷散热系统方案提供能力的供应商,在高效散热、智能温控、精准流量分配、系统集成方面深耕多年,可以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整套液冷散热解决方案。围绕流体连接器、流体管路、液冷冷板/机箱、液冷源(CDU)四大类核心产品,公司液冷业务覆盖了航空航天、电子、兵器、舰船等防务领域以及数据中心、区块链、超算、储能、电力、工业、轨道交通等民用领域。 从竞争优势来看,首先,公司是国内少数具备液冷全链条解决方案能力的企业,并牵头参与多项国家标准制定;其次,在市场端,公司已与主流服务器厂商、数据中心运营商及防务领域头部客户建立深度合作,技术壁垒和客户粘性持续提升;最后,公司通过与头部运营商合作共建液体冷却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升级生产检测自动化产线等措施,研发效率与检验制造能力持续提升。 2024 年 5 月,公司基础器件产业园建成投产,通过项目的建设,公司液冷产品在研发能力、研发效率、加工制造等方面能力逐步提升,也为更好地服务客户,迎接大批量产品的订货做好了准备。在全球算力需求爆发及数据中心能效要求提高,液冷技术替代传统风冷的趋势明确的背景下,公司液冷业务有望实现快速发展。 二、投资者提问环节 (一)公司新能源汽车高速业务未来展望? 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专注于汽车互连及充/换电解决方案的研究与开发,并致力于保持国内领先,努力做到全球领先。产品覆盖动力系统、充/换电领域、智能网联,目前已向国内主流、国际一流整车企业和设备厂商配套高压连接器、高压线束、充/换电等系列产品。 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高速业务,即智能网联方面持续加大投入,在技术成熟度、产线完善、产品可靠性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并于 2023 年发布智能网联连接器系列产品。公司结合行业发展,对行业标准产品进行全谱系开发,覆盖Fakra、HSD、Mini-Fakra、以太网、摄像头、高密信号等不同类型,产品满足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车辆网等智能网联全场景应用需求。随着产品深度布局以及市场开发,智能网联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汽车领域第二个战略增长点,推动公司汽车业务解决方案从高压互连转向整车互连。 (二)当前防务领域需求旺盛,公司产能建设能否满足交付压力? 公司的产能建设与市场需求和战略规划紧密衔接,实现动态、有序的滚动发展。当前防务领域需求增长是基于去年一季度订货低点而言,产能整体缺口不大。部分产品由于需求较为集中,局部产能存在一定压力,但基于基础器件产业园 2024 年建成投产,以及高端互连科技产业社区、民机与工业产业园目前全面封顶,二三季度将陆续投入使用,预计将进一步缓解公司产能紧张,同时为“十五五”期间需求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公司整体的产品结构已从原本单一的连接器产品,逐步拓展至组件及更高集成化程度的产品。请问目前公司产品结构中,集成化及组件类产品占比是否呈现逐步提升趋势,以及当前大致处于何种比例水平? 公司深耕互连技术五十余年,产品品类持续拓展,产品组合不断丰富,各类产品规模均呈现增长趋势,组件类、系统互连产品,包括液冷等新业务的占比有所提升,综合互连解决方案能力不断强化。 (四)当前大宗原材料价格,比如黄金价格大幅上涨,公司有哪些措施平滑成本波动? 公司高度重视黄金等大宗原材料价格波动,并已纳入成本控制专项工作;在研发端,公司从镀层技术入手,探索黄金镀层的替代方案,并对相关技术和工艺进行优化,以提高使用效率和效益;此外,公司还开展了黄金租赁业务,以减少黄金使用成本。总体来看,大宗原材料尤其是黄金价格上涨对公司经营成本影响可控。 (五)公司当前应收账款压力较大,今年是否能够看到改善? 公司应收账款主要集中在防务领域,坏账风险较小,同时公司引入精益管理理念,对应收账款与存货进行精细化管理,建立了全流程的应收账款管理模型,从而持续提升公司资产周转效率,增强整体运营质量。 (六)公司国际化业务发展情况? 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一流的互连方案提供商”,国际化拓展是公司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公司 2023 年以“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为契机,持续推进国际化战略稳步落地,加快国际业务开拓步伐。2024 年公司国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10.81%,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 受当前国际形势和供应链竞争格局变化的影响,公司在国际业务拓展的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挑战。面对挑战,未来公司一方面将继续修炼内功,不断提升在全球市场的核心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公司将加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立足于中国大陆市场,推进全球化布局,扩大代理分销渠道,建立并积累境外资源,推动业务发展更好地融入全球产业链,拓展国际业务的发展空间。预计 2025 年公司国际业务保持增长势头。 (七)公司在工业与医疗领域的布局情况? 公司于 2024 年底将原通讯与工业事业部分拆成数据与通讯事业部和工业与医疗事业部,并期望工业与医疗事业部能够成为民品业务的孵化平台,逐步形成规模化的业务布局。 工业与医疗事业部主要业务包括传统能源(石油装备、煤炭装备)、新型能源(光伏储能、新一代核电、风力发电等)、工程机械(含电动化)、工业控制、医疗装备、智能电网、海洋工程等。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