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球保险行业在多重变量交织中迎来深度变革:飓风、火灾、洪水等自然灾害频现造成3200亿美元的损失,远高于过去十年及过去三十年的平均水平;地缘政治冲突推升特殊风险溢价;主要经济体利率政策转向加剧资产估值波动。在此背景下,再保险公司作为风险管理者的战略价值凸显。
聚焦于中国保险市场,随着直保公司逐步走出转型阵痛,保费收入呈上行趋势。2024年,中国保险市场实现全面增长,原保险保费收入约5.7万亿元,同比增长11.15%,为中国再保险市场发展带来了推动作用。
内外市场共振之下,再保险行业价值凸显,中国再保作为我国再保险的“国家队”,其最新发布的2024年度业绩公告,可以作为一个良好的观察窗口。
2024年,中国再保实现保险服务收入1013.63亿元,同比增长1.6%;净利润110.80亿元,同比增长91.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05.57亿元,同比增长86.8%;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上升4.52个百分点达到10.74%;每股分红0.050元,同比增长19.0%。
中国再保核心业绩数据全面向好得到了机构认可,华泰证券给予了“买入”评级,并给出了1.3港元的目标价,较当前市场价格存在较大涨幅。
一、承保改善+投资稳健双轮驱动
从核心业绩数据来看,中国再保的盈利能力提升尤为突出,离不开集团在承保和投资两端同时发力。
首先,2024年集团合并承保业绩再创新高,同比增长超过170%,离不开各保险业务板块共同发力。
具体来看,尽管境内财产再保险业务综合成本率同比上升了0.33个百分点,但仍然保持在99.86%,实现了承保盈利;境外业务方面,受北美飓风、美国巴尔的摩撞桥以及俄乌冲突等事件谨慎计提损失影响,综合成本率同比提升3.64个百分点至89.38%,仍然维持在相当健康的水平;财产险直保业务综合成本率99.66%,同比下降1.12个百分点,承保效益扭亏为盈。
再来看投资方面。
2024年,中国再保总投资收益173.89亿元,同比增长86.9%;总投资收益率4.83%,同比提升2.06个百分点。
在低利率环境下,中国再保仍然能保持投资收益的稳健增长,主要得益于其秉承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的理念。
从中国再保的投资布局来看,固定收益类仍然占主要地位,以“储备高票息资产、防范信用风险”为核心策略,积极把握配置窗口加强对长久期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的配置,适度加强对交易性机会的把握,持续优化信用持仓结构。权益投资层面,中国再保则把高股息、红利资产作为核心底仓,适度超配人工智能、智能汽车、先进制造等新兴产业赛道,灵活进行跨市场配置,较好地把握住市场结构性机会。
由此观之,在保险业新“国十条”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再保持续贯彻“发展有规模、承保增效益、投资要稳健”经营理念,这种坚持高质量发展导向的经营范式,将为其在行业变革中构筑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奠定可持续发展根基。
二、顺应政策和产业趋势,探索新增长机遇
拉长时间维度,当下正值中国再保险行业的历史机遇期。
当前我国保险业资产占金融业总资产比重仅7%,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保险密度、保险深度全球平均水平存在差距,重大灾害中保险赔付占比仅为10%,更凸显风险保障不足的结构性矛盾。
在此背景下,中国再保凭借三大核心优势抢占战略高地。
首先,中国再保凭借先发优势,拥有稳固的再保行业主渠道地位。
截至2024年末,中国再保与境内84家财产保险公司保持业务往来,客户覆盖率达到98%,担任首席再保人的合约数量占比超过40%,稳居境内市场第一。人身再保险业务方面,中国再保作为首席再保险人订立的再保险合同数量占合同总数的比重亦稳居境内市场第一。
在头部效应作用下,中国再保更容易享受到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与此同时,中国再保险市场分保费收入全球市场份额远低于中国GDP和中国保险市场的全球占比,且中国从境外市场分入保费不足全球再保险市场规模的1%,反映了我国再保行业与国际市场存在的差距。而随着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落地,中国再保险市场走向国际的步伐正在加速。
中国再保作为业内少数成功“走出去”的再保公司,已经成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中资保险机构。截至2024年底,中国再保国际业务占比近20%,海外资产占比近25%,在11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境外机构,业务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合作伙伴超过1000家。
此外,中国再保将创新驱动作为核心引擎,能够顺应产业变化趋势激活新市场需求。
比如,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医疗费用的上涨,健康险的需求不断增加,且各类需求差异性较大,十分考验险企的产品创新与定价能力。
中国再保首创“零免赔”百万医疗险,满足理赔门槛更低和频繁就医的市场需求,同时通过前置风控措施、强化成本测算等手段,有效管理零免赔风险敞口;开发蚂蚁保“青山在”失能险,对于由于疾病或住院导致的失能情况,给予一定津贴保障,填补国内失能保障空白;开发特定人群普惠医疗险产品,推出惠军保、惠船保等专属产品,针对特殊群体定制化产品设计,弥补商业保险、社会保险保障的不足之处。
再者,中国再保将业务发展与服务国家战略紧密相连,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风险保障服务。
比如,近年来,随着气候环境愈发恶劣,气候风险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最大风险。为此,中国再保充分发挥再保险优势,助力国家巨灾保险保障体系建设。全国21个省市巨灾保险项目试点都有中国再保的身影,并在近八成项目中担任首席再保人。中国再保支持客户首创政策性巨灾保险一揽子解决方案,在河北和湖北两省落地全灾种、广覆盖、长周期的综合巨灾保险项目。
这也是中国再保将自身技术优势外化的结果。2018年,中国再保创立了国内首家专注于巨灾风险管理的科技公司——中再巨灾风险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并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地震、台风、洪涝等巨灾模型,成为集团管控巨灾风险的重要支撑。
再比如,在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落地的背景下,中国再保积极助推再保险市场建设,率先入驻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积极参与上海国际再保险交易平台建设和业务规则制定,连续三年发布中国再保险行业发展报告,积极引领再保险市场发展。
三、结语
立足当下,全球保险行业在风险与变革中重构价值坐标,中国再保险市场以高质量发展为锚点,展现出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的蓬勃生机。
中国再保作为行业“国家队”,其2024年优异的财务表现,不仅印证了其作为风险管理者的战略韧性,更彰显了中国再保在全球风险治理中的独特价值。当风险分散的逻辑升华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组成部分,中国再保充分发挥再保险主责主业优势,坚守保险业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定位,服务产业转型、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在国家战略新蓝海中把握发展机遇,通过创新不断驱动业务发展,展示出独特的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