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至8日,A股市场掀起一轮罕见的增持回购热潮。短短两个交易日内,35家上市公司抛出回购预案,41家上市公司发布增持计划,拟回购增持金额上限合计高达508.06亿元。在这场由国资央企领衔、民营龙头企业跟进的“护盘行动”中,三大指数企稳回升,截至4月8日收盘,上证指数上涨1.58%,深证成指上涨0.64%,创业板指上涨1.83%。市场人士惊呼:“这是一场政策与市场的共振,更是A股生态良性循环的标志性事件!”
央企千亿增持:国资“压舱石”稳市场
面对市场非理性波动,国资央企作为国民经济的“压舱石”迅速行动。4月7日,国有资本运营平台中国诚通、中国国新率先打响增持第一枪,旗下公司增持ETF和中央企业股票。次日,两大央企再放大招:
中国诚通宣布拟使用1000亿元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资金,用于增持上市公司股票;
中国国新旗下国新投资有限公司首批增持金额达800亿元,标的涵盖中央企业股票、科技创新类股票及ETF。
此外,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宣布,未来12个月内将增持旗下A股及H股股份,金额不低于28亿元且不超过56亿元。据不完全统计,4月7日至8日,15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新增股东增持计划,金额上限合计173亿元;10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新增回购计划,金额上限合计34亿元。
民企百亿回购:龙头“护盘”显担当
央企领衔的同时,民营龙头企业亦不甘落后。4月7日晚间,宁德时代发布公告,拟使用40亿至80亿元自有或自筹资金回购股份;4月8日早盘,美的集团宣布回购金额不低于15亿元且不超过30亿元。此外,荣盛石化控股股东计划增持10亿至20亿元,赛轮集团实际控制人一致行动人拟增持5亿至10亿元。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分析称,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大规模回购,向市场传递“价值低估”的明确信号,有助于稳定股价、提振信心。数据显示,仅4月7日至8日,民企回购增持金额上限即超200亿元,成为护盘力量的重要组成。
政策工具精准滴灌:508亿背后的制度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此轮增持回购潮中,央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了关键作用。中国诚通、中国国新等均使用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资金,专项政策工具的精准滴灌,既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又提升了市场流动性。
“这是政策与市场的双向奔赴。” 中央财经大学资本市场监管与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晓表示,国资委支持央企增持回购有三大逻辑:
央企“压舱石”作用凸显:央企增持行为具有示范效应,强化资本市场稳定器功能;
估值修复与价值重估机遇:当前央企整体市盈率普遍低于市场均值,增持回购有助于推动价值回归;
制度性改革的延续:国资委近年推动央企考核从“规模导向”转向“价值创造”,央企积极增持回购是落实市值管理要求的具体举措。
信心修复与长期逻辑重塑
此轮增持回购潮的直接影响已显现:
短期企稳:三大指数连续两日反弹,市场情绪显著回暖;
长期逻辑重塑:资金加速向优质央企及科技龙头集中,推动市场结构优化。
以中国石油为例,其增持计划发布后,股价两日累计涨幅近5%,带动能源板块走强;宁德时代回购公告发布后,创业板指次日上涨1.83%,新能源赛道集体反弹。
这不仅是资金面的支持,更是基本面信心的传递。 田利辉认为,增持回购潮背后,是企业对自身价值的坚定信心,也是对市场长期向好的战略判断。
外资机构与散户视角
外资机构:看好A股长期配置价值
多家外资机构对此轮护盘行动表示认可。高盛分析师指出:“央企和民企的协同行动,表明中国政策层对资本市场的重视,外资长期配置A股的逻辑未变。”摩根士丹利则上调A股评级至“超配”,认为当前估值已具备吸引力。
散户投资者:信心回暖但观望情绪犹存
尽管市场反弹,但散户投资者仍显谨慎。某股票论坛调查显示,超60%的散户认为“护盘资金短期托底有效,但基本面改善仍需时间”。部分投资者表示,将关注一季报业绩及政策后续动向再决定是否加仓。
行业联动:护盘潮催生主题投资机会
此轮增持回购潮不仅稳定了市场,还催生了主题投资机会:
高股息板块:央企增持带动高股息股票受追捧,中国神华、长江电力等个股表现强势;
科技成长股:宁德时代等龙头回购提振新能源、半导体板块情绪,科创50指数两日上涨超3%;
ETF资金流入:宽基ETF成交量显著放大,沪深300ETF两日净流入超200亿元。
未来展望:护盘潮能否演变为反转行情?
尽管市场短期企稳,但长期走势仍需观察。分析人士指出,此轮护盘潮的持续性取决于两大因素:
政策力度:央行再贷款工具的规模与覆盖范围是否进一步扩大;
基本面改善:企业盈利修复与宏观经济复苏能否形成共振。
李晓表示:“长期来看,随着资本市场制度改革红利释放,资金或持续向优质央企及科技龙头集中。但短期波动难以避免,投资者需理性看待护盘行动的市场效应。”
护盘潮下的冷思考
短期套利风险:部分资金可能借护盘行情短期炒作,需警惕高位接盘;
基本面分化:非龙头股或继续承压,行业轮动加剧;
政策依赖度:若后续政策力度减弱,市场或重回震荡。
508亿增持回购潮,是A股市场的一场“信心保卫战”。国资央企的“压舱石”作用、民营龙头的“护盘”担当,以及政策工具的精准发力,共同构筑起市场的稳定器。这场由政策与市场共振引发的行动,不仅为短期企稳注入动力,更可能重塑A股的长期逻辑——从“政策市”向“价值市”转型,从“资金驱动”向“基本面驱动”演进。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总会押着相同的韵脚。在这场护盘潮中,A股能否真正走出底部、开启新篇章?答案或许藏在政策与市场的持续博弈中,但有一点已毋庸置疑:信心,比黄金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