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2025年4月回调后中美巨头企业估值与市值,覆盖科技(英伟达/苹果VS小米/腾讯)、消费(耐克/茅台)、能源(埃克森美孚/中石油)、医药(强生/恒瑞)等赛道。美科技巨头市值绝对领先(英伟达2382亿VS小米53亿),但中国消费品牌估值反超(茅台PE 22.5>耐克13.2)。中美产业博弈呈现"科技断层+消费分野"双轨格局。
美股回调撕开了全球产业话语权的真实图景:
科技代差固化:英伟达(PE 86.8)与苹果(PE 31.2)凭借AI芯片和生态垄断,市值超中国同行10倍以上,反映底层技术代际差距;
消费估值倒挂:茅台(PE 22.5)和安踏(PE 13.0)估值碾压国际竞品(耐克PE 8.2,Lululemon PE 29.2未在列),凸显中国消费市场的封闭溢价与品牌护城河;
能源医药分野:埃克森美孚(PE 13.2)与中石油(PE 5.7)的估值倒置,强生(PE 20.0)与恒瑞(PE 4.2)的市值鸿沟,暴露全球产业链分配逻辑差异。
资源类估值体系趋同:中铝/美铝PE均为个位数,且相对接近(8.7vs7.8),显示大宗商品企业的价值锚更依赖全球市场需求。
$苹果(AAPL)$ $小米集团-W(01810)$ $Meta Platforms, Inc.(META)$ $英伟达(NVDA)$ $腾讯控股(00700)$ $阿里巴巴(BABA)$ $亚马逊(AMZN)$ $强生(JNJ)$ $中芯国际(00981)$ $星座品牌(STZ)$ $美国铝业(AA)$ $杜邦(DD)$ $中国铝业(02600)$ $恒瑞医药(600276)$ $安踏体育(0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