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四川省卫健委等五部门近日印发《关于推动支持创新药临床应用的通知》,提出将建立创新药入院绿色通道,医疗机构不得以医保总额限制、医保支付改革等为由限制创新药临床应用。国资委鼓励国有企业在生物医药等领域开展并购重组。沙利文统计显示,2024年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超过1.13万亿元。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至2030年,中国创新药行业市场规模有望接近2.3万亿元。此外,多家药企发布财报,净利润同比大增。圣诺生物公告,预计一季度净利润增长137.97%-190.85%。恒瑞医药净利润为63.37亿元,同比增长47.28%。信达生物实现首次盈利,同比扭亏净赚近3.32亿元。另一家创新药企三生制药净利润20.90亿元,同比增加34.9%。
近年来,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在政策推动下迎来快速发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明确支持外资企业参与生物制品分段生产试点,优化药品带量采购,便利创新药加快上市,推动生物医药产业资源配置优化。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强调,要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深入实施生物医药等先导产业新一轮“上海方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国务院国资委召开“AI+”专项行动深化部署会,要求国资央企抓住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窗口期,强化科技创新,聚焦关键领域,加速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重庆市国资委加快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强调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国家药监局副局长黄果赴山东调研,强调优化审评审批流程,支持创新药研发和对外合作,增强跨国企业在华投资信心。这些政策举措共同构建了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的良好生态,为创新药的研发和上市提供了有力支撑。
创新药市场在中国政策推动下迎来快速发展,市场潜力巨大。围绕创新药布局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品种和“空间大”“格局好”的品类,有望成为投资主线。随着医保政策的优化和创新药丙类目录的推出,创新药的市场准入和支付环境将进一步改善,推动市场需求增长。此外,中国创新药企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前景广阔。医疗设备更新换代需求旺盛,政策支持力度加大,随着集采影响减弱和高端产品放量,企业或迎来发展拐点。消费提振政策同样有望推动眼科、口腔、医美等优质赛道及相关周边产业回暖。
相关产品:港股创新药ETF(159567)、创新药ETF(159992)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