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8日,深圳启动了全国最大规模的车网互动(V2G)实测,标志着新能源汽车与电网之间的双向充放电功能进入全面应用阶段。此次实测覆盖全市超过760个充电场站,超过1.7万车次参与,互动电量达到8.8万度,为全国车网互动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提供了重要示范。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最大规模的车网互动示范站,莲花山超充站在本次实测中表现突出,成为全国首个单日放电量破万的场站,单日放电量超过13000度。该站配备了22台V2G桩、36支V2G枪,支持最大放电功率达2160千瓦,可同时满足46辆车的充放电需求。单桩最大充放电功率达600千瓦,放电速度较普通桩提升10-20倍,充电速度最快可达每分钟10度电,比普通超充站提升25%以上。实测中,莲花山超充站最大放电功率达1052千瓦,实现了兆瓦级V2G,为全国车网互动技术的发展树立了标杆。
此次实测不仅验证了车网互动技术的可行性,还为车主带来了实际收益。深圳全市电动汽车车主可以将富余电量反送回电网,每反送1度电可获得4元补贴,比低谷期充电1度电花费0.4元,净赚3.6元。这一机制吸引了大量车主参与,尤其是网约车司机,他们利用休息时间反向放电,既降低了运营成本,又为电网提供了灵活调节能力。例如,网约车司机林先生利用吃饭时间向电网反送1小时电,获得200元补贴,剩余电量仍可满足后续行驶需求。
此外,本次实测还首次实现了纯电动重卡泥头车的反向放电。位于深圳坪山的马峦山郊野公园充电站,每辆重卡可持续放电300度,相当于30多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量,为城市在极端天气或灾害中的应急保供提供了新思路。据统计,广汽、蔚来等十多个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共2732车次参与向电网放电,总放电量达4.3万度,向车主发放补贴16.3万元。
深圳在车网互动领域的探索不仅限于技术验证,更注重商业模式的创新。本次实测通过“邀约填谷充电、V2G反向放电、智能有序充电”三大核心模式,依托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和顺易充平台实时监测互动效果,验证了电鸿快充协议、全液冷超充设备、远程调控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深圳供电局市场及客户服务部副总经理孙晓佳表示,本次活动实现了多场站联动、多场景覆盖,打通了重卡放电关卡,有效挖掘了车网互动的调节潜力,对超大城市电网供需平衡、新能源消纳、应急保供和提升城市韧性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深圳持续推进“车-桩-电池-电网”的“电力充储放一张网”建设。2024年,深圳建成超充站1030座,光储超充和车网互动一体化站100座,新建充电桩13.4万个,累计建成充电桩达42万个,成为全国首个实现超充站、充电枪数量超过加油站、加油枪数量的“双超”城市,超充站数量是加油站数量的2倍,基本实现“一公里超充出行圈”。
深圳此次全国最大规模车网互动实测的成功实施,不仅为全球特大城市智慧能源转型提供了标杆范例,也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的深度融合开辟了新的发展路径。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商业模式的完善,车网互动将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为城市能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