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10家上市公司因环境违规被罚 国中水务、电投能源等企业环保处罚引关注

2025-03-31 07:10:33
金融界
金融界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2025年3月第三周和第四周,A股市场再度掀起环保风暴。根据《每日经济新闻》与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联合发布的“A股绿色周报”第194期,共有10家上市公司因环境违规行为被处罚,涉及超标排放、环保设施未经验收即投入使用等问题。其中,国中水务控股公司太原豪峰

2025年3月第三周和第四周,A股市场再度掀起环保风暴。根据《每日经济新闻》与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联合发布的“A股绿色周报”第194期,共有10家上市公司因环境违规行为被处罚,涉及超标排放、环保设施未经验收即投入使用等问题。其中,国中水务控股公司太原豪峰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因超标排放水污染物被罚款40万元,电投能源因环保设施未经验收即投入使用被罚款35万元。这些事件不仅暴露了企业在环保管理上的漏洞,也引发了市场对上市公司环境责任的广泛关注。

超标排放成重灾区 国中水务控股公司被罚40万元

国中水务控股公司太原豪峰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因超标排放水污染物被太原市生态环境局罚款40万元。根据太原市生态环境局出具的处罚书,太原豪峰在2024年12月10日、12月12日和12月17日的监测数据中,总氮和氨氮的日均值均超出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其中,总氮在线监控数据日均值分别为15.24mg/L和15.3mg/L(执行标准15mg/L),氨氮在线监控数据日均值分别为2.49mg/L和3.59mg/L(执行标准2mg/L)。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三条,太原豪峰被处以40万元罚款。这一事件不仅影响了国中水务的财务表现,也可能对其品牌形象和投资者信心造成长期损害。

环保设施未经验收 电投能源被罚35万元

电投能源因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经验收即投入使用,被通辽市生态环境局罚款35万元。处罚书显示,电投能源在南露天煤矿采区内建设的《南露天煤矿疏干水净化处理系统项目》和北露天煤矿采区外建设的《北露天煤矿疏干水净化处理系统项目一期》未经验收即投入生产使用。依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电投能源被处以35万元罚款。这一行为不仅违反了环保法规,也暴露了企业在项目管理和环保合规方面的不足。

环境风险成上市公司重要经营风险

本期“A股绿色周报”数据显示,生态环境领域违法违规等风险信息共关联到10家上市公司,其中6家属于国资控制的企业。这些企业背后共有88.73万户股东,投资标的登上环境风险榜,可能使投资者面临投资风险。环境风险不仅关乎企业发展,也关乎企业形象。随着ESG(环境、社会责任及管治)投资理念逐步升温,投资者越来越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上市公司在财务投资和战略决策中,必须更加重视环境责任,以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保护投资者利益。

环保监管信息公开水平不断提升

环境信息数据的公开有赖于环境监管信息公开水平的不断提升。从2008年《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到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五章专章确立“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信息公开从制度建设上得到保障。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依法公开环境信息、完善公众参与程序,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提供便利。

结语

10家上市公司因环境违规被罚事件,再次敲响了环保合规的警钟。上市公司应加强环境管理,提高环保合规水平,以维护企业形象和投资者信心。同时,投资者也应提高警惕,全面评估投资标的的环境风险,做出更为明智的投资选择。随着环保监管的不断加强,环境风险已成为上市公司不可忽视的重要经营风险。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