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每年省450亿!公募降费深化:指数基金单省10亿,QDII全面迈入1.2%时代

2025-03-26 15:10:41
有连云
有连云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2025年,中国公募基金行业迎来系统性费率改革的关键之年。随着管理费、交易佣金、销售费用“三阶段降费”路径的深入推进,行业正从单一成本削减转向利益分配机制重构,推动投资者获得感与行业高质量发展形成共振。

在管理费改革方面,年初以来多只QDII及权益类基金密集发布调费公告。摩根欧洲动力策略股票(QDII)、摩根日本精选股票(QDII)等五只产品自3月31日起,年管理费率从1.8%统一下调至1.2%;宏利印度股票(QDII)、国富亚洲机会股票(QDII)等产品同期完成相同幅度调整。据Wind数据显示,经过此轮调降后,公募基金行业1.5%-1.8%的高管理费率已基本退出市场,标志着始于2023年的第一阶段降费目标全面达成。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改革不仅覆盖QDII产品,权益类基金如宏利复兴混合、汇丰晋信低碳先锋股票等也同步完成费率调降,行业整体迈入“1.2%时代”。

交易佣金改革作为第二阶段核心任务,成效在最新披露的2024年数据中得到验证。根据监管要求,被动型基金佣金费率上限设定为万分之2.62,主动型基金不超过万分之5.24。

随着前两阶段改革落地,2025年行业聚焦第三阶段销售费用调整。研究机构测算显示,若将客户维护费分成比例从27%调降至20%,可释放约41亿元让利空间;股票型、混合型等产品的销售服务费若统一降至0.2%,年度节省规模达67亿元,调至0.1%则可扩大至177亿元。此外,赎回费计入基金资产的新规预计增加约12亿份资产规模,直接惠及存量持有人。这些措施与监管部门提出的“年均为投资者节约450亿元”目标形成呼应。

此次系统性改革得到政策强力支持。证监会《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规范销售收费机制,引导短期资金转为长期配置。值得关注的是,指数基金领域迎来深度变革,指数基金领域改革成效尤为突出,存量产品指数使用费改由管理人承担后,仅此一项每年即为投资者节省近10亿元,头部机构管理规模超百亿的ETF产品单只年省成本可达300万元

在费率改革推动下,行业生态正发生根本性转变。超过690只基金产品加入降费行列,涉及规模达3.2万亿元,其中宽基ETF管理费普遍降至0.15%,托管费调至0.05%。这种“费率透明化”趋势倒逼机构优化成本结构,头部公募依托规模效应加速资源整合,中小机构则转向特色化产品寻求突破。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公募行业“四大费用”合计同比减少12%,管理费、交易佣金降幅分别达14%和31%,印证改革实效。

这场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的深度变革,正在重塑行业竞争逻辑。随着考核机制转向“三年业绩权重不低于80%、五年不低于50%”的长周期评价体系,基金经理短期投机行为受到刚性约束。薪酬改革方案明确,跑输基准10%或负收益产品的基金经理薪酬将降50%,并建立业绩追索机制。Wind数据显示,当前约40%的主动权益基金面临达标压力,行业或将迎来投研能力的全面洗牌。

从管理费调降完成阶段性目标,到交易佣金实质性下降,再到销售费改革蓄势待发,公募基金行业正沿着清晰的改革路径稳步推进。在“引导短期资金转为长期配置”的政策导向下,这场变革不仅关乎成本优化,更意味着行业从规模驱动向价值创造转型,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随着费率每降低0.01%产生的复利效应逐步显现,公募基金有望真正成为普惠金融的典范,助力投资者共享资本市场发展红利。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