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不到三年,就已经开始冲刺IPO,华为前高管成立的光伏企业,有望创下中国储能企业最快IPO纪录。
近日,据港交所披露,思格新能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格新能源”)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保荐人为中信证券、法国巴黎证券(亚洲)有限公司。
据了解,思格新能源成立于2022年5月,由前华为智能光伏业务总裁许映童创立,距今成立尚不满三年。
IPO前,许映童直接控制思格新能源约10.18%的股权,并通过其控股实体(上海鸥集、上海谷廪、上海麦廪及上海麦塔)间接控制约39.10%的股权。
除许映童外,思格新能源核心高管团队大多来自华为,包括总裁张先淼、软件部负责人刘秦维、全球品牌总监杨顺霞等。
顶着“华为”光环,思格新能源2023年完成第二轮融资后,的估值已达30亿元。此时公司刚刚发布第一款户储产品不久,销售收入只有几百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发起IPO前,思格新能源已完成了三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高瓴创投、华登国际、云晖资本、钟鼎资本、天堂硅谷、国核投资、永康市碳中和新能源产业基金等,估值已达43亿元。
招股书显示,思格新能源是一家利用技术和产品创新重塑分布式储能系统行业,是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领域的全球领先者,核心产品为全球首款AI 赋能的五合一光储充一体机——SigenStor。
作为一家光储企业,SigenStor是思格新能源于2023年6月推出旗舰产品,贡献了公司超90%的营收,是公司名副其实的“命脉”。
业绩表现上,思格新能源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九月的营业收入分别为0元、5830万元、7亿元,营业收入呈现爆发式的快速增长。
虽然营收快速增长,不过在这期间,思格新能源分别录得净亏损7620万元、3.74亿元和5340万元,累计亏损达5.03亿元,目前还未实现盈利。
目前来看,思格新能源整体依旧处于一个快速扩张的模式当中。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前九个月,思格新能源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分别为3610万元、3.70亿元和2.00亿元,累计净流出6.06亿元;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分别为1.14亿元、9.3亿元和2.36亿元。
对于公司亏损,以及现金的持续流出,思格新能源在招股书中表示,由于我们不断开发产品及服务、开展营销及销售活动以提升品牌知名度、雇用更多人员、扩大客户群及向海外扩张,收入的增加部分可能不足以抵销费用的增加。
本次IPO,思格新能源的募集资金计划用于扩大研发团队、加强营销及售后服务、扩张产能、多元化产品组合及扩展工商业光储充解决方案等。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