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港股市场在全球股市中表现突出,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恒生指数自2025年2月以来涨幅达5.29%,远超亚太地区其他市场,恒生科技指数更是累计上涨8.86%。这一强劲表现不仅让港股成为全球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也为投资港股的基金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港股科技板块领涨,基金收益飙升
港股科技板块的表现尤为亮眼。在DeepSeek等科技热点事件的推动下,港股科技股价值重估,相关股票价格大幅上涨。例如,腾讯控股的股价在2月18日盘中突破513港元/股,创下三年来的新高。阿里巴巴-W和快手-W等互联网公司的股价也相继达到阶段性高点。
这种强劲的市场表现直接带动了投资港股的基金业绩。数据显示,2025年1月南向资金净流入超800亿港元,创历史新高。众多基金产品因此受益,其中不少基金的年内收益超过10%。例如,吴远怡管理的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A的年内涨幅已超40%,而翟相栋管理的招商优势企业A也以超38%的业绩备受关注。
港股公司回购与大股东增持,市场信心增强
除了市场整体表现强劲外,港股公司的回购和大股东增持行为也进一步增强了市场信心。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约有130家港股公司实施回购,累计回购金额超300亿港元。这些行为不仅表明公司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也为股价提供了有力支撑。
外资机构纷纷看好,投资策略建议
外资机构对港股市场的前景也持乐观态度。多家国际知名投资机构如高盛、贝莱德和瑞银等均认为,中国科技资产正处于从“价值洼地”向“创新高地”的转型期。这一转变不仅受到政策红利和技术突破的驱动,也反映了全球资本对中国科技行业的重新评估。
对于投资者而言,专业人士建议采用“杠铃策略”来把握港股市场的投资机会。在防御端,配置高股息资产如银行、公用事业等,为投资组合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和坚实的安全垫;在进攻端,配置成长赛道资产如科技、医药等,捕捉估值与盈利双击的机会,实现资产的快速增值。
把脉港股后市行情
展望后市,港股市场仍具备较大的投资潜力。首先,港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具备较高的投资吸引力。其次,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和中国经济稳定发展,港股市场的盈利有望稳中有增。此外,美联储的降息周期也将为港股市场提供良好的流动性环境。
然而,投资者也需警惕市场风险。例如,美国的再通胀可能对港股市场造成一定压力,需要密切关注美国通胀数据和美债利率的变化。此外,海外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也可能对港股市场造成一定扰动。
综上所述,港股市场在2025年表现出色,科技板块的强劲表现和外资机构的看好为市场注入了强大信心。投资者在把握投资机会的同时,也需关注市场风险,合理配置资产,以实现稳健的投资回报。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