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智能车ETF泰康更名背后:行业趋势与投资机遇

2025-02-24 09:49:27
有连云
有连云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今日(2025年2月24日),智能电车ETF泰康(159720.SZ)将正式更名为智能车ETF泰康(159720.SZ)。此次更名不仅反映了基金管理方对智能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也体现了其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近期,受益于AI和智驾技术升级、政策预期、需求释放三重Beta催化,智能车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龙头代表性强,覆盖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链

智能车ETF泰康追踪的是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选取主营业务涉及智能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感知系统、决策系统、执行系统、通讯系统、整车生产等50家公司。

前十大重仓股占比63.34%,第一大重仓股是电池龙头宁德时代,市值1.19万亿,占比14.94%;第二代重仓股是乘用车龙头比亚迪市值1.04万亿,占比14.48%。前两大万亿市值成分股合计占比29.42%!目前A股万亿市值上市公司仅12家,这其中仅宁德时代与比亚迪为民营企业!

其他前十大公司还包括汇川技术、韦尔股份、长城汽车等,显示出智能电动汽车产业的多元化布局。除了两家万亿市值的民营龙头企业,也有部分中小市值的高成长性公司。市值500亿元以下公司共34家,权重占比27.2%。

该指数不仅涵盖电池、整车制造等核心环节,还包含智能座舱、车载摄像头、激光雷达、汽车电子等智能化领域。与其他新能源车指数相比,该指数表征的是龙头企业引领下的完整智能车产业链布局,在保留电气化上游龙头的基础上,更多覆盖了智能化领域的龙头标的。当传统车企比亚迪扛起智驾平权大旗时,已无电动车新势力与传统车企之分,整个汽车产业链都已步入智能化浪潮中。显然,以智能车产业链仅有的万亿市值龙头企业为前两大权重的指数,更能反映智能汽车及产业链的未来发展趋势。

表1:前十大重仓股

image

比亚迪市值重回万亿,智驾平权引领产业变革

2025年2月14日,比亚迪重回万亿市值,成为A股第12家万亿市值公司。与此同时,宁德时代作为全球动力电池的龙头企业,市值也稳定在万亿以上。这两家公司不仅是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的前两大成分股,合计权重接近30%,更是智能汽车产业链的核心驱动力。

2025年1月末,DeepSeek发布的R1模型凭借其高性能与极低的算力成本,开创了“算力平权”新时代,重构了全球投资者对于中国科技企业的认知。2025年2月,比亚迪“智驾平权”的概念成为行业热点,比亚迪股票2月涨幅已超30%。2025年2月10日,比亚迪发布“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并宣布全系10万元以上车型标配该系统,海鸥智驾版起售价仅为6.98万元。这一系统将L2+自动驾驶辅助系统推向大众市场,首批搭载该系统的车型达21款,终结了汽车市场“智能驾驶等于高价”的格局。

比亚迪在智能化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降低智能驾驶的使用门槛,推动智能驾驶体验的广泛普及。而且,比亚迪拥有超过400万辆L2及以上级别车辆的数据基座,以及强大的研发实力,支持其在智能化领域的持续迭代和进化。

随着智驾平权,整个汽车行业都将迎来巨变。随着开源模型的成熟,比亚迪将发挥智驾领域的“鲶鱼效应”带动更多车企进入到智驾平权阶段,推广平价车的智驾。平价车大面积智驾应用,也将带动算法、芯片、域控、连接器、雷达、线控底盘等一系列供应链企业的崛起。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也将从领先的三电布局走向领先的智能化产业布局。

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宁德与比亚迪参会发言

2025年2月17日,民营企业座谈会在京召开。时隔6年3个月,中央再度专门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释放了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信号。此次座谈会聚焦新能源、科技创新和农业等关键领域,体现未来中国经济战略布局。参会企业家包括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等。

座谈会的召开为智能汽车产业链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民营经济的代表,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在民营企业座谈会的发言,不仅展现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也凸显了智能汽车产业链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两家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推动了智能驾驶和电池技术的普及,提升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全球竞争力。此外,随着“智驾平权”概念的兴起,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速度加快,市场对智能汽车产业链的信心进一步增强。

座谈会的召开传递了国家对民营经济和新能源产业的持续支持信号。会议强调,民营经济的发展政策“不能变,也不会变”,这为比亚迪和宁德时代等民营企业提供了稳定的政策环境和发展信心。此外,座谈会还强调了民营经济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坚定了企业的发展信心。座谈会核心议题聚焦新能源与科技创新,政府明确表态将“优化政策支持,推动技术突破与产业链协同”。

政策与市场双重利好,智能驾驶加速普及

市场空间广阔。2024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连续16年位居全球第一。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747.7万辆和275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2%和5.8%;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9%,较2023年提高9.3个百分点,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出口128.4万辆,同比增长6.7%。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成本不断降低,消费者接受度越来越高,智驾已成为汽车购买的关键影响因素。2024年L2级别自动驾驶渗透率达55.7% ,2025年汽车智能化将快速发展,预计L2级辅助驾驶渗透率将达到65%。分级别来看,L1-L2+级别智驾已较为成熟,预计2025年L3渗透率快速提升。

政策支持力度更强,推动L3商业化落地。各国加速自动驾驶相关法规制定,全球已有17个国家制定或修订自动驾驶汽车相关的法律法规,典型国家如德国、日本和美国。国内正逐步完善智能网联汽车法规,明确支持L3商业化应用。北京市通过了《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成为国内首部专门针对自动驾驶领域的地方性法规,计划于2025年4月施行。深圳发布《深圳市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行动方案》,提出6个方面22项具体举措;上海发放了首批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许可,即“完全无人载人车牌照”;武汉市作为全球最大的无人驾驶运营服务区,也通过了《武汉市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促进条例》,为高级别自动驾驶的测试和商业化提供了重要的法律支持。

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链在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持的多重推动下,正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龙头企业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凭借其在智能化和电气化领域的突破,引领行业变革,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和产业链的升级。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政策环境的持续优化,智能车ETF泰康(159720.SZ)所追踪的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将成为投资者捕捉智能汽车产业链未来增长潜力的重要工具。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