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期就《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办法(暂行)》及《稀土产品信息追溯管理办法(暂行)》公开征求意见,进一步推动稀土行业规范化与高端化转型。与此同时,电解铝市场淡季表现超预期,铝价在供需韧性支撑下蓄力旺季行情,行业结构性机会逐步显现。
一、稀土行业:政策落地加速供给整合,价格中枢稳步上移
政策框架强化供给刚性约束
此次《管理办法》明确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指标仅下发至国家组建的大型稀土集团,集团外的冶炼分离企业将难以获取生产资质,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同时,首次将进口稀土矿纳入总量管控范围,有效防止海外低价资源冲击国内供需平衡,进一步巩固国内供给调控能力。
全流程追溯助力行业透明化
《信息追溯管理办法》要求企业建立产品流向记录制度,并每月上报数据至追溯系统,实现稀土产品“一物一码”可追溯。这一举措从生产端到流通端全面压缩灰色产能空间,减少市场投机行为,为价格稳定奠定基础。
市场反应与价格表现
政策发布后,稀土现货价格快速响应。据中国稀土行业协会数据,2月20日稀土价格指数单日上涨2.43%至181点,轻稀土氧化镨钕上涨1.6%至44.1万元/吨。资本市场方面,中国稀土、广晟有色等头部企业股价同步拉升,市场对供给侧改革下盈利改善的预期显著增强。
二、电解铝:淡季库存增幅趋缓,出口预期支撑价格韧性
供应增量与成本支撑并存
当前国内电解铝复产持续推进,山西、四川地区产能逐步释放,行业开工率维持高位。但氧化铝价格已回落至3300元/吨的成本线附近,铝土矿进口成本同比涨幅超30%,冶炼成本重心抬升对铝价形成底部支撑。
需求端结构性亮点突出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维持高景气度,带动铝板、铝棒加工需求回升,电解铝理论消费量环比增长。叠加海外贸易政策扰动下铝材出口窗口持续开启,国内新增产量有望通过出口消化,缓解短期库存压力。
库存分化预示旺季潜力
截至2月中旬,LME铝库存较前一周减少1.81万吨至54.8万吨,而国内社会库存增至86.78万吨,增幅环比收窄。随着3月传统消费旺季临近,国内检修高峰及出口增量或推动库存拐点提前到来,铝价上行空间逐步打开。
结语
稀土行业在政策驱动下步入深度整合期,供给刚性约束与追溯体系完善将长期支撑价格中枢;电解铝则凭借成本支撑与出口潜力,淡季蓄力为旺季行情铺路。两大领域结构性机会明确,行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日益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