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恒生综指迎来新一轮检讨结果,所有变动将于3月10日正式生效,港股通也将随之调整。此次调整后,小菜园获纳入恒生综指等10项指数,即将正式成为港股通标的。
纳入港股通对于小菜园而言是一个价值重构的新起点。从登陆港交所到纳入港股通,小菜园仅用了2个多月,也足以证明资本市场对其实力与潜力的认可。
具体来看,这意味着小菜园有望获得更多南向资金的关注,迎来被动基金的增量注入,以及基于港股通“认证”推动市场对其长期价值的挖掘,提高市场地位和声誉等,还可能触发MSCI等国际指数的后续纳入,从而持续提升流动性和投资价值。
如今,港股市场也在持续走强,南向资金仍在不断加仓港股,仅1月南向资金月净流入额约1256亿港元,创近4年单月最高;叠加DeepSeek等催化,外资做多热情恢复,提高了反弹空间。多家机构纷纷也上调指数目标,如中银国际上调恒指今年底目标至25700点。
在此背景下,纳入港股通能够更充分地受益,为小菜园提升投资价值提供强劲的动力和支撑。
迅速被纳入港股通背后,得益于小菜园优质的基本面,以及在此基础上稳健的市场表现,上市以来市值持续攀升。
小菜园主打新式徽菜,高质价比的产品和服务体验,充分迎合当前消费者对中式正餐品牌的期望,或者说品质升级的核心趋势,包括好吃不贵、健康美味、食材新鲜等。这使得其稳步提升品牌影响力与业务规模。
不仅如此,小菜园建立了标准化的运营模式和管理体系,实现强大的供应链管理,在确保食材高品质和稳定供应的同时,有效控制成本,提升运营效率。小菜园亦正在通过扩大门店网络、增强供应链能力、升级智能设备及数字化系统等,加速提升市场竞争力。
这些为小菜园持续的规模化扩张和稳健的业绩表现提供坚实支撑,向市场传递出其能够不断创造价值的信心。
在门店扩张方面,小菜园持续推进全国化布局,开年在安徽、江苏、北京、河南新开4家门店,目前直营门店网络已覆盖中国14个省级行政区、148座城市,数量突破673家。而且,小菜园在华东地区实现高门店占比,为业绩注入稳定的增长动力,可以看到,在消费市场走向重要窗口之一的春节,以上海为代表的华东地区餐饮消费回暖明显。
更开阔的视角下,餐饮业已经进入深耕时代。随着大众愈发追求餐饮的高质价比,连锁餐饮品牌将更具竞争力,使连锁化进程加速,同时行业整体面临的挑战仍不容忽视,如原材料、人力成本波动等压缩着餐饮品牌的利润空间,标准化和成本管控等能力是提升同业竞争力的关键。小菜园由此有望持续脱颖而出。
DeepSeek将加速AI技术在餐饮等行业的渗透,炒菜机器人等引起更多关注,带来智能化升级的可能,小菜园较早应用炒菜机器人,走在行业前列。
此前,小菜园还获得了多家券商的认可,比如国泰君安国际给予其“超配”评级,也反映出市场对其价值的深度挖掘和认同。
且据业内人士透露,很多国内券商和投资人对小菜园展现出浓厚兴趣,但由于小菜园尚未纳入港股通,交易渠道受限,无法入场布局,当下都在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等待小菜园正式纳入港股通,解除交易限制。
总的来说,随着港股通调整的正式生效,小菜园将就此踏入资本市场的全新阶段,可能开启新一轮的价值释放。后续,期待小菜园能够带来更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