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2月19日 10:42,恒生医疗保健指数(HSHCI)强势上涨1.15%,成分股微创机器人-B(02252)上涨7.73%,晶泰控股-P(02228)上涨7.56%,平安好医生(01833)上涨5.66%,金斯瑞生物科技(01548),诺诚健华(09969)等个股跟涨。恒生医疗ETF(513060)上涨2.31%,最新价报0.44元,盘中成交额已达11.48亿元,暂居可比ETF1/3,换手率7.47%。
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2月18日,恒生医疗ETF近1周累计上涨7.73%,涨幅排名可比基金1/3。
规模方面,恒生医疗ETF最新规模达152.81亿元,创近1年新高,位居可比基金1/3。
份额方面,恒生医疗ETF近3月份额增长5.25亿份,实现显著增长,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1/3。
数据显示,杠杆资金持续布局中。恒生医疗ETF最新融资买入额达2.04亿元,最新融资余额达6.11亿元。
绝对收益方面,截至2025年2月18日,恒生医疗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28.34%,最长连涨月数为4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38.75%,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6.51%。
超额收益方面,截至2025年2月18日,恒生医疗ETF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2.02%,排名可比基金1/3。
截至2025年2月14日,恒生医疗ETF近1个月夏普比率为1.81,排名可比基金1/3,同等风险下收益最高。
回撤方面,截至2025年2月18日,恒生医疗ETF今年以来最大回撤4.20%,相对基准回撤0.35%,在可比基金中回撤最小。
费率方面,恒生医疗ETF管理费率为0.50%,托管费率为0.15%。
跟踪精度方面,截至2025年2月18日,恒生医疗ETF今年以来跟踪误差为0.029%,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最高。
华泰证券指出,随着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AI技术的不断演进,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涵盖病理研究、药物研发、基因检测、疾病筛查、辅助诊断、影像分析、精准医疗等几乎所有医疗环节,实现医疗水平提升、增加医疗服务可及性以及降低医疗成本。近期,DeepSeek的大幅降低训练成本,同时开源模式能够实现本地化部署,更好的保障数据隐私及安全性,加速推动医药企业及医疗机构拥抱AI。随着越来越多AI发现的分子进入临床试验,国家儿童医学中心推出AI儿科医生,AI将重塑新药研发的生产模式、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式,让“难以研发的药”、“无法治愈的病”从不可能变成有可能。“AI+医疗”此前被市场低估,2025应重视相关投资机会。
恒生医疗ETF紧密跟踪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提供一项市场参考指标,反映在香港上市、主要经营医疗保健业务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14日,恒生医疗保健指数(HSHCI)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百济神州(06160)、药明生物(02269)、信达生物(01801)、京东健康(06618)、石药集团(01093)、康方生物(09926)、阿里健康(00241)、中国生物制药(01177)、巨子生物(02367)、国药控股(01099),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6.34%。
恒生医疗ETF(513060),场外联接(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QDII)A:014424;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QDII)C:014425)。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