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TradingView
微软(MSFT)去年的股价来回震荡,主要原因是其云业务增长速度放缓,利润率下降。与云业务相关的问题似乎更多是暂时的,而非结构性的衰退,我们对其未来业务好转持乐观态度。毕竟,微软是一家拥有强大商业护城河的公司,并且正大力投资人工智能领域。然而,以 32 倍的市盈率来看,微软的估值并不便宜,因为其他 MAG7 公司,如谷歌和 Meta,可能是更划算的选择。
从历史上看,微软在 20 世纪 80 年代和 90 年代通过开发和销售 Windows 操作系统成为了科技巨头。如今,微软拥有多条不同的业务线,主要分为三个业务板块:
直到最近,这三个板块对收入和利润的贡献相对均衡,但由于商业软件和云业务的较高增长,我们可以看到微软更加依赖这两条业务线。
来源: TradingKey, SEC Filings
来源: TradingKey, SEC Filings
企业软件市场规模庞大且复杂,拥有众多功能各异的产品(如商业电子邮件、通信工具、生产力工具、数据库解决方案等)。由于不同产品和参与者可能各有优缺点,或者目标客户群体不同,因此很难对它们进行比较。尽管如此,可以肯定的是,微软及其旗舰产品 Office 365 提供了市场上最全面的工具集合。
谷歌是另一个能提供与微软类似系统化工具的市场参与者。然而,谷歌 Workplace 的客户群体与微软的有所不同。谷歌通过更亲民的价格,将自己定位为对规模较小、增长迅速且以云为基础的企业更为友好的选择。另一方面,微软的优势在于大型且成熟的企业客户。
我们还有其他参与者,如 Salesforce、SAP、Monday.com和 ServiceNow,它们更专注于企业资源规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和项目管理。这些参与者和产品更多地被视为对微软和 Office 365 的补充,而非潜在的替代品。
我们认为,微软在该行业的主要地位将得以维持。经过数十年的运营,微软与客户建立了牢固的联系,在客户中树立了强大的品牌价值和市场份额。长期的业务绑定也使得客户的转换成本高得不合理。因此,不太可能出现大量客户从微软迁移到竞争对手平台的情况。
云业务是指通过互联网提供对硬件和计算资源的按需访问。云计算行业可以概括为三种主要的服务模式,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云计算模式的部署方式也有所不同:
云计算行业的分散程度低于商业软件行业。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排名前三的明确参与者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 —— 亚马逊(AWS)、微软(Azure)和谷歌(Google Cloud)。它们提供涵盖所有云类型和服务模式的服务。然而,AWS 更专注于 IaaS,而 Azure 和谷歌云则专注于 PaaS 和 SaaS。
来源: Generating Value
来源: Generating Value
来源: Generating Value
从过去几年的市场份额变化趋势来看,我们可以明显看到亚马逊的市场份额在下降,而微软和谷歌的市场份额在增加。
作为最早的云计算公司,亚马逊凭借先发优势,在早期占据了行业内的主导市场份额。然而,像 Azure 和谷歌云这样的后起之秀正在成功追赶。亚马逊网络服务(AWS)仍然拥有三者中最全面、系统化的工具包,但这也意味着 Azure 和谷歌云有更大的增长空间。
Azure 和谷歌云似乎分别在大型企业客户和中小企业中找到了更好的定位。就 Azure 而言,它与微软系统的集成相对顺畅,这使得微软云业务的竞争力相当强劲。
最近,我们观察到所有云计算参与者都出现了增长放缓和利润率下降的情况。具体到 Azure,我们可以看到其增长率降至 20% 以下,运营利润率下降了几个百分点。
尽管投资者担心需求放缓,但实际情况是,供应问题导致收入增长下降。目前,物理基础设施(建设数据中心)的发展速度跟不上云服务需求的增长速度,暂时限制了整个云计算行业的增长。截至目前,行业普遍乐观地认为,随着资本支出的增加,供应瓶颈将得到解决。
微软人工智能战略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其与 OpenAI 的关系,OpenAI 是拥有 ChatGPT 全套模型的公司。双方的业务关系相当复杂,大部分细节尚未完全披露,但大致情况如下:
在未来 2 到 3 年的平均收入增长方面,我们预计增长率将在 15% 左右。一方面,微软所处的市场已经相当成熟,市场渗透率已经处于合理水平。然而,未来几年也有一些推动收入增长的积极因素:
在盈利能力方面,尽管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支出增加,但我们预计利润率不会有显著变化,因为我们将看到公司目前正在实施的新的高利润率功能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目前,微软的市盈率约为过去一年盈利的 32 倍。这个数字并非极高,但也不算低,因为它略高于该公司的历史市盈率水平。这意味着其股价的增长空间有限。然而,人工智能对微软估值的影响程度还有待观察。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