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月11日),大盘震荡回调之际,高股息再度出手护盘。聚焦“高股息+低估值”大盘蓝筹股的价值ETF(510030)几乎全天红盘震荡,最终场内价格逆市收涨0.51%,日线四连阳。
成份股方面,汽车、银行、通信、交通运输等板块部分个股涨幅居前。截至收盘,上汽集团大涨4.57%,建设银行涨3.49%,中国电信、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招商轮船等涨超2%,中远海控、农业银行、中国海油、北京银行等多股涨超1%。
消息面上,近期,多家外资机构发声,看好中国股市,包括高盛、德意志银行等头部机构密集发布了积极看多的观点。
德意志银行亚太区公司研究主管马力勤日前在报告中称,2025年或将成为全球投资界重新认知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一年。马力勤认为,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进程有望使“估值折价”逐渐消失,并有望在未来扭转为“溢价”。中期来看,国际投资者将加速增配中国资产,预计A股及港股在中期或将延续涨势。
美国银行策略师建议投资者关注中国股票,认为2025年初美国股市上涨趋势停止后,其全球市场领先地位或将进一步减弱,而中国股市或将更具吸引力。
高盛近期在研报中称,在中性预期及乐观预期下,MSCI中国指数今年或均有较大程度涨幅,整体中国股票市场的增长亦值得期待。
就高股息风格而言,部分国内机构亦发声看好,江海证券指出,考虑到上市公司加大分红力度的趋势在加强,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对高股息公司的吸引力也更大,高股息驱动的红利投资底层逻辑没有改变,高股息红利资产或仍是长期配置上的核心选择方向之一。
从估值方面来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昨日收盘,价值ETF(510030)标的指数180价值指数市净率为0.84倍,位于近10年来30.33%分位点的相对低位,中长期配置性价比凸显。
展望后市,华泰证券认为高股息支撑因素仍存:
(1)政策催化下有确定性增量资金。节前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其中提到抓紧推动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改革试点、要求险资每年需将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其偏好的高股息资产将迎来确定性长线增量资金;
(2)性价比仍在。对于追求绝对收益的资金而言,中证红利股息率(发布方口径)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差值持续突破2022年以来常态区间,截至2月6日,位于2022年以来最高值;
(3)为应对外部扰动的防御品种。当前美国加关税政策力度、节奏演绎预测难度高,仍是不可忽视的风险事件,低β高股息是较好的防御配置。综合来看,当前高股息交易性机会来自于科技资产的交易过热,配置性机会来自于符合确定性增量资金偏好,或可逢低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