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月7日,已有13家上市银行披露了2024年业绩快报,这些银行均实现了盈利,且营收增速有所提升。在过去的一年里,得益于高股息概念的拉动,银行股板块表现亮眼,涨幅高达42.84%。展望后市,良好的业绩将为银行股走势提供基本面支持。
在这13家已披露业绩快报的上市银行中,包括4家股份行和9家城商行。从盈利增速来看,浦发银行拔得头筹,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52.57亿元,增速高达23.31%,而去年同期则为-28.28%。这一显著的增长背后,有着多重因素的推动。
浦发银行解释其经营效益增长的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数智化”战略成效显现,银行加大信贷资产投放力度,在“五大赛道”显著发力,负债质量和稳定性进一步增强,付息率管控取得成效;二是非息净收入同比增长,公司主动把握市场机遇,积极增厚投资收益,交易性资产等其他非息收入增长显著;三是通过精益化、精细化管理实现降本增效,业务及管理费同比下降;四是资产质量不断夯实,风险控制和处置水平持续提升,风险成本耗用同比减少。
去年12月,浦发银行还获得了第一大股东上海国际集团的增持,未来持股比例将提升至29.99%,这充分显示了上海国资对浦发银行经营发展的进一步支持。华福证券表示,浦发银行存量风险接近出清、信贷投放力度加大、净息差精细化管控初见成效,增长动能有望显著抬升。
然而,同在股份行梯队的招商银行和兴业银行业绩增长稍显乏力。在降低了拨备覆盖率的情况下,招商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2%,兴业银行则仅增长0.12%。此外,中信银行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33%,同时将拨备覆盖率提升至209.43%,比2023年末上升1.84个百分点。
相较于股份行,深耕区域的中小银行业绩表现更为亮眼,尤其是总部位于长三角地区的上市银行。数据显示,杭州银行、齐鲁银行、江苏银行和苏农银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增速分别为18.07%、17.77%、10.76%和10.53%。南京银行、长沙银行和宁波银行归母净利润也分别增长了9.05%、6.92%和6.23%。
区域中小银行取得良好业绩,既离不开业务规模的稳健增长,也与深挖地方发展机遇密切相关。以杭州银行为例,其资产规模已迈上2万亿元大关,存贷款规模实现两位数增长。齐鲁银行总资产、存贷款规模增速均在10%以上。信达证券研报指出,齐鲁银行上市以来扩表稳步增长,主要系重点聚焦新三年发展规划和数字化转型战略,推进优质企业合作,坚持稳中求进,同时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浪潮中抓住机遇,提升信贷投放效率。
作为银行业的标杆,上市银行资产质量稳中向好。其中,宁波银行和杭州银行资产质量最优,不良贷款率均为0.76%。截至2024年末,齐鲁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19%,较当年初下降0.07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322.38%,较当年初提高18.80个百分点,连续6年有所优化。
然而,也有上市银行业绩欠佳。2024年,厦门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62%,郑州银行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9%。这些银行需要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优化业务结构,以提升经营业绩。
过去一年,得益于高股息概念的拉动,银行股表现亮眼。展望后市,经济复苏也将为上市银行业绩改善带来动能。随着一系列政策持续发力,财政资金加快落实到项目建设,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发挥更大作用,有望促进银行贷款稳健增长。
湘财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郭怡萍认为,在经济复苏的过程中,优质区域行经营业绩弹性更足,有望提供较高动态股息率。这意味着,投资者可以关注那些业绩稳健、增长潜力大的上市银行,尤其是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银行股。
综上所述,13家上市银行2024年业绩快报显示,长三角地区银行表现亮眼,营收增速提升。在未来经济复苏的背景下,上市银行有望继续保持稳健的经营业绩,为投资者带来良好的回报。投资者可以密切关注上市银行的动态,把握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