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央视春晚中,赛力斯凭借其问界M9在舞台上的惊艳亮相,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其的关注。作为节目的重要亮点,780台问界M9以“光影魔术师”之姿,编织出一场震撼全球的科技艺术盛宴。
重庆分会场的夜空被流动的车阵灯光点亮,问界M9与艺术体操、青春歌舞跨界联动,通过云端智控技术实现了百万像素灯光矩阵的精准编排,生动诠释了“智慧重塑豪华”的品牌宣言。
图片来源:公开网络
这一跨界融合的创新表演,不仅刷新了观众对科技与艺术融合的认知,更以破圈之势将赛力斯的高端品牌形象推至全新高度。作为中国豪华车市场的颠覆者,问界以硬核实力打破外资垄断,而春晚舞台的惊艳亮相,无疑为其品牌影响力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赛力斯,正以一场跨越边界的“光影魔术”,向世界宣告中国高端智造的崛起。
一、辩证看1月销量下滑,短期向下的背后是盈利能力提升
春晚结束后不久,赛力斯披露2025年1月份产销快报。报告显示,1月份赛力斯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79万辆,同比下降51.39%。
对于这样一家频频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企业来说,1月份的销量算不上亮眼。然而,这个消息似乎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有限,在消息公布后当日,赛力斯股价都未见太大波动。看来这个所谓的“利空”并没有太大威力。研究新能源车企这么久,短期销量波动的事情其实见怪不怪,这背后有多重因素:
一方面,春节效应压制了需求释放。据了解,今年春节假期较往年提前,有效销售周期缩短叠加消费者购车决策后移,导致传统销售淡季特征放大。据中汽协数据,2024年1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环比下降38%。另一方面则是当前新能源汽车政策处于过渡期,消费者持币观望情绪严重。因此,从行业角度进行解读,可以看到赛力斯的市场表现与行业趋势基本一致。
在整体销量承压的背景下,赛力斯的高端产品线所展现出强劲的抗风险能力,或许是此次公告中更值得重视的地方,这背后亦隐藏着赛力斯未来成长的草蛇灰线。
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问界M9稳定发挥,交付量达到了12483辆,并已连续10个月蝉联中国豪华市场50万元以上豪华车销量第一。这一成绩超越奔驰GLE、宝马X5等传统豪华品牌竞品,验证了赛力斯在高端市场的品牌溢价能力。
图片来源:公开网络
这背后释放了怎样的信号?
对于一家车企来说,销量虽然是衡量其市场表现的重要指标,但绝非唯一衡量标准。相较之下,企业的盈利能力更为重要。而正常情况下,高单价车型的单车利润会远高于经济型车型。因此,在企业总体销量绝对值下降,高单价车型销量维持稳健的情况下,致高单价车型销量占比获得提升,反而带动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的提升。
再者,销量的增长并不一定能够带来利润增长。从1月份各大车企的销售状况来看,销量显著提升的企业中大多存在降价促销或者低单价车型销量涨幅快于总体涨幅的情况。尽管这在短期内能够看到企业的销量快速增长,但长期来看反而会损害企业的盈利能力。
因此,相较于那些“卖一辆,亏一辆”的新能源汽车企业,赛力斯的单车赚钱能力显然会因为其高端车型的畅销显得更为稳健。
更重要的是,问界M9的成功进一步验证了赛力斯在豪华车市场的品牌影响力和技术实力,这为公司锚定豪华车阵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了解,问界M9的消费者中,超过60%为BBA(奔驰、宝马、奥迪)车主增换购用户,且多数来自一线及新一线城市。这意味着赛力斯已成功渗透传统豪华品牌的核心客群。而这类用户通常具有更高的忠诚度和复购率,这也为赛力斯的长期发展积累了稳定的客户基础。
二、市场的宽容?还是赛力斯下好了先手棋?
作为新能源汽车赛道的头部玩家,尽管此次销量遭遇下滑,但资本市场意外的展现了其云淡风轻的态度,券商亦纷纷发布研报建议增持,在外界看来,如若只是依靠问界M9的稳定发挥,也很难说得过去。
这也能够理解,毕竟一家新能源智能汽车企业的价值并不仅仅依赖于单一产品,而是建立在更为全面的产品矩阵和战略规划上。
值得注意的是,日前,问界M8已在工信部完成新车申报,将于2025年正式上市。从工信部申报信息中可以看到,问界M8的车长和轴距分别为5190mm、3105mm,与问界M9相比车长仅缩短40mm,轴距仅缩短5mm,车辆尺寸近乎接近。
伴随着问界M8的出现,赛力斯有望借助该车型填补其问界新M7(24.98万元)与问界M9(46.98万元)之间的产品布局空白,形成覆盖主流豪华细分市场的完整产品矩阵。
这也意味着,早在此次销量成绩公布之前更早的时间,赛力斯早就主动进行了全新的战略规划,结合问界新M7的爆款逻辑和问界M9的大定冲高经验,针对消费者对于汽车性能和品质的追求,积极推出更适合中国市场、更尊重中国用户需求的产品。
对此,中金公司表示,春节假期后新车预热或将陆续开启,预计问界M8有望于第一季度末上市,看好问界M8成为畅销单品的潜力,这有望带动赛力斯25年二季度的交付量继续冲高。
市场对问界M8的看好,本质上离不开赛力斯经过长时间的创新和积累,所展现出来的强大产品力、技术实力以及智能制造能力。2024年,赛力斯以创新基因驱动全产业链升级,在智能汽车领域构建起多维竞争优势。
产品矩阵方面,问界品牌以月均迭代的创新节奏实现突破性进化,新M5智驾版重塑细分市场标杆,M7 Ultra以"全景智慧座舱"重新定义人车交互,旗舰车型M9五座版更以百万级配置下探高端市场,形成现象级产品攻势。
技术维度,公司自主研发的魔方平台首创多模态智能底盘系统,配合新一代超级增程技术,将纯电续航突破350公里,热效率达42.5%,树立新能源技术新标杆。
智能制造体系则依托全球标杆级超级工厂,通过1600套智能装备与3000台工业机器人构建数字孪生系统,实现冲压线3秒/件的行业最快节拍,焊装车间100%自动化率,总装精度误差控制在0.02mm以内,以德国工业4.0标准保障产品零缺陷交付。这种"研发-制造-服务"全链路的数字化闭环,正推动赛力斯向世界级智能电动汽车品牌加速迈进。
由此可见,在公司的多方位赋能下,问界M8还未上市就已经备受期待。这份期待不仅让赛力斯成功分散风险,还为公司带来了更大的商业机会,同时也为其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背后也充分展现了公司管理层敏锐的市场嗅觉和对长期主义的坚守,这份坚持最终让市场坦然接受了赛力斯的短期销量波动。
将观察角度转至公司的财务方面,可以看到赛力斯的成长性依然显著。
从其2024年业绩预告来看,公司2024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42.69万辆,同比增长182.84%。而根据中汽协统计,2023年新能源汽车整体增速仅为35.7%,成长速度已经远超行业的平均水平。
伴随着年销量的快速增长,赛力斯的盈利能力也实现了质的飞跃。早在去年上半年,赛力斯就已经成功实现扭亏为盈,成为全球第四家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去年下半年,公司更是延续了上半年的优异表现,实现了盈利的再次突破。公告显示,公司预计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55-60亿元,也就是说,在减去去年上半年的16.25亿元之后,赛力斯于去年下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至少约为38亿元,环比增长接近140%。
如今来看,市场更为关注的也正是赛力斯的长期发展潜力、技术实力以及盈利能力。
回归到投资者视角,对于新能源车企而言,不仅仅是销量,产品的迭代升级以及技术突破等重要事件,也都具有重塑市场对公司价值的潜力。因此往后看,结合赛力斯产品矩阵的日益完善,不难判断其将有不少里程碑式的催化剂引发公司价值的重估。
三、结语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狄更斯《双城记》中的这句话或是国内汽车行业的真实写照。近些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内卷”程度也日益加剧。
在这一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短期销量受挫甚至面临经营危机,而后实现销量逆转的故事其实并不少见。对于新能源车企来说,市场的关注与公司的销量息息相关,但企业的长远发展一定是在于能否持续的创新输出,能否合理的实现盈利,实现长期稳健的发展。
如今随着靴子落地,也意味着公司的安全性得到保障,同时随着赛力斯核心新产品的持续推进,也让公司后续的发展更加引人注目。展望未来,相信赛力斯这类稳打稳扎坚守长期主义的企业一定有机会持续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