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首个工作日,港股市场走势颇为积极,但是这只上市刚满两年的公司,却格外特别。2月5日开盘,百果园集团一度暴跌超10%,截至收盘报1.06港元,股价下滑了8.62%。
股价大跌和公司披露的业绩预告直接相关。一天前,百果园发布盈利预警,预计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3.5亿元至4.0亿元,同比转亏。此外,公司预计2024年收入将同比减少不超过15.0%。门店方面,公司去年减少加盟店近千家。
这是百果园上市后的第二份年度财报。从盈利3亿多到亏损超3.5亿,百果园业绩变脸的背后是这家“中国水果连锁零售第一股”在高端化模式上面临的困境。
去年日亏近百亿,加盟店减少965家
百果园在公告中指出,预期亏损及收入下滑主要原因有三个:
一是鉴于国内消费疲软,公司于2024年下半年主动采取措施优化产品组合并降低毛利率,以满足消费者对高性价比产品的需求;
二是加盟门店数量从2023年12月31日的6081家,减少至2024年12月31日的5116家;
三是公司完成执行2024年初制定的新战略以提升顾客对公司的品牌认知,包括完成门店翻新、营销活动、聘请美好生活大使等活动,导致2024年财年的开支增加。
据此来看,百果园2024年关闭了加盟店965家。根据2023年年报,百果园直营店极少,加盟店占比超99%。
百果园预计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3.5亿元至4.0亿元,以此计算,百果园去年日亏金额至少为95.89万元,接近百万。
半年付费会员少10万人
去年8月,百果园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收入55.94亿元,同比下降11.12%;所有者应占利润8850.6万元,同比下降66.06%。彼时,业绩还未亏损。
去年上半年,百果园来自加盟门店的水果及其他食品销售收入占据71.72%,收入额40.12亿元,同比下降15.22%。截至2024年六月末,加盟门店数量6011家,较2023年底净减少70家。去年上半年,集团监管的每家加盟门店的平均半年收入为90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约13.7%。
结合这部分数据来看,百果园的加盟店店关闭集中在去年下半年,从6月底的6011家减少到了年底的5116家,半年关闭了895家,日均关闭加盟店接近5家。
百果园2023年1月在港交所上市,成为“中国水果连锁零售第一股”,上市当年实现营收113.91亿元,同比增长0.7%;实现净利润3.62亿元,同比增长11.9%。
但事实上,百果园此前几年业绩增长已露出疲态,2021至2023年,公司营收同比分别增长16.22%、9.94%、0.7%,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369.49%、40.35%、11.9%,营收和净利润增速不断放缓。2024年上半年,百果园净利润骤降。
更多的付费类消费者和加盟商正在抛弃百果园。
根据2024年半年报,截至2024年6月底,百果园付费会员仅有107.1万人,较去年同期的114.1万人和去年年底的117.1万人减少分别7万人、10万人。仅仅半年时间,百果园的付费会员减少了10万人。
值得一提的是,百果园平均每家加盟商贡献的营收规模也在下滑,2024年上半年一共4707家集团管理的加盟店贡献了约40.05亿的营收,每家加盟店的贡献额为85万元,而2023年同期4795家集团管理的加盟门店贡献了47.38亿元的营收,平均每家贡献额为98.8万元。
上市两年,股价跌去八成
百果园2023年1月港交所上市时发行价5.6港元,募资净额为3.66亿港元。但是进入2024年,公司股价却迎来大幅下降,并且长期处于破发状态。今年截至2月5日港股收盘,百果园股价仅有1.07港元/股。
据此计算,上市至今,百果园股价已经跌去近八成。
高端转性价比待考
成立至今,百果园一直坚持走中高端精品水果的路线,同类产品售价甚至是生鲜电商平台和线下商超的1.5-2倍。
即便如此,百果园还是逃不掉模式下的品控问题。此前媒体也曾报道,不少百果园门店被接连爆出用腐烂水果做果切、售卖隔夜水果等现象。2023年11月,百果园上海分公司因产品农药残留量超标被相关部门罚款93760元。去年315期间,百果园武汉一门店被爆出使用腐烂水果制作高价果切、隔夜水果存放冰箱后次日当鲜果售卖。
在消费降级的大环境下,百果园高调宣传的水果分级制度和质量保障形同虚设,消费者自然不愿再为其远高出产品价值本身的品牌溢价买单。
在去年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百果园集团常务副总经理焦岳再三强调,下半年公司将更加注重构建“高性价比”的顾客心智,让顾客以更有性价比的方式购买高品质的果品。
对于百果园来说,从高端到高性价比,企业已经颠覆了最初的定位。这一全新的定位能否带领百果园走出业绩节节败退的困境,眼下还难说,毕竟,在走性价比路线的赛道,百果园面临的市场将竞争更为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