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回顾总结了2024年经济工作成效,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并对2025年发展方向做出了部署。对于中小银行而言,这次会议不仅是政策宣导的契机,更是深刻的业务机遇信号。会议明确了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向,包括经济复苏、扩大内需、支持创新、稳定房地产市场和深化改革等方面,为中小银行提供了宝贵的政策指引。
面对这一系列政策信号,中小银行应紧跟经济发展的步伐,从自身特点出发,积极适应新的经济环境,抓住发展机遇,推动业务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一、经济复苏的政策支持:如何优化融资结构?
会议指出,尽管面临外部压力和内部困难的双重挑战,2024年中国经济依然取得了稳中有进的成效。这为银行业,尤其是中小银行,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支持方向。财政政策的加大力度和货币政策的适度宽松,为银行业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支持,并预示着资本市场的良好前景。
在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中小银行应积极抓住政策机遇,优化融资结构,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是应加大对地方企业、民营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特别是在创新型、小型制造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方面。这些企业不仅对地方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还能有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中小银行应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提供更加灵活和精准的融资支持,帮助这些企业解决资金瓶颈,推动其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政策导向。例如,苏商银行依托其数据驱动的创新模式,通过打造全流程数据能力体系,精准服务小微企业。二是还需根据国家政策的重点方向,调整贷款结构,特别是围绕消费和投资效益提升的目标,聚焦消费贷款、教育贷款以及绿色金融等新兴领域。消费贷款可以助力促进内需,尤其是在中低收入群体和年轻消费者中间,教育贷款则有助于提升整体人力资源素质,推动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绿色金融的关注不仅契合国家的环境政策,也为银行提供了新的业务增长点。
二、扩大内需,聚焦消费:如何布局金融产品创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提振消费,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并推动多元化消费场景的创新。这一战略对中小银行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如何通过创新金融产品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需求,成为中小银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中小银行不仅需要顺应消费升级的趋势,更要利用数字化和科技创新来提升服务效能,推动经济内需的稳定增长。
在这一背景下,提振消费无疑是扩大内需的重要环节。中小银行应通过产品创新和灵活的信贷政策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尤其是针对年轻群体和老龄化社会的消费特点,推出定制化的消费金融产品。例如,针对年轻群体,中小银行可以推出智能化、数字化的消费信贷服务,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供精准的信用评估和个性化的贷款方案,以提高他们的消费能力和意愿。比如苏商银行在这一领域通过数字化技术对消费金融实现全流程改造,累计服务个人消费用户超过1700万户,为提振消费注入了强劲动力。而面对老龄化社会的银发经济需求,可以推出符合老年人群体特点的金融产品,如专为老年人设计的低利率贷款、健康保险及老年人专项消费信贷等,既满足老年人日常生活所需,又能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数字化转型对于提升中小银行的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至关重要。通过加强线上支付、信用评分、消费金融等数字化服务的建设,银行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并通过精确的风险评估,提高放贷效率和精准度。同时,中小银行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的战略,推动金融产品的数字化创新。这不仅有助于提升运营效率,还能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的参与。通过不断优化客户体验,提升银行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中小银行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为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推进科技与产业融合:中小银行如何服务新兴产业?
科技创新被列为2025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并通过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的升级与转型。这一战略方向为中小银行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在支持创新型企业和新兴产业方面。对于中小银行而言,如何准确识别并支持这些创新型企业,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为科技型企业提供精准金融支持,银行不仅能助力企业创新,还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支持创新型企业和推动产业升级,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中小银行应通过建立更加灵活和差异化的金融服务体系,深入挖掘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需求,推动更多创新项目的落地。为了精准识别创新型企业,银行可以与地方政府、高新技术企业及创投机构加强合作,建立科技金融服务平台。这些平台不仅能为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还能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供精准的信贷风险评估和个性化的金融产品,降低创新企业融资难度。同时,银行应根据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包括种子期投资、研发资金支持和成长期贷款等,帮助企业解决不同阶段的资金需求。
此外,中小银行还应加大对绿色金融和数字技术的布局,发挥金融杠杆支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项目的作用。随着绿色技术和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环保技术和低碳项目,这为中小银行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银行可以通过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等金融产品,支持环保和绿色能源项目的发展,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资金支持。同时,银行还应关注数字化转型趋势,推动科技创新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提升自身服务效率。通过加强科技创新的应用,中小银行不仅能帮助创新型企业解决资金问题,还能提高自身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市场地位,增强竞争优势。
四、稳楼市,增强金融稳定性:如何调整风险管理策略?
会议强调,要稳房地产市场,并通过政策组合拳加强房地产风险的防范。对于中小银行而言,如何有效管理房地产贷款的风险以及调整房地产相关产品结构,将是未来工作的重点。房地产市场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使得银行需要更加审慎地评估房地产贷款,确保在经济下行和市场调整的背景下,银行资产的安全性。
在稳房地产市场的政策背景下,中小银行必须进一步优化房地产金融风险管理策略。首先,银行要加强对房地产项目的尽职调查和贷款审批流程,确保贷款投向合规、项目可行、回报稳健的房地产项目。特别是在房地产市场波动较大的地区,银行应严格评估贷款的风险,并设置合理的风险预警机制,防止房地产贷款的过度集中。此外,中小银行可以通过提高贷款审批的精准度,加强与房地产企业的合作,深入了解项目的实际情况,降低因市场波动而产生的坏账风险。
除了加强风险管控外,中小银行还可以通过多元化金融产品来降低单一行业的风险暴露。例如,银行可以为城市更新、旧房改造等项目提供创新融资解决方案,拓宽房地产金融的应用场景。通过支持新型房地产模式,如绿色建筑、智慧城市等,银行不仅能够为行业注入新的发展动力,还能探索市场化的金融产品,推动房地产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这样的多元化战略有助于银行分散风险,同时也能抓住房地产市场转型中的机遇,增强自身在房地产金融领域的竞争力。
五、深化改革,提升竞争力:如何增强市场适应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强对经济体制的改革,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对于中小银行来说,这一系列改革措施为提升竞争力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尤其是在资金成本、风险控制和创新服务等方面。如何有效应对改革带来的挑战,成为中小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
经济体制改革不仅为中小银行带来压力,也为其提供了提升竞争力的契机。一是,深化金融科技的应用是中小银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引入先进的金融科技,中小银行可以大幅提高运营效率,优化客户服务体验,降低人力成本和运营成本。此外,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中小银行能够更精准地进行风险控制,提升信贷审批和风险评估的精准度,从而降低违约风险,并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例如,苏商银行通过全流程数字化改造,在营销获客、用信放款等环节上线多个核心科技系统,大幅提升了运营效率和服务能力。二是,在资金成本控制方面,中小银行应密切关注市场利率波动及政策变化,灵活调整资产负债结构,确保资金链的稳定性和流动性。合理的资产配置不仅能帮助银行规避利率风险,还能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资金成本,提高盈利能力。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银行需要灵活应对宏观经济的变化,及时调整策略,确保自身在金融市场中的竞争力。三是,创新服务模式是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中小银行可以通过开发定制化的金融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提升客户粘性。同时,加大在绿色金融、消费金融等新兴领域的布局,抢占市场先机,提升服务的多样性和专业化水平。同时,结合数据资产管理的行业趋势,借鉴苏商银行在数据知识产权领域的探索,为企业提供数据资产入表和融资服务,助力科技型企业提升竞争力。
结语:抓住机遇,共同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中小银行提供了清晰的政策方向,面对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只有顺应政策导向,灵活调整业务布局,才能在未来经济复苏和转型过程中抢占先机。中小银行不仅需要提高传统金融服务的水平,更要在数字化、绿色金融等领域寻找新的突破口,从而在政策的引导下实现稳健发展。
(作者:施志晖 江苏省数字金融协会常务副秘书长、苏商银行金融科技实验室主任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