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若不爱酒,下一句是——”“酒星不在天!”
“人生七十古来稀,上一句是什么?”“酒债寻常行处有。”
11月22日,杜甫草堂观澜堂,随着台上中国杜甫研究会会长、重庆国学院院长、西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刘明华教授的开讲,学术大家和文学爱好者在一场诗文对答、酒韵盈满的文化盛宴中,共同为“大咖话川酒”第一季圆满收官画上句号。
中秋时节细论“好粮酿好酒”,霜降时分共话“佳酿传千年”,小雪节气分享“蜀酒浓无敌”。从秋中到初冬,在时节更替、场景转换中,数十位酒业专家、知名学者、文化名家共聚,与诗酒爱好者共同赋能一个新生的酒文化IP。一场场精彩的讲座、对话与分享,将川酒的物性之美、传承之脉、人文之韵娓娓道来,写下“川酒甲天下”的新注脚。
好粮酿好酒
看丰饶物产奠定川酒“物性之美”
丰收之季,清醠之始。9月19日,“2024首届川酒文化周”在成都启动。作为“川酒文化周”重要活动的大型酒类文化活动,由五粮液独家战略合作的“大咖话川酒”第一季(第一期)也正式开讲。阿来、马均、胡义明、彭剑、胡良银等来自文化、农业、酒业及酒粮种植领域的专业人士共聚一堂,分享各自关于“好粮酿好酒”的感悟。
一杯酒的酿造是什么时候开始?在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看来,“是在星空下的田野里。”这无疑是对川酒之根脉诗意化的回答。
“白酒产业的发展得益于粮食产量的稳步增长。”在著名水稻栽培专家、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马均看来,无论古今,这都是酿酒产业发展的根本。
两个答案指向同一个事实。“黍稷稻粱,农夫之庆”,酿酒是农耕文明一种独特的表达。有了种子我们进行种植,种植以后有了丰收,有了丰收以后才能够酿美酒。诗人的咏叹和农人的辛劳,共同书写出“好粮”与“好酒”之间全面而立体的表达体系。
川酒成为天下佳酿翘楚,最核心的禀赋来自于大地。四川悠长的酿酒历史背后是优越而独特的地理、气候、水土条件带来的丰饶物产,人们通过这些富余的物质基础带动酿酒业的发展。
“关于酿酒的技艺都是从酒与粮的筛选配比、发酵转化的认识中不断进步而来。”有嘉宾这样表示。如今的川南宜宾一带,有着“酿酒三千年,僰人开先河”的说法,其中的“僰姑酿酒”起源说,与仪狄、杜康同列为中国白酒的源头之一。千年承袭之下,今天更有了“川酒甲天下,精华在宜宾”的赞誉。
川酒是中国白酒的杰出代表,“多粮酿造”工艺的诞生和发展是其重要的印记。相传盛唐时期,宜宾当地的“重碧酒”即开始采用多粮酿造的工艺酿酒,这也是今天中国名酒“五粮液”的前身。最终,源自非洲的高粱、西亚的小麦、美洲的玉米,跨越山海,进入宜宾,与华夏的糯米、水稻相遇。粮谷的更替,工艺的继承,共同孕育出自成一派的传世佳酿。
今天,五粮液以美酒五字诀“种、酿、选、陈、调”为纲领,构筑起现代化酿酒产业的全链生态,现代酿酒业的“粮酒辩证论”正在从“粮丰酒美”向“粮优酒美”升级。
“‘多粮酿造’是酿酒业一项具有创造性、领先性、丰富性的工艺进步。”酿酒高级工程师胡义明进一步表示,“把种植放在第一位,是一个高纬的、科学的产业观,代表着对酿酒业认知的跨越和进步。”
佳酿传千年
从历史深处读懂川酒“传承之脉”
霜降时节,群贤毕集。10月23日,再次开讲的“大咖话川酒”首度选址杜甫草堂观澜堂。胡占凡、霍巍、李明泉、蒋蓝、杨柳等来自文化、历史、民俗、酒业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共鉴“佳酿传千年”,分享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川酒所蕴含的悠远传承。
“每一段考古的过程,都是对酒文化的一次丰富。”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考古文博学院)学术院长、四川省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霍巍表示,“考古‘讲文物’,但文物的背后是人,人与人组成了社会,酒,在社会运转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第十届中国文联副主席、原中央电视台台长胡占凡看来,世界上饮品众多,美酒已经深深地渗透到人类的日常生活、社会活动、精神世界和文化艺术当中。
酿酒的历史也是文化发展的历史,在历史中观酒史,从酒史中品历史,时光传承,酒香不断。放眼全球,人类文明进步的每个历史阶段,都伴随着“酒”的演化发展。在西方,酒历史从葡萄酒发展到威士忌;在中国,酒历史又从果酒、米酒进化为白酒。
今天,中国白酒的天空繁星灿烂、蔚为大观,但是从唐代的“重碧酒”到宋代的“姚子雪曲”,从明代的“杂粮酒”,到清末因“集五粮精华而成玉液”得名,五粮液是罕有的一脉相承至今的名酒佳酿——元明古窖池群的使用从未间断;“非遗”古法酿造技艺的承袭从未间断;工匠精神的承继从未间断;对卓越品质的追求从未间断;对“和美”价值的传承与弘扬从未间断……
这一份“无断代传承”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极为罕见,不仅是五粮液的骄傲,也是川酒引领中国白酒发展的深厚底蕴。“这意味着川酒技艺、川酒历史与川酒文化最有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追根溯源,实现对中华酒文化的挖掘与弘扬。”这成为当期与会嘉宾的共识。
“美酒,是绵延岁月中的历史;历史,是荡漾杯盏中的美酒。”“川酒历史从未间断,文化也愈发璀璨,我们要坚持厚古博今。”与会嘉宾表示。同时,关于蜀地酿酒史由何而始、因何而兴、藉何而变,以及川酒“半壁江山”地位的由来等话题的分享,也让白酒爱好者深感不虚此行。
蜀酒浓无敌
听文化大家分享川酒“人文之韵”
三三得酒,小雪邀友。11月22日,“大咖话川酒”的第三场活动在初冬时节的浣花溪畔如约而至,“诗圣”杜甫名句“蜀酒浓无敌”成为这场隔空对答的主题。
“这是诗圣的不刊之论。”中国杜甫研究会会长、重庆国学院院长、西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刘明华认为,川酒盛名千年,肇始于这一千古名句。刘明华表示,如今,杜甫诗为研究川酒历史文化提供了大量资料。
文酒千载往,饮者扬其名。有文化大咖表示,若要为中国白酒选一位代言人,李白位列第一;而若要为川酒选一位代言人,杜甫当是首选。杜甫写过三百多首诗“点赞”四川美酒。一句“蜀酒浓无敌”,成为川酒传承千年、历久弥香的最佳代言。
“诗是酒的气,能照亮大地。”“蜀酒浓无敌的背后是家国安康的诗圣情怀。”“每一杯五粮液都不是完全新的,都有着物质和精神的传承。”张者、贾梦玮、阎安、王剑冰、罗伟章等文化大家妙语频出,“川酒”“浓”“无敌”得到了新的解读和阐释,其中既有对千年文脉的承继,也有和当前时代的呼应。
“五粮液的得名,在所有中国名酒中,最具故事性和历史文化积淀。”刘明华认为,这背后是文化的力量,也是顺应天时地利、宛若天成的绝妙安排。古往今来,蜀地的五粮精华、勤劳聪明的工匠、潇洒浪漫的文人共同推动了酒香与文韵相辅相成。
酒在诗中呈现,与文学的成熟、与人类生活的进步是同步的。酒也是文明的产物,被文学所滋养,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共同照亮历史的天空。如今,千年以降,川酒之“浓”和五粮之“美”早已经相互交错,融为一体。川酒因何浓?一杯酒里,是“天府之国”的恩赐。川酒如何浓?一杯酒里,藏着时代的回响。川酒向何浓?一杯酒里,绵延着千年的传承。
三生万物,久久为功。一个全新的酒文化IP正在拔节起势。首季“大咖话川酒”圆满落幕,五粮液以酒为媒,藉文载道,为“川酒甲天下”书写新的注解,让中国酒文化历久弥新,历久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