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已经结束,公募基金公司的2024年上半年的业绩也随即全部浮出水面。
一眼看下图,公募基金基金上半年的业绩可谓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在公募基金综合费率改革大潮影响下,7成以上的基金公司上半年营收、净利润“双降”。
具体来看,易方达基金依旧是公募基金“一哥”,上半年营收53.74亿元,比第二名的华夏基金应收多17亿元,实力领衔全行业。净利润也是出于全行业第一的水平,上半年净利润为15.16元,比第二名的华夏基金多4.5亿元。
但从增速来看,易方达基金上半年营收增速同比下滑13.11%,净利润同比下滑6.25%。相比之下,华夏基金的表现更为稳健,上半年营收36.69亿元,同比小幅下跌1.13%,净利润为10.62亿元,同比微跌1.17%。
南方基金是头部公募基金公司里面罕见做到“降本增效”。上半年营收35.21亿元,排名第三,同比下降3.42%,但净利润同比上涨5.18%至10.36亿元,是全市场三家净利过10亿元的基金公司之一。
广发基金和富国基金上半年的业绩比较拉胯,前者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26.41%至31.91亿元,净利同比下滑32.36%至8.22亿元,后者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20.01%至29.18 亿元,净利同比下跌-27.32%。
广发基金和富国基金上半年净利润双双跌出“十亿俱乐部”,还不够营收排名靠后的基金公司上半年赚得多,营收排名第六的天弘基金和第七的招商基金上半年净利润分别为9.36 亿元和8.47亿元。
天弘基金是营收前十唯一做到营收、净利润双双增长的基金公司,上半年营收26.73亿元,同比增长4.54%,净利润同比大增24.22%至9.36亿元。
在营收前十的公募基金公司里,降速达到两位数的还有汇添富基金和鹏华基金,上半年营收分别同比下降19.75%和-15.49%,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13.43%和21.88%。
博时基金相比来看应收下滑较小,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5.58%至22.15亿元,净利润同比上升0.13%至7.55亿元。
上半年营收增速同比下滑超30%的还有兴证全球基金、信达澳亚基金、光大保德信基金和中邮基金、富安达基金和瑞达基金,分别同比下滑-49.78%、-33.60%、-30.35%、-44.63%、-69.81%和-66.67%。
究其根本,公募基金公司上半年延续2023年营收净利润双降的现状,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权益市场表现不佳,沪深300指数连续三年收跌的情况下,沪深300指数上半年微涨0.89%,基民赎回主动权益基金的数量不断增长。
长江证券统计数据显示,主动权益总规模二季度减少了3102亿元,回落至3.22万亿元。主动权益基金今年上半年被合计净赎回5198.76亿元。
虽然公募规模今年不断创新高,但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在主动权益基金显著跑输被动指数的影响下,投资者从管理费率较高的主动权益基金产品转移到费率相对较低的被动型基金上。QDII虽然份额增长且费率较高,但绝对规模难以与主动权益产品抗衡。
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股票基金规模增长5232.23亿元(主要是股票ETF),混合基金规模疯狂缩水2.5万亿元,债基规模飙增2.79万亿元。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基金规模含有较多ETF产品的基金公司上半年业绩表现较为亮眼,华夏基金上半年管理费同比增长2.27%至31.07亿元,尤其是华泰柏瑞基金,上半年营收增长22.79%至10.02 亿元,净利润更是一枝独秀增长35.02%至2.37 亿元。
华泰柏瑞基金沪深300ETF上半年净流入775.99亿元。该公司上半年的管理费收入为10.1亿元,同比增长24.6%。
二是降费的影响。2023年7月,证监会发布《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工作方案》,计划在两年内按照“管理费用、交易费用、销售费用”的实施路径,分阶段采取15项举措全面优化公募基金费率模式,稳步降低公募基金行业综合费率水平。
自2023年7月第一波降费到去年年底,公募的主动权益基金管理费率已经从1.5%降至1.2%,管理费用作为公募机构的主要收入来源,降费显著影响了公募基金公司的业绩。
2023年公募管理费用合计1356.15亿元,较2022年1458.87亿元下滑了7%。
wind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公募基金各项费用合计较2023年同期下降85.49亿元至1177.82亿元。
wind数据显示,根据2024年中报披露数据统计,公募基金管理人从基金资产中计提的管理费为614.15亿元,同比下降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