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猪肉价格的上涨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数据显示,截至7月14日,全国外三元猪价格较去年同期大幅攀升约三成,从每公斤14元左右跃升至接近18元的水平,且这一上涨趋势主要集中于今年二季度。具体而言,自2月底起,猪价自14元/公斤的低位稳步攀升,至6月上旬一度逼近19元/公斤高位,随后进入约一个月的盘整期。
猪肉市场的这一动态,深刻反映了其固有的周期性特征,即业内所称的“猪周期”。在此背景下,观察已发布中报预告的养殖业上市公司,其涵盖猪类、鸡类、牛羊类等畜牧企业,而其业绩表现成为透视行业状况的窗口。
养殖业六成企业利润增长,温氏股份领先
截至目前,养殖业板块中的22家上市公司中,已有17家披露了业绩预告,其中11家企业实现了利润增长,占比显著达到64.71%,反映了行业整体的盈利改善趋势。
从财务数据来看,这17家企业的归母净利润增速中位值平均达到40.39%,显示出强劲的复苏动力。
具体至企业层面,温氏股份与牧原股份作为生猪养殖的领军企业,其盈利规模位列前茅,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温氏股份通过提升肉猪销售量、优化生产管理及受益于饲料成本下降,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在12.5亿元至15亿元之间,同比增长超120%。牧原股份亦实现盈利拐点,预计上半年盈利7亿元至9亿元,得益于生猪出栏量增加、销售均价上升及养殖成本降低。
从股价表现来看,温氏股份年内上涨2.1%,牧原股份年内上涨10%,在猪肉价格回暖态势下,股价表现与业绩正相关。
从股价走势分析,温氏股份在年内实现了2.1%的稳健增长,而牧原股份则更为亮眼,年内涨幅达到了10%。在猪肉价格回暖的积极态势下,这两家公司的股价表现与其业绩改善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体现了市场对其基本面改善的积极认可。
跷跷板效应,鸡肉养殖企业乐不起来
然而,并非所有企业均能在这一轮猪价上涨中受益,而猪肉与鸡肉、牛羊肉的价格,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微妙的替代关系,呈现跷跷板效应。
以鹏都农牧为例,其因牛羊肉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导致业务亏损,并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预计上半年亏损2.5亿元至3.5亿元之间。
同时,部分以鸡肉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如民和股份、圣农发展、仙坛股份及益生股份等,也面临白羽肉鸡市场疲软带来的挑战,产品销售价格低位运行,导致收入减少、毛利下滑及亏损增加。
以圣农发展为例,公司在业绩预告中表示,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受鸡肉价格下跌影响,损失超10亿元利润。而纵观行业,从2023年四季度起,白羽肉鸡行业便开始行情下滑,直到今年上半年也没有好转。市场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肉鸡价格不断下滑。
再从五个完整财年的业绩数据分析,圣农发展2019年归母净利润高达40.93亿元,近些年来呈现明显的下滑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