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9月28日消息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跌破7.2关口,日内跌近300点。稍早之前公布的人民币中间价显示,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1107,下调385点;上一交易日中间价7.0722,上一交易日官方收盘价7.1580,上日夜盘报收7.1800。
央行连续出手
9月26日,央行发布消息称,为稳定外汇市场预期,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央行决定自9月28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上调至20%。
所谓远期售汇业务,就是预期未来人民币贬值,于是提前锁定汇率,在将来约定时间以目前汇率结算,可以规避人民币贬值给资产带来的缩水风险。
提高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就是在办理远期售汇业务时,银行必须缴纳一定数量的外汇风险准备金,以前是零,现在提高到20%,那就说明人民币空头在做空时,有外汇准备金限制,不能用零成本做空,从而在较大程度上打击了空头。
9月5日,央行决定,自2022年9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8%下调至6%。
外汇存款准备金率调降,是为了释放更多的外汇流动性,而提高外汇风险准备金率是为了加大做空的成本,目的都是为了扭转人民币快速贬值趋势。
无需过度担忧人民币贬值
东吴证券认为,人民币贬值背景下,提高外汇风险准备金率释放稳汇率信号,有助于稳定汇市预期。回顾历次远期售汇业务外汇风险准备金率的调降事件,短期内稳汇率作用显现。
2015年8月31日,央行将远期售汇纳入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对开展代客远期售汇业务的金融机构收取外汇风险准备金,准备金率定为20%,这是外汇风险准备金的首次提出;此后,央行分别于2017年9月、2018年8月、2020年10月公告调降、调升、调降20个基点的操作。总的来看,准备金率的提出/调升皆出现于人民币贬值时期,调降皆出现于人民币升值时期;其中,在公告准备金提出/调升后的1-2个月内,人民币汇率走势总体较为平稳,随后仍延续之前的贬值趋势;远期售汇签约额下滑明显,2015年9月远期售汇签约额同环比下降42.87%、77.65%至176.34亿美元,2018年9月远期售汇签约额同环比下降61.13%、46.15%至108.22亿美元;从即期询价成交量来看,2015年9月平均即期询价成交量环比下降39.22%至232.45亿美元,而2018年9月同环比均有所上升,分别达46.97%、4.99%。
后市展望,东吴证券称,短期来看以美联储加息为代表的全球流动性收紧环境下,“外紧内松”的宏观大环境仍将维持,根据前两次的准备金率调降效果来看,预计人民币汇率将维持平稳走势;而中长期来看,随着美联储加息周期结束,国内经济平稳增长,“外紧内松”宏观环境将逐步出现调整,人民币汇率并不具备中长期贬值的基础,无需过度担忧。
此外,招商银行认为7.1-7.2区间仍为此轮贬值的重要阻力位置。
招商银行称,内外需疲弱、中美货币政策差异、美元偏强的局面尚无改变的触发因素,三重压力大概率仍会延续一段时间,地缘冲突局势及疫情影响也构成一定挑战,因此人民币仍面临一定贬值压力。但若市场预期随着重大会议之后新的政策形势或者后续经济数据企稳,以及美联储加息节奏在年底或明年上半年随着通胀回落和就业形势弱化而进入尾声,人民币汇率将有机会触底反弹。
中国长期经济基本面仍然向好,并不存在持续贬值基础。2019年贸易战及2020年疫情爆发导致的金融市场高度不确定环境下,人民币汇率曾跌落至7.1-7.2区间,预计该区间仍为此轮贬值的重要阻力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