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征求意见稿)和《锂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2024年本)》(征求意见稿),对锂电池行业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指引。其中,"减少单纯扩大产能"和提高能量密度等指标引发产业链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锂电池行业发展应以质量为先
有锂电产业链人士表示,锂电池产业发展要重质量而非过分注重数量,应当限制单纯的产能扩张。这一观点与此次征求意见稿的导向不谋而合。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的快速增长带动下,锂电池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众多企业纷纷扩大产能布局。但盲目扩张可能导致低质低价的恶性竞争,因此,有必要通过规范引导企业回归理性,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事实上,自2015年首次发布《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以来,工信部已多次修订完善相关规定,限制过剩产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新版征求意见稿中,除单体电池能量密度外,还提出了功率密度、循环寿命、安全性等更为全面和细化的技术要求。这意味着锂电池及其上游材料都需要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以满足日益提升的市场需求。
多元化需求下的行业规范与创新
电池企业分析人士指出,减少业内低端产能固然有必要,但对低端的界定尚需讨论。目前,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诉求已从续航里程转向充电速度和便利性,仅以能量密度作为限制标准可能并不全面。事实上,征求意见稿已注意到不同细分市场的差异化需求,对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分别提出了针对性的指标要求。
随着锂电池下游应用不断拓展,对电池的功率性能、安全性、经济性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纯电动车更关注能量密度和快充能力,而混合动力车则需要更长的循环寿命。储能领域对电池的成本和安全性也有特殊要求。这就倒逼电池企业根据细分市场特点,加强技术创新和差异化布局。
总的来看,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的更新,传递出鼓励创新、淘汰落后、引导行业集中度提升的政策导向,这有助于优化产业生态,实现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长期稳定发展。而伴随着技术进步、市场细分日益明晰,行业规范也还将与时俱进,更好平衡标准化与个性化、做大总量和做优存量的关系,推动锂电产业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