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再质押的聚合体EigenLayer的创新

2024-05-03 19:33:57
金色财经
金色财经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不管怎么说,这样的创新至少给这个项目增加了不少正面分数。

最近在网上读到一篇关于EigenLayer代币Eigen的文章《EigenLayer提出的拗口概念inter subjective forking到底是什么?》。

它点出了Eigen代币在应用场景方面一个很有特色的创新。

EigenLayer我在过往的文章中已经介绍过多次。它是本轮熊市以太坊生态新崛起的一个应用场景。

它的核心思想是充分相信以太坊的共识安全,将这种安全性扩展到其它需要代币质押的应用中去。

而实现这种方式的基本操作就是将ETH抵押到其它应用中。

EigenLayer项目提出后,很快就启动了抵押“挖矿”活动,鼓励用户将ETH或者各类ETH的衍生抵押品抵押到EigenLayers,并根据用户抵押的ETH给与代币空投的奖励。

最近,它代币(Eigen)空投的结果已经出来了,凡是参与过抵押挖矿的用户都可以在mct.xyz/whitelist/70查询自己是否能拿到空投。

值得注意的是,和很多其它项目所发行的单纯的治理代币不同,Eigen有一个实在的应用场景。这个场景就是用于intersubjective场景下的抵押。

上面提到的那篇文章就借用上一届美国总统大选的例子通俗易懂地解释了什么是intersubjective场景下的抵押。我建议我们的读者都仔细读一下这篇文章。当然英语好的读者我建议直接读项目方的原文《EIGEN: The Universal Intersubjective Work Token》。

在这里我把我的理解也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们先回顾一下以太坊的抵押挖矿。

以太坊中,真正参与POS挖矿的用户需要抵押32个ETH。当这个用户在参与挖矿的过程中作了恶,他抵押的ETH会被罚没。

那系统是怎么知道它是否作恶的呢?

通过全网节点对交易、对区块等的验证发现的。这个过程全程由共识机制下的算法自动完成。它是一个客观、可验证的结果。这个结果出来没有人会质疑,不会引起纠纷。ETH就很合适用于这类验证的抵押。

但在实际应用中很可能还会出现另外一种场景。在那个场景中,它所使用的算法或者验证过程存在较大的争议,乃至不同的验证者对出现的结果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在这种情况下谁都无法说服谁。

MlnlDTIhJqWvx3aDmKfEPoI8uBk8D1cjzBcLtQVV.png

这种情况怎么处理呢?

在加密世界中早就有了先例:硬分叉。

这个思路同样可以用于EigenLayer。可是在EigenLayer中,用户抵押的是ETH,当碰到这个情况,大家怎么对ETH进行分叉呢?

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于是EigenLayer就创造性地提出了它的解决方案: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以用Eigen代币作为抵押。当任何一个验证方对结果不满时,可以进行硬分叉。在新分叉出来的场景中,这个验证方可以罚没他认为作了恶的其它验证者。

理论上,如果某个场景可能产生多种验证结果,那在极端情况下就可能出现多种硬分叉的场景。而最终哪个场景获胜就完全靠市场自由竞争得出结果了。也就是说哪个场景的共识最强,哪个场景就被最终认可。

我很喜欢这个思路,它在这个场景中完美实现了哈耶克对市场竞争的憧憬和理想。

正因为Eigen代币要实现这样的功能,因此,在具体的技术实现上,它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它采用了双代币结构:一个是标准的ERC-20代币,另一个是可以硬分叉的代币。两个代币之间有密切的对应关系。

当然,创新固然好,但最终项目会不会爆发,代币有没有很大的升值空间,那还要看更多其它方面的要素。况且EigenLayer的商业模式依旧存在让人担心的系统性风险。

不管怎么说,这样的创新至少给这个项目增加了不少正面分数。

参考链接:

《EigenLayer 提出的拗口概念 inter subjective forking 到底是什么?》:https://twitter.com/0x_Todd/status/1785238019605491950

 

《EIGEN: The Universal Intersubjective Work Token》:https://www.blog.eigenlayer.xyz/eigen/

来源:金色财经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