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4月25日北京市《北京市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24—2027年)》的正式发布,未来北京市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蓝图已经逐步明晰。该方案从集中建设智算集群、提高PUE值指标、推进存量数据中心升级改造等方面,为下一步算力基建工作指明了方向。
集智攒力 北京打造算力"高地"
北京市此次发布的实施方案,旨在通过集中建设一批智算单一大集群,改变当前智算建设"小、散"的局面,全面提升本市智算供给能力。《方案》提出,到2025年,本市智算供给规模将达到45EFLOPS,这将为北京市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撑。
此外,北京市还将根据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发展需要和国家相关部署,在2025-2027年进一步优化算力布局。可以预见的是,通过持续建设智算基础设施,北京将形成一个全国领先的算力供给高地,为各类算力需求提供充足、高效的支持。
液冷崛起 降本增效两不误
实施方案中对智算中心PUE值提出了严格要求。新建和改扩建智算中心PUE值一般不超过1.25,年能耗超过3万吨标煤的大规模先进智算中心PUE值一般不超过1.15。同时,方案还要求推进存量数据中心的升级改造,确保所有数据中心的PUE值最终不高于1.35。
对此,业内专家表示,数据中心制冷系统是影响PUE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单机柜算力密度的快速提升,传统的风冷系统已经逐渐达到极限。相比之下,液冷散热技术凭借其优异的散热性能和节能效果,有望在算力时代成为数据中心热管理的"新宠"。
事实上,国内外头部企业和机构已开始积极布局液冷赛道。英伟达、AMD等芯片厂商正在与液冷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推动液冷在高功率AI芯片中的应用。而在A股市场,英维克、中金环境等上市公司凭借其在液冷领域的技术积累和成功案例,也备受资本市场青睐。
分析人士指出,在"东数西算"等国家战略的引领下,国内数据中心规模化发展进程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对于算力的需求也在不断攀升。在此背景下,高效节能的液冷技术有望迎来广阔的市场空间,成为国内外算力产业的"新贵"。
未来,随着北京市算力基建的持续推进,以及国内液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液冷有望成为我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一环,为高质量算力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