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围绕公募基金和量化私募的监管动态在市场上引发热议。有传闻称,北京、上海等地的部分公募基金公司接受了地方证监局的驻场检查。经中国证券报记者核实,监管部门对基金公司的驻场检查属于正常监管行为,此次检查属例行性质,并非突然袭击,体现了监管层依法从严监管的决心。3月6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强调了未来监管的两大基调——“强”与“严”,其中“严”即为严监管、严管理,要求依法严肃对待市场监管,并严抓队伍管理。
3月15日,证监会进一步出台了《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文件中指出,将强化日常监管、现场检查和执法问责,敦促行业机构秉持“合规创造价值”的理念,坚持审慎展业原则,确保全面风险管理与全员合规管理得到有效落实,从组织结构上实现境内外各级子公司及分支机构的全覆盖,涵盖各类业务、场景及人员,推进母子公司间一体化垂直管控。
同时,市场中关于量化私募的一则重磅消息也在疯狂传播,谣传监管部门正对国内头部量化私募进行深度摸底,并提出了量化指增产品必须对标成分股60%的新规。然而,券商中国记者通过深入调查了解到,监管部门近期确实对多个大型量化私募进行了实地调研,但并未提出具体的全新监管规定。关于“量化指增产品须对标成分股60%”的舆论焦点,实际上是在非正式讨论中产生的误解,市场关注点主要落在了产品命名的规范化上,而不是对投资策略本身进行直接指导。
据悉,监管部门在调研中详细考察了量化私募的管理规模、策略模型、风险控制机制等核心环节,并特别关注了春节前后策略的运行状况、业绩波动以及DMA产品运营的具体情况。针对DMA业务,某中型量化私募在产品备案阶段接到了协会要求,须承诺在DMA策略产品线上实施“三个不新增”原则。
对于备受关注的“量化指增产品对标成分股60%”话题,上海某知名量化私募的负责人解释道,监管部门期待量化指增产品能更好地贴合指数表现,减少较大偏离,目前这一议题尚处于探讨阶段。实际上,这一要求并非针对现有产品,而是强调产品名称应与其实质投资策略相吻合,避免对投资者造成误导。
近年来,量化投资行业经历了迅猛的增长,众多量化私募依靠稳定的指数增强策略迅速壮大,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春节期间部分指数增强产品因风格过于集中导致业绩大幅下滑,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尽管指数增强策略往往能帮助投资者获取超额回报,但其背后也隐藏着诸如模型失效等潜在风险。
当前,业内正在探讨如何在不影响投资策略发挥的前提下,加强对指数增强产品的风险管理,确保其与对应指数保持紧密联系。对于“对标成分股60%”的讨论,业内专家澄清,这仅仅是一个研究阶段的话题,还未形成明确的监管要求。并且,当前量化私募界的主流策略正逐步由单一的中证500指增策略转向全市场选股,实际投资范围远远超过指数成分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