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下午,生成式AI领域传来两则利空消息,OpenAI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被宣布短期内不会向公众开放,谷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也悄悄下调了对生成式AI的预期。与此同时,欧洲议会正式投票通过并批准欧盟《人工智能法案》,美国总统拜登也呼吁国会紧急立法监管人工智能。在AI巨头纷纷释放悲观信号、欧美加速AI监管进程的背景下,曾被资本市场寄予厚望的生成式AI前景是否已经暗淡?
技术发展与市场预期的背离
尽管生成式AI的技术潜力巨大,但目前仍处于初期阶段。许多企业对如何有效利用这一技术持续探索中,寻求在不增加过多成本的前提下提高效率。然而,实现这一目标仍需要克服技术和市场的挑战。以Sora为例,虽然其可以根据文本指令生成60秒的高清流畅视频,准确保留角色和视觉风格,但团队仍表示需要听取安全专家和艺术家的意见,进一步优化技术,短期内不会向公众开放。而亚马逊CEO也坦承,生成式AI当前的直接收益"相对较小",与此前向投资者描绘的"数十亿美元收益"存在差距。资本市场似乎也开始重新审视AI概念股的估值,A股市场上的Sora指数、工业富联等纷纷出现跳水走势。这反映出生成式AI的技术发展与市场预期之间存在背离,投资者对其商业化前景的信心正在动摇。
监管政策对AI发展的深远影响
欧美近期加速推进对AI的监管立法,这将对生成式AI乃至整个AI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欧盟通过的《人工智能法案》将根据风险对AI的不同用途进行监管,包括对某些使用案例的禁止,违规企业将面临高额罚款。美国和意大利也计划出台类似法案。严格的监管政策一方面有助于规范AI的应用,保护公众利益,但另一方面也可能抑制企业在AI领域的创新动力和投资热情。毕竟,企业在AI领域的大规模投入,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其广阔商业前景的憧憬。而在监管约束下,部分AI应用场景可能被禁止,企业的获客成本和合规成本将大幅提高,这无疑会延缓AI产业化进程。从这个角度来看,监管政策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平衡,将是决定生成式AI未来走向的关键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在技术发展不及预期、巨头纷纷下调预测、欧美加快AI立法的多重压力下,资本市场对生成式AI的态度正趋于谨慎。但从长远来看,AI仍是数字经济时代最具颠覆性的技术力量,其对生产生活方式的革命性影响不容忽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尽管短期内生成式AI可能进入估值调整期,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前景暗淡。相反,经过市场出清和监管规范,AI产业有望步入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轨道。对于企业而言,当务之急是加强技术创新,开发更多落地应用,在确保合规的前提下,不断提升生成式AI的商业价值。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市场和资本的长期认可,推动人工智能行业进入全新的繁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