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悦读书|为什么那么多优秀企业愿意被巴菲特收购?他是一个“好企业”收藏家,也是一个“好人”收藏家

2024-02-04 19:08:26
金融界
金融界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未来,属于终身学习者

读书是世界上成本最低的一种投资方式,哪怕只是每天坚持阅读几页,长期下来也会得到不小的收获与回报。从这个角度来看,读书与基金投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相信长期的力量。基于此,金融界基金推出读书类栏目“悦读”,诚邀国内外学界、投资圈有影响力的大咖们分享好书,交流读书心得。

无论是沃伦·巴菲特本人还是他所执掌的伯克希尔·哈撒韦,都充满了传奇色彩。如果探究巴菲特的成功投资经营之道,那么“巴菲特半公开的秘密就是他把全部自我都倾注给了伯克希尔·哈撒韦”。想要真正理解巴菲特背后的企业帝国,一定不能只关注那些耀眼的数字,还需读懂伯克希尔及其相关企业的独特企业文化,因为这些沉淀下来的价值观本身就具有独特价值。

本期悦读给大家分享《超越巴菲特的伯克希尔:股神企业帝国的过去与未来》,本书由劳伦斯·A.坎宁安教授所著,他和巴菲特合著的畅销书《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是投资界了解巴菲特的启蒙图书。与市面上大多数侧重于讲述巴菲特股票投资的书籍不同,本书将关注焦点更多地放在了伯克希尔这家庞大公司的事业版图上。伯克希尔有众多子公司,其业务各不相同,那么伯克希尔为什么能够把它们聚集在一起呢?原因在于:在多年的运行和发展中,伯克希尔已经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企业文化,几乎所有的伯克希尔员工,都有着相同或相近的价值观。伯克希尔的企业文化被作者提炼为9个方面,主要包括真诚友善、珍视声誉、恪守本分等等。

30秒!了解这本书

独立投资人姚斌(一只花蛤)财经作家坎宁安创造了“价值观的价值”的全新概念,即将无形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的实践。这个价值观的价值使得伯克希尔拥有独特的企业特质和强大的企业文化,即便在巴菲特离开后也能屹立不倒。

齐家私募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长齐俊杰:巴菲特真正的伟大之处,是利用伯克希尔创造了一种用永续现金流去投资的商业模式,所以他其实也是伟大的企业家。这种商业模式保证了巴菲特在任何市场环境下都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所有的管理者都追求企业永续发展,所有的投资者都追求长期投资成功,巴菲特在这两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书揭示了巴菲特价值千亿美元的投资之道与经营之道。

中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孟辉:罗马并非一天建成,伯克希尔的成功也并非一蹴而就,巴菲特为伯克希尔注入的卓越价值观,对伯克希尔的发展影响深远,也值得我们学习与思考!

“人们都认为巴菲特是伯克希尔的灵魂,是无可替代的护城河。坎宁安教授的这本《超越巴菲特的伯克希尔》,试图帮助人们找到答案,同时,也是在试图回答一个朴素的问题:做一个好人有什么用?”北京金石致远投资CEO杨天南在本书推荐序中这些写道:自巴菲特1965年接手伯克希尔-哈撒韦以来,经过近六十年的发展壮大,该公司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公司之一,市值超过7000亿美元,每股价格高达50万美元。历史上有很多伟大的公司,在其强有力的领导人离开之后便一蹶不振,例如大名鼎鼎的通用电气公司(GE),在其传奇CEO杰克·韦尔奇的领导下如日中天。当年韦尔奇的一本《赢》风靡世界,是所有企业高管的必读书。但他离任之后,二十多年过去,GE的市值跌去了80%,至今也没能再现昔日辉煌,韦尔奇的继任者后来更是写了一本书,名为《如坐针毡》。可见核心人物是企业的灵魂,失去灵魂是每个企业不可承受之痛。

毋庸置疑,巴菲特就是伯克希尔的灵魂,每年近五万人从世界各地涌向奥马哈,不是为了寻求股票代码,而是为了聆听巴菲特和芒格的人生智慧。经过多年的积累,伯克希尔旗下业务众多,从保险到铁路、从钻石到巧克力、从报纸到家具、从能源到百科全书,令人目不暇接。这些业务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如果不是因为巴菲特,很难想象还有谁能将它们凝聚在一起。

曾经有企业家问我:“为什么那么多优秀的企业愿意被巴菲特收购?”

中国有句老话:“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

对于那些将企业卖给了巴菲特,却依然在工作岗位上乐此不疲的企业家而言,他们加入伯克希尔,就像一滴水融入了大海一般,既获得了永不枯竭的生命,又拥有了更为强大的信用背书,谁不希望在自在又安心的环境里,过上永续经营的日子。

巴菲特是一个好企业收藏家,也是一个好人收藏家

在致股东信中,巴菲特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话:“对于那些对的公司和对的人,我们可以提供一个好归宿。”

在数次阅读其150万字的致股东信之后,我得出与坎宁安一样的结论,真正吸引大家的是:伯克希尔独特的企业文化。无论多么令人眼花缭乱的公司,最终都被一套独特的核心价值观聚拢在一起。结果是造就了一种与众不同的企业文化,这也是伯克希尔的护城河。 伯克希尔旗下有超过425家运营子公司、75个业务部门、25家分支机构和25个业务单元。除此之外,还有众多附属公司、合资企业和工厂。

为了寻求真相,作者收集了历年伯克希尔的年报和致股东信,研究了所有新闻稿,尤其是有关其收购的新闻。此外,作者还采访了众多子公司高管,获得了珍贵的一手资料。鲜活的人物、深刻的案例,所有这些线索累积在一起之后,答案逐渐显现。

当对每家子公司进行分析时,相同的特征开始反复出现,总共出现了9项共同特质。并不是每一家子公司都有全部的9项特质,但至少体现了9项特质中的5项。这些特质都有一个共同指向:这些无形价值,都经由管理者之手,转化为经济价值。

作者就此提出了一个观点—“价值观的价值”(the value of values)。

在不同的交易中,相对于一般交易都是考虑价格为主,伯克希尔创造了用无形资产代替金钱的收购场景

例如1995年在收购一家家族企业威利家居公司的过程中,竞争对手出价超过2亿美元,伯克希尔的出价低于对手,以1.75亿美元胜出。在不同的交易中,价值观的价值也体现出双向的特征,例如2011年,伯克希尔收购伯灵顿北方圣达菲(BNSE)铁路公司,巴菲特称其内在价值约为95美元/股,但他最终支付了100美元/股。

回看这本书,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共有16章。

引言部分,描绘了伯克希尔企业文化的全景图,并阐述了“价值观的价值”—将无形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的实践。

第一部分,回顾了伯克希尔当年并不辉煌的产业状况,以及最初十年为后来形成的企业文化奠定了基础。

第二部分,描绘了伯克希尔一些子公司的文化历史,并显示了它们如何适应内涵更丰富、外延更宽广的伯克希尔文化。这一部分包含了很多珍贵的历史资料,其中一些标志性的公司,在偶像式的创始人去世之后,依然屹立不倒。

第三部分,即使是再强大的企业文化,也需要吐故纳新,因此有必要对伯克希尔文化持续进行再投入。

在书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个投资案例、一个个公司故事,人们对伯克希尔文化元素包括厉行勤俭节约,精打细算,成本最小化利润再投资于有前途的业务,这是伯克希尔文化推动其收购的核心。最重要的是,强调诚信为本,这是伯克希尔众多故事的核心。

在严格的原则之下,也有温情灵活的一面。

伯克希尔认真挑选对象,一旦收购,就绝不轻易关闭或出售一家企业,而伯克希尔本身的纺织业务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

与集权式的管理模式不同,伯克希尔实行彻底的去中心化,旗下各公司的管理者拥有充分的自主经营权,所有的经营决策,包括招聘、制造、采购、仓储、营销、分销、定价等,都是由各子公司的经理人自行做出的。换言之,巴菲特成功建立了一个在他离开之后,仍然会继续运转的体系。

巴菲特以数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坚持,凝聚了一批三观一致的股东群体和管理层,积之既厚,延之必久,这是一个大有希望的成功秘诀。勤俭节约、精打细算、自我驱动、充分放权、珍惜声誉、诚信为本、持之以恒、永续经营等,这些无法计算的特质具有无可估量的价值,也必然具有稳定性、持久性、传承性。 从书里到书外,我们能领悟到,做个德才兼备的好人,秉承正确的价值观会创造出永恒的价值。巴菲特是伯克希尔的灵魂,但并不是伯克希尔唯一的护城河,伯克希尔最重要的护城河是以其价值观为核心形成的伯克希尔文化。

了解作者:劳伦斯· A.坎宁安(Lawrence A. Cunningham)

巴菲特的“御用”编辑。

自1996年起协助巴菲特编撰并出版超级畅销书《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巴菲特每年写给伯克希尔股东的信都采用第一人称,并由巴菲特本人亲笔撰写;坎宁安负责全书的主题设置与内容整理,他的工作得到巴菲特高度评价。 坎宁安还是乔治·华盛顿大学法学院教授,拥有亨利圣乔治塔克尔三世教席,同时担任纽约乔治·华盛顿大学法律、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